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涨知识丨沙漠如何影响中国?
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沙漠总是以荒凉、悲壮的形象示人。这也并不奇怪。
毕竟在我国,沙漠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在过去视野受限的时代,对多数人来说都是不愿踏足的远方。
▼我国八大沙漠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习惯上,西部干旱区中流动、半流动沙丘覆盖的区域称之为沙漠,而东部半干旱或半湿润区中由固定、半固定沙丘覆盖的区域则称为沙地。
再加上地处边疆,一度烽烟四起、战火不断。▼中国人往往称战场为“沙场”,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与沙漠不无关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小桥流水人家似乎更与之无关,只有黄沙万顷,看起来单调异常。
▼连绵的黄沙是沙漠的基调。摄影师@武林
然而实际上,沙漠之于中国人的意义,却远不仅于此。这片60万平方千米的黄沙地,还有太多特别之处。
I
这个沙漠不一样
世界上大多数沙漠似乎有个约定,都出现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区域内。但中国的沙漠偏偏特立独行,非要在北纬35°-50°的温带区域抛头露面。这是为什么呢?
▼世界沙丘覆盖的地表区域图,中国和中亚沙漠均分布在温带地区。
在我国西北地区,山脉和盆地交替出现,南侧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侧的帕米尔高原,北侧的天山、阿尔泰山,东侧的贺兰山、阴山,将中间的盆地“团团围住”。▼西北地区主要山脉分布。
这里远离海洋,暖湿气流长途跋涉而来,水汽早已散失大半,如今更是“祸不单行”,遇到了山脉和高原的阻挡。气流翻越高山时加剧了水汽流失,到达西北地区时已变得十分干燥,形成了这里干旱少雨的气候格局。▼中国西北的绝大多数地区年均降水量低于400mm,一些盆地中心年降水不足100mm,正可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然而,仅有干旱是远远不够的。如此广袤的沙来自何方?
包围盆地的高山上,曾经分布着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冰川。
随着冰雪逐渐消融,大量流水沿着山麓向盆地汇聚,形成众多河流和湖泊。
▼环绕西北地区的高山上发源出众多河流,纷纷向低洼的盆地汇集。
流水夹带着从山区“搜刮”而来的沙砾,或是制造出广大的冲洪积平原,或是在湖泊底部逐渐沉积,最终在盆地内部,形成了厚达数百米的沉积层。即便是如今的和田河,一年携带的泥沙量也在600万立方米左右,这就意味着100万年中,河流流域将出现约120米厚的沙层,相当于40层的高楼。
而实际上塔里木盆地的沉积物,远比这更加深厚。
这些沉积物,成为了中国沙漠主要的沙源。
▼天山脚下形成的冲洪积扇,摄影师@钟跃
每年8月后,西伯利亚的空气逐渐降温,并向低空下沉,和南方形成了鲜明的气压差异。于是寒冷而干燥的气流大举南下。北部的蒙古高原坦荡如砥,自北而来的强大气流便由此趁虚而入,灌入西北地区的盆地和平原中。▼西北地区冬季风向示意图。
冬去春来,光秃秃的地面温度迅速升高,形成的低压抽吸周边空气,又可谓是“就地起风”。于是在风力强劲的地带,满地基岩裸露在外,成为岩漠,其中不乏形态诡异的岩石。
▼地表起伏、基岩裸露是岩漠独特的景观。下图是内蒙古海森楚鲁怪石林中的风蚀蘑菇石。摄影师@徐树春
在沉积层地带,大风从地表呼啸而过。卷起较轻较细的沙尘,形成“风沙流”,可谓是飞沙走石。▼G217段的沙尘暴。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沉积层失去了沙尘,只留下满地粗糙的石砾,成为砾漠。由于依然保留着沉积时的灰白色,也被称为白戈壁。▼新疆哈密附近的砾漠。图片源自@VCG
到了盆地深处,风力逐渐减弱,又或是遇到地势阻挡,沙尘终于落回地面,一切归于平静。如此长年累月,堆积成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摄影师@龍柏山人
其中不乏高大巍峨的沙山。▼必鲁图峰,顶峰高于地面500米,相当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丘。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更为细小的沙尘则走得更远,最终堆积形成黄土,是为土漠。▼黄土高原,地表受风蚀、水蚀严重,形态破碎,多数劣地成为土漠。图片来源@VCG(请横屏食用)
而一些干涸的河湖周边,留下了龟裂的黏土,形成泥漠,或是不断盐渍化,形成盐漠。▼泥漠中泥土干裂成无数多边形。摄影师@孙太升
不同景观交织错落,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浩瀚无垠的荒漠风光。▼交织出现的不同荒漠景观。摄影师@陈剑峰
但风的创造力远不止如此。它不仅创造了沙漠,还塑造了形态各异的沙丘。
▼不同风向让沙丘呈现不同的形态。参考Lutgens等人《Essentialsofgeology》
当风向和沙丘走向垂直时,连绵的沙丘链便诞生了。如同瀚海中串联的新月,▼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沙丘链。摄影师@武林
