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CCTV-1,遇见绿美盐田!

2024-04-23 11: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月15日晚18:10时

大型纪录片《行进中的美丽中国》

第一集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

其中,镜头展示了

盐田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建设

厨余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利用等

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成果

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作为我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也是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城市,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2022年,深圳单位GDP能耗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处于国际先进、国内大城市最优水平。其中,面朝蓝色大海、背靠绿色森林的盐田区大梅沙社区正是深圳打造低碳城市社区的“新样板”。

“近零碳社区建设在全国都没有先例,我们这里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一种探索。”盐田区梅沙街道党建办主任于凯介绍,2021年底,大梅沙社区入选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社区,在创建之前,进行了一次基底调研,发现这里的人均碳排放为0.68吨(每年),当前目标是降低40%,预计到2024年年底,达到人均碳排放0.4吨(每年)的要求。

0.4吨的目标

意味着居民每人每天

只有1.1千克的碳排放量

也就是开车三四公里

或者使用15张A4打印纸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大梅沙社区多角度出击

打出了一套减排“组合拳”

缤纷多彩活动

助力全民低碳 

连续举办三届的大梅沙零碳生活集市,每次都能吸引周边居民纷纷打卡。

盐田区梅沙街道志愿者贺佳现场为居民讲解“碳积分”功能,“家里面有不使用的东西,可以通过旧物回收,换取一个碳积分,在积分商城里面可以兑换我们所需要的一些生活用品。”此外,各种各样的低碳活动也让社区居民对低碳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低碳合力。

低碳“黑科技”亮相

革新垃圾处理方式 

为了达到预期的碳排放目标,除了全民参与做基础,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大梅沙社区还引入了一项“黑科技”——黑水虻。

黑水虻作为这里的“秘密武器”,个头虽小,但却是“大胃王”,一天大概能吃掉2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短短八天,它就可以长胖4000倍,吃掉自己体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据万科公益基金会项目经理杜涓介绍,减碳“大明星”的到来,为大梅沙社区的厨余垃圾带来了高效处理的新方案,此外,处理完厨余垃圾的小虫子,还会变成鸡、鸭、小鱼等动物的食物。

 

据于凯介绍,大梅沙社区整个降碳目标是三年降低2800吨碳排放,仅黑水虻这一个“黑科技”一年就可以减碳970吨,相当于7000多棵成熟期的阔叶林木一年固定的二氧化碳总量。

智用清洁能源

减轻资源压力

 

垃圾处理之外,能源利用也是大梅沙社区减少碳排放的重点。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大梅沙采用光伏与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楼顶空间打造屋顶花园,为昆虫、鸟类提供庇护场所;在社区闲置的工商业屋顶加装光伏电站。

 

据了解,屋顶光伏项目年均发电量约为71.06万度,可有效减排二氧化碳17711吨、二氧化硫533吨、氮氧化物266吨、粉尘4832吨。

温室气体核查员邱骏光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了解到,从2022年11月到现在,光伏发电共计85万度,其中一栋楼的年用能情况大概在100万度左右,使用清洁能源,帮助大梅沙社区实现了30%以上的减排目标。

 

 

作为深圳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

盐田区大梅沙社区

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

积极绘制碳中和发展蓝图

未来

盐田将继续汇集各方力量

打造美好生活的“零碳样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