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温经典丨仲呈祥评《三国演义》——“功不可没”与改编得失
编者按:1994版《三国演义》正在在“重温经典”频道热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曾在该剧播出后于《中国电视》上刊发文章,以其丰厚学养、深邃眼光和独到见解,从文艺批评角度对电视剧如何做好“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进行思考。
现将相关文章重新编发,希望通过重温对经典作品的文艺评论,推动电视文艺创作水平在争鸣中不断提升。
《三国演义》剧照
《三国演义》搬上荧屏,功不可没
千呼万唤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终于面世了。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实乃正常现象。窃以为,一部作品尤其是一部人们期望值甚高的作品,面世后反响强烈要比少人问津幸运得多。
从总体上说,我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肯定派。在当今,电视剧这门新兴崛起的艺术“君”临文坛,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渗透性之强,都为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因此,改编古典名著,把《三国演义》搬上荧屏、走进万户千家,实在是普及和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壮举,功不可没!
电视剧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味的高低,攸关国民整体精神素质的提高——文化内涵和美学品位高,产生正面效应;反之,则产生负面效应。电视剧创作理应努力扩大正面效应而尽量缩小负面效应。改编古典名著,是一条很有现实意义的捷径。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美学品位,为改编电视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演义》剧照
成功奥秘:从文学思维到视听思维的转化
毋庸赘言,84集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在改编上各集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参差不齐的。个中奥秘,我以为就在文学思维到视听思维转化程度的差异。
从小说的文学思维到电视剧的视听艺术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小说的结构原则是时间,而电视剧的结构原则是空间。两者在思维结构和叙事方式上恰好相左。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何其芳先生和钟惦棐先生都曾就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课题提出过精辟言论——聪明的改编者应当把小说以文学思维铸成的艺术之山消融掉、粉碎掉,仅仅把它当成一堆未经加工的素材,然后再用电影的视听思维把这堆素材重塑一座电影的艺术之山。
这里的“消融掉、粉碎掉”是前提,“重塑”是新的审美创造,电视剧亦然。以此观之,可以说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些较精彩的部分,都是因为首先把原小说中的有关章回“消融”得好、“粉碎”得彻底,然后按电视剧的视听思维“重塑”得成功的。
思维转换:忠实于自身对原著的灵魂、精神的理解
有一种为那些改编并未成功实现从文学到电视剧思维转换进行辩护的说法,叫做“忠实于原著”。是的,既然是改编古典文学名著,当然应力求“忠实于原著”,否则岂不糟踏了名著!但对这“忠实于原著”,应有个科学的理解。窃以为,原本意义上的“忠实于原著”,是不可能存在的。生在当今的改编者,有谁能将自己的艺术思维与几百年前的罗贯中创作的文本完全重合?
所谓 “忠实于原著”,准确地表述,就是改编者“忠实于”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这里最本质、最重要的,是改编者对原著的灵魂、精神的理解。这是必须“忠实”的;否则,何言“改编”?但如果像某篇文章所说,要“忠实于”小说原文本的“故事框架、人物关系与人物性格及其走向”。恐怕就无法真正完成 “消融”“粉碎”并“重塑”这个由文学思维向电视剧思维的转换了。
电影历史上关于《卡门》的改编约不下20次,关于《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改编也有9次。这众多的改编版本,无一不称是“忠实于原著”的,而每种改编版本却又各呈异彩。由此也证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改编者所称的“忠实于原著”,究其实质,乃是“忠实于自身对原著的灵魂、精神的理解”。
其实改编者还切勿忘记了应当“忠实于电视剧艺术的特殊规律”和“忠实于自身的审美优势、审美风格和审美个性”。只有如此才可望真正实现由文学思维到视听艺术思维的转换。
《三国演义》剧照
【附:原文分别刊发于《中国电视》杂志1995年第2期、第4期】
▲ 第2期
▲ 第4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