如同密集的波纹,▼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密集的沙丘链。摄影师@王汉冰
如同绵延的山岭,▼巴丹吉林沙漠。摄影师@吴玮(请横屏食用)
或者如同一个爱你的形状。▼库木塔格沙漠,沙丘凹面就像一颗心。摄影师@赵来清
若两个风向基本一致,则形成左右均匀的脉络。▼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垄,如同鱼脊。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如果多个方向的风都不甘示弱,一种特别的沙丘形态便形成了,宛如一座高耸的金字塔。▼敦煌鸣沙山是典型的金字塔形沙丘,也被称为星状沙丘。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就连沙丘表面,也被雕琢出行云流水的纹理。▼沙坡上优美的沙脊,拍摄于巴丹吉林沙漠。摄影师@武林
最终,中国西北部独一无二的温带沙漠群形成了。II
水来了
沙漠,似乎是一个与水截然相反的概念。
以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例,这里年均降水不超过100mm,最低记录只有5mm左右,但年均蒸发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500-3400mm。几乎没有水的容身之地。但实际上,由于中国沙漠特殊的地理位置,水在这里别有一番天地。相较于热带,我国的沙漠在冬季时格外寒冷。水汽在这里迅速凝结,常以降雪的形式落到地面,给沙丘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大雪覆盖沙丘,如同天地的撞色。摄影师@姜鸿
高原和山川包围着沙漠,从其间汇聚而出的河流既是丰富的沙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水源。其中最声势浩大的黄河,一口气串联起3大沙漠,奔腾着进入遥远的渤海。▼腾格里沙漠沙坡头旁流经的黄河,此后黄河还将经过乌兰布和以及库布齐沙漠。摄影师@石耀臣(请横屏食用)
而其他大多数河流,则是永远见不到海洋的内流河。由于水量有限,加上剧烈的蒸发和渗透,离开山区后往往消失在沙漠之中。▼从昆仑山发源的克里雅河一路向北,最终将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摄影师@文兴华
一些“幸免于难”的河流,则在尾端形成内陆湖泊,如同点缀在项链末端的珍珠。▼居延海是黑河(下游称额济纳河)的末端,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述的就是居延海附近。摄影师@卢文
而渗入疏松地层的水分,则成功地躲避了地表的干燥酷热,形成地下水。这些水在地表之下不断汇集,等待着有一天重见天日。▼我国沙漠里的水从哪里来?
最蜚声中外的,莫过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群。这里分布着100多个沙漠湖泊,在沙山之间星罗棋布。▼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清晰可见,其中多数位于沙漠东南侧,最大面积不超过2平方千米。图片源自@GoogleEarth
一些湖泊有幸得到充足的地下水补给,湖水适于饮用,是生命绝佳的水源。▼巴丹湖,巴丹吉林沙漠中为数不多的淡水湖之一。图片来源@VCG
而其他大多数湖泊,则是蒸发剧烈、盐分积累的咸水湖。因为独特的微生物或矿物质作用,呈现出各异的色彩。▼巴丹吉林沙漠中呈现粉色的湖泊。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然而即便是咸水湖中,依然不乏汩汩清泉从地下涌出,令人叹为观止。▼巴丹吉林庙是沙漠中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260余年前;旁边的庙海子是咸水湖,但其中却有一口淡水泉眼。摄影师@施维天
科学家曾估算,我国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储量高达1300亿吨,甚至超过了青海湖的蓄水量,是名副其实的“地下海”。水塑造了不一样的沙漠景观,更重要的是,为沙漠带来了生命,也为人类带来了机遇。III
机遇
春天,沙漠中冰雪消融,形成了可观的水源。短短1个多月,一些植物就可以完成发芽到凋零的全过程,被称为“短命植物”。
▼短命植物的平均生长周期仅有75天,下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一种短命植物--独尾草。图片来源@VCG
或者为了探求深埋地下的水源,发展出庞大的根系。▼骆驼刺的水平根系可以达到20余米,图中的鸟为漠䳭(jí)。摄影师@张争鸣
又或者为了保留好不容易得到的水分,干脆连叶子也舍弃了。▼刚发芽的梭梭,梭梭没有叶片,仅用绿枝进行光合作用。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即便是那些盐分较高的土地,也能生长高大茂盛的林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胡杨;胡杨是泌盐植物,能将转化不了的盐分排出体外,形成“胡杨泪”。摄影师@王汉冰
植物的枝叶能有效降低地表风速,根系则牢牢固结流动的沙砾。于是当沙丘有10%以上被植被覆盖,风便再难以使其肆意流动,形成了固定、半固定的沙丘。▼植被占据沙丘。摄影师@张争鸣
