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美国纽约出走5年,我就是为在佛前喝一杯茶吗?|重返犍陀罗(中)

2024-04-25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语】巴基斯坦是一个国人心中熟悉而又陌生、亲近而又社恐的国家,其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是人世间的试金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故事。2023年5月,应巴基斯坦KP省考古和博物馆总局A.Samad局长邀请,“犍陀罗守护人”派遣5人志愿者团队奔赴巴基斯坦,展开文物保护和遗产博物馆教育工作。本文作者“暴暴熊”是成员之一,这是她重返犍陀罗的故事。

☕️在白沙瓦喝到能记忆永远的下午茶   

在巴基斯坦,又是天气不错的一天,可以去白沙瓦博物馆啦!每天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土地,滚滚的人流和物语,似乎感到有些解压,又似乎有些忙乱。

上一次来巴基斯坦匆忙而过,很想再认真看看白沙瓦博物馆,也许是因为探险家斯坦因(A.Stein),也许是因为敦煌情节,对于白沙瓦这个珍藏着他在当地考古挖掘藏品的博物馆,我看几次都不够。除了英式殖民时期的新莫卧儿样式建筑也让人印象颇深,这也是为纪念英国女王登基庆典的建筑。几乎早期的巴基斯坦博物馆都与英国女王庆典有关系,所以也是东西方融合的建筑特色,这一点文化包容性像极了犍陀罗佛像。

这与自己过去在各国刷博物馆还有点不一样,欧美博物馆虽好,精致、典雅、贵族气质、研究透彻、教育方法多样,标准的照明和场馆,但对于这些千古文物和文明,似乎少了一些野性的呼唤,少了一些张力。

进入博物馆,最开心的是和Anita一起拜访了馆长办公室,开心的和馆长寒暄几句,然后我们在历代馆长姓名录前一起合影。在上个世纪能够在白沙瓦做馆长的不仅有英国人、巴基斯坦人,还有荷兰人、匈牙利人等,想想当时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和东印度公司还真是厉害,雇佣了全世界聪明的人为其工作,但无一例外都是最著名的研究学者。能够和这些著名考古学家、学者同框,缅怀一下,真是一种幸运。

然后在展厅,听邵博士讲解了一圈犍陀罗藏品,哪位馆长发掘的哪座寺院遗址、每个遗址出土的文物有哪些特点、哪座城市与玄奘有哪些关系,可以补全哪些佛传故事、或者本生故事,这些都感觉给过去在国内中国石窟走廊看到的图像记忆予以补充。

所以说,看完后的感慨就是,犍陀罗真的是佛像的故乡啊!

回到大厅,工作人员见到是我们这几位老朋友来了,也热情端来红茶,拿了几块方糖,我们席地而坐,一起拉拉家常,休息会儿。我也送给了他们从国内带的一些礼物,茶叶、茶杯,他们就喜欢中国的茶。也开心的拍了几张在白沙瓦博物馆大厅喝茶的照片,给几位老员工单独用拍立得相机拍了相片,送给他们 。

 想想真是够神奇的,外面的白沙瓦老城拥挤热闹,嘈嘈杂杂,人来人往的拥挤大千世界;而我们身处的白沙瓦博物馆空间里安静冷清,没有过多人参观,时光好像凝固了,没人打破这份宁静。而且,身边摆放着斯坦因挖出来的佛像,这座老建筑里,坐着上世纪的藤椅,和老朋友一起喝着茶。这一切的一切都挺戏剧性,这个场景似是故人来,这可能能让我记忆永远吧。

拜访白沙瓦博物馆馆长办公室

白沙瓦博物馆的下午茶仿佛时空穿越

热闹喧嚣的白沙瓦老城街道

白沙瓦博物馆之后,我们前往白沙瓦城市博物馆。

白沙瓦老城区狭窄的小巷根本没法通车,到处都是熙熙攘攘吵吵闹闹的,然后就是热情的人们给你打招呼。

我们在博物馆附近下车,步行10分钟抵达城市博物馆。开心的是,进入城市博物馆,发现展厅内文物介绍和简介都已经更换了,展览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之前这里的文物展厅,只有非常简单的名字介绍,而且只有乌尔都语,但现在添加了年代、历史背景等信息。展签也从A4纸变为了统一的亚克力板,看上去统一了很多,方便游客参观提取信息。

记得我们上次来考察,看到博物馆展陈水平有限,我们现场提出对其博物馆展览展陈进行协助,在馆长见证下开始实施。后来看过同行的谢博士发给博物馆的帮助整理的信息,将所有文物、出土地、年代进行修正,对于专业术语、文物描述进行了更改。我们建议巴方博物馆人员进行执行,这次来回访,就是看看效果如何。

真好啊,一切看起来基本满意,之前给予博物馆的建议和改进有了回报,现在看着文物展览展陈舒服多了,一目了然,看看这次能再做些什么?

