- +1
第二届世界环境史青年学者工作坊纪要
4月19至21日,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办,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世界环境史青年学者工作坊”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等高校和出版机构的20余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就环境史理论及认知演变,海洋环境治理及水资源开发,殖民扩张对环境的影响,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探讨。
与会者合影
会议开幕式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晶主持,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罗庆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侯深教授和中山历史学系副主任费晟教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主任邓云清教授分别致辞。罗庆昌对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了介绍,对参加此次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侯深教授、费晟教授对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积极承办表示感谢,回顾了环境史学的发展及举办环境史青年学者工作坊的初衷,希望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助力环境史继续蓬勃发展。邓云清教授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学系的发展状况向各位学者作了介绍。
第一组报告由侯深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赵万武副教授、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科副教授分别就乔治·帕金斯·马什的“自然报复”理念和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进行报告。
赵万武对乔治·帕金斯·马什的“自然报复”理念和文章的结构设计进行了阐释。他指出,19世纪中叶乔治·帕金斯·马什通过审视历史和现实社会中人类对自然平衡的破坏性及其影响,发出了“自然报复”的警示,并提出了应对之策。高科指出,美国设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荒野景观,这是美国主流社会对荒野观念发生巨大转变的结果。他认为,随着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壮美的荒野景观被美国知识精英塑造成为彰显美国独特性和构建国家认同的工具,具有了崇高的精神文化价值。
第二组报告由费晟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乌昵尔和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历史系博士生郑坤艳分别围绕一战后英帝国殖民扩张对伊拉克椰枣业的环境影响和1550-1640年英国精英阶层对北大西洋海洋生物的观念进行报告。乌昵尔指出,英国在伊拉克建立委任政府后,为扩大椰枣业的发展、攫取殖民利益,出台并实施了大规模的水泵灌溉政策。然而,英帝国对椰枣产地的土壤、水文等环境条件所进行的“改造”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不仅未能解决水涝问题,反而进一步造成了椰枣产地土壤盐碱化、耕地退化等问题,阻碍了椰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郑坤艳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借鉴了历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工具,从海洋环境史的角度考察了英国精英与北大西洋生物的相互作用,确定了海洋生物在1550年至1640年间大英帝国在北大西洋世界的扩张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组报告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黎黎副教授主持。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助理研究员陈剑围绕拖网捕捞问题与17世纪英国海洋环境治理的兴起发表了报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海洋研究院博士后刘瑞围绕1935-1944年间济州岛海女、潜水渔业与黄海的物种种植问题进行报告。
陈剑指出,英国政府认为拖网对于海底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引发经济、社会与政治上的一系列后果,17世纪初英国政府严禁国内外渔民在英国近海使用拖网。为了治理拖网捕捞问题,英国政府建立了“立法—执法—司法”的立体化法治治理模式。陈剑认为,17世纪英国对拖网捕捞问题的治理体现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反映了海洋环境治理在近代早期英国的兴起。
刘瑞以1935—1944年间昌成洋的济州岛海女在黄海海底的移种养殖活动为例,讨论了近代东亚殖民地的海洋物种移植。她指出,与在朝鲜和日本活动的海女不同,青岛近海活动的海女不仅是海洋生物的捕捞者和搬运工,更是海底物种移植实验的操作员,她们主导了黄海的物种移植,传播了潜水渔业的技能,重塑了中国沿海的生态环境。
第四组报告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晶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刘黛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张楠分别围绕从“‘医疗水’到‘商品水’:英国莫尔文山泉认知的现代化演变”和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与美国芬迪湾跨境水资源开发进行了报告。刘黛军通过考察19世纪到21世纪初人们对莫尔文山泉从“医疗水”到“商品水”认知的演变,发现在自然与人的互动中,包含了人们自然观的转变,这也是景观文化现代化的缩影,即在不同时段内,山泉可以是疗愈病患的医疗之水,也可以是换取利益的商品之水。她认为,人们对莫尔文山泉不同的认知与利用,体现了人们认知变迁的时代性,这也是在时代浪潮中人们对自然建构的结果。
张楠分析了战后50—60年代加拿大与美国跨境水资源合作开发对芬迪湾地区电力开发的影响。她表示,战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与美国缅因州都需要开发美加东部边境,以刺激这些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张楠认为,地方因素影响着加美的跨国合作,而跨国合作对地方发展也有着多重影响。芬迪湾区域的开发历史虽是一个微观视角,但充分展现了加美跨境资源开发的复杂性。
21日上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了本次会议的圆桌论坛环节。 论坛以“在陆地与海洋之间:世界环境史研究与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王勇主持会议。
侯深对“环境史与文明互鉴的关系”这一话题进行阐述。她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是环境史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她强调,物种交换本身就是文明互鉴的一部分,也会促进文明的进步与交流,并以工业革命时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例进行了解释。她认为,环境史为文明互鉴带来一种新思路。在此之前,学界往往从民族国家的视角研究历史,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迫使各国学者以全球视角推进历史研究。最后,她还介绍了行星史的研究方法。区别于以人类为中心的全球史,行星史聚焦于生命之网在地球上的演变,更具包容性和整体性。
费晟从四个层面指出环境史研究的趋势:一是环境史的文明互鉴必须关注生物性,生物自身的变化和物种流动三方面内容;二是环境史的公共史学地位日益凸显;三是跨学科意识不断增强;四是注重地方特色与一般经验相结合。
两位教授的精彩发言也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学者们围绕“环境史研究如何促进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将会场氛围推向高潮。
圆桌论坛
王勇对此次圆桌论坛进行总结。他感谢各位学者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鼎力支持,并勉励青年学者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锐意进取、笃行致远,为人类文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