这次城市博物馆馆长在省局汇报工作,只有一位研究人员在,当得知是我们来后,他很激动,一个劲的说感谢。馆长也一直电话挽留我们午饭,等他回来。我只想把感谢的话转达给谢博士,让她看到付出的6个月志愿工作得到回报。

旁边的印度教寺庙我们又去转了一下,还是上次的那位警察兼职文保人员接待我们,里面的一些19世纪壁画都是印度神灵,但由于潮湿脱落了不少。附近的考古工地、清真寺、商队巴扎建筑、英国殖民时期的消防站都大概过了一遍,下一步怎么做,回去再想想吧。

我们做志愿工作的白沙瓦城市博物馆

协助城市博物馆制作的展览文物展签

给看守印度教寺院的守护人一份礼物

 修佛塔、开馕课——拓荒般地工作  

博物馆考察后,我们驱车前往Takht-i-bahi寺院,在这里我们将要开展遗址维护和环境清理项目,在这里开展我们的遗产保护教育特色“馕课”,所以考察这个遗址是我们此行的重中之重。

在遗址文管所,我们见到志愿者阿里,跟着他又把Takht-i-bahi几条道路、涉及的遗址点上上下下走了一遍,着重看了我们将要保护加固和清理的僧院平台,发现了一些别的问题,这与之前的考古勘探看法有点区别。

一圈遗址逛下来,满脑子都是看石头、建筑类型在琢磨断代,这种思维也有和意思。

第二天是周日,我们早早起来,计划开展的遗产保护教育馕课就是在周日早上10点半开始,期待已久,我们专程从国内带了一批物资过来,同时几位志愿者也要参与教学环节,希望馕课顺利!

我还记得年初在阿富汗巴米扬,在冬天和当地孩子们在大佛脚下一起上的“馕课”。在大雪天里,我们从西大佛跑到东大佛,在兴都库什山脉和高原上奔跑拍照,在雪地里打滚,但是那种兴奋感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也产生呢?巴米扬的那次遗产教育馕课,也真实让我看到了遗产保护的希望和力量,常常让我再深夜未眠时想起他们。这种经历难以分享,却成为了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部分,或许就像某种旅行中意外遇到的美食一样,成为可遇不可求的东西。

在巴基斯坦犍陀罗,在这个佛像的故乡,会怎么样呢?这次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协助当地志愿者进行遗产保护教育内容提升和节奏控制,为更多的遗产社区提供一种视角。也需要让当地遗产社区知道,他们的生活和遗产教育受到重视,我们千里奔赴此地,就是传达一份善意的关注。

待保护和清理的僧院平台,我们的项目将围绕这里展开

从遗址内仰望待保护的僧院平台

和当地及时调整发现的保护问题,等待工作开启

清晨,各个村庄来参加馕课的孩子们在山脚下集合

为了更好记录与熟悉孩子们,志愿者工作人员们为大家贴名字卡

男孩女孩们在阿里的带领下一路往上冲

颠覆认知的馕课现场  

今天馕课来了36位小孩子,后来又有人加入,可能更多,就像过节一样。这边的小孩子们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挺野的,没有巴米扬小朋友们那么乖。

Takht-i-bahi是个山地寺院,小朋友们上课需要先从山脚一路走上山,馕课开始后,大家都在阿里的带领下一路往上冲,男孩女孩们都很能走,没有什么队伍,因为年龄跨度大,很多6-8岁的孩子们会被落下,我观察到有两个男孩一路帮忙维持队伍秩序,并且叫上落下的小孩子们,这两个男孩给我印象太过深刻,潜意识里感觉他们应该是上学的,后来得知他们是文保人员的小孩,让我感触颇深,家庭教育和言传身教还是有必要的。

馕课的第二部分是孩子们的自由绘画,我说的野这个时候发挥到了极致,能画的孩子们遍布遗址区的各处,大家都找了一个自己熟悉的阴凉处,开始画画,我们准备的画本和彩笔有了用武之地,我想多拍些小孩子们独自画画的场景,阿里看到总过来独自辅导起孩子们画画。我对阿里这样的摆拍第一印象不太好,好像总是在我想要拍照的时候表现的认真的教孩子的样子,但是实际上好像并没有。感觉就像某些人一旦跑到镜头前,都像是换了一个人,不太真实。

可我想要的真实又是什么呢?短时间内我能得到吗?我们又付出了什么?

邵博士总说我们要慢慢地教会他们做事的方法,相互学习长处。可是我总在想,假如他的工作体系不能改变,又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真的能被我们改变吗?

阿里说,虽说有十岁的年龄跨度,但每次课堂大家都很积极

自由绘画环节,“野生”的孩子们遍布遗址各处

课堂结束,志愿者和孩子们都很不舍,我们为大家颁发随堂奖品

一堂馕课下来,让我明白这里的遗产教育课程必须要有变化。

课堂里十几个小孩子在课程的后半场无所事事,不画画只是找个阴凉处发呆,阿里一个人真的顾及不到他们。阿里的助手也没有教育小孩经验。另外,我们需要增加新的教师工作志愿者,尤其是女性教师,可以增加交流深度;我们还需要完善遗产保护教学内容的课堂系统,制定合理的课件,传达逐步规划的保护知识。这些信息经过这次考察明确化,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在接下来的馕课里一定会得到落实。

遗产保护教育馕课的最后一部分是大家一起去买馕发馕,这也是我们馕课的用意,通过丝绸之路上的通用食物,让他们学习后,以课程奖励方式分发给他们,来鼓励他们对于文物保护的热情,这套模式在阿富汗行之有效。但最让我惊讶的一幕其实是在这。

我因为和Anita去卫生间的原因,并没有一起去馕店,出来的路上碰到了两三个馕课的小朋友,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等着发馕,他们解释了半天说“不喜欢吃馕”。

这句话我后来经常回想到,是这边的条件不像是巴米扬那样艰苦,一袋馕可以是一家人的口粮还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的馕没有那么大的物质上的吸引力,那我们该做什么来吸引这些小朋友们?如果馕不是唯一的动力,那这几个小朋友是被我们的课程吸引来的吗?

回来之后,我经常会回想到这个说不喜欢吃馕的小胖子呢。这个世界,真实一点就好。

当然,在酷暑下,我还是最想念白沙瓦博物馆里,和员工们一起喝的那杯茶。

发馕现场,馕店位于遗址脚下的村庄里

孩子们与不远处山上的遗址朝夕相伴

(未完待续)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读书共和国”,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注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