而那些水源充沛的地区,更形成了郁郁葱葱的景观,分布在山麓边,▼鄯善县坐落在天山山脉南麓,夹在山和沙漠之间。摄影师@都文明
河道旁,▼塔里木河沿岸的绿洲。摄影师@赵来清
湖泊或地下水丰沛的地区间,▼敦煌月牙泉,由于地下水的补给,一直未干涸。摄影师@张扬的小强
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绿洲”。绿洲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同时又日照充分、温差明显,格外适宜农作物生长,对于人类来说,发展生产再合适不过了。
葱郁的小麦,
▼塔里木河流域的绿洲田野。摄影师@赵来清
雪白的棉花,▼新疆和硕县的棉花丰收,摄影师@王威
缤纷的瓜果,▼葡萄如今已经成为新疆远近闻名的特产。摄影师@赖宇宁
都是绿洲给人类的馈赠。即便在今日的新疆,占地不到10%的绿洲,依然是这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地。
而在古代,绿洲不仅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乐土,更是长途旅行者最珍贵的补给站。凭借着镶嵌在沿途的绿洲,古人终于得以往来于死亡沙漠之间,一条串联东西的走廊最终应运而生,史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如同被绿洲串起来的一条路,著名的“西域36国”即为沿途36个绿洲国家,下图中标注了其中一部分。(请横屏食用)
当时的丝绸之路沿线,可谓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区域,中国文化因丝绸之路变得更加多元。▼敦煌莫高窟。图片源自@VCG
商业贸易在这里繁荣,大蒜、胡椒、香菜,西瓜、葡萄、石榴,相继从这里进入内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味蕾,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造纸、印刷、桑蚕等技术则从中国远传西域。▼宁夏的西瓜田。摄影师@曾国福
丝绸之路对东西发展的贡献,一时间可谓无与伦比。但倘若没有绿洲,这一切都将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在绿洲带来的机遇下,人类文明欣欣向荣,但背后也隐藏了危机。IV
灾难
到了唐代,西北地区依然是广袤的粮仓。公元749年,唐王朝从陇西收购的粮食超过了全国的30%,正可谓“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资治通鉴》
但和数百年前相比,一些文明却消失了,比如盛极一时的楼兰,又如神秘莫测的精绝。精绝是一个仅有3360人的小城,但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
▼精绝古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中,曾是尼雅河旁的一片绿洲。
依靠尼雅河的水源,精绝人种植小麦、培育瓜果、酿造美酒,打造了一片富饶祥和的世外桃源,时至今日,这番景象依然令人神往。▼尼雅遗址出土的上等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汉字清晰可见。摄影师@刘玉生
大约晋代后,精绝便在茫茫大漠中销声匿迹了。是因为战火还是缺水?也许真相永远无人知晓。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代时可以流泄120千米的尼雅河,如今长度已缩短了一半,早已无力为昔日的绿洲续命。曾经的古城繁华不再,田地干裂、果园荒芜、树木枯萎、房屋倾颓,最终被黄沙掩埋。直到1500多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称为“尼雅遗址”。▼尼雅建筑遗址,立柱之多可见建筑规模的庞大。摄影师@刘玉生
到了清朝,为了恢复宋元明时期衰败的河西经济,在河西区域大量移民屯垦,人口突升至明末时的8倍,灌溉面积达到了此前历史的最高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再度向西北的荒原进军。那个年代,在粗放的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世纪60年代,由于塔里木河的上游来水大量减少,下游的罗布泊彻底干涸了。▼干涸的罗布泊。摄影师@李学亮
而地处甘肃武威北部的民勤县,由于祁连山冰川退缩、森林减少,令河流的流量显著降低,人们不得不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民勤红崖山水库。
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水库蓄水导致下游河湖干涸,地下水位也随之降低,更加剧了林地、耕地、草场的沙化。过去“水草丰美,湖泽广布”的景象已不复存在,肆虐的沙尘暴遮天蔽日,人们似乎看不到这座绿洲城市的未来。▼在民勤县中渠乡,由于环境恶化,1995-2000年间当地人口流失了近一半。其东边250余千米的银川也常遭受沙尘暴影响,下图为银川。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不难想象,如若人们再不做出点积极改变,这里终将走向和精绝古城一样的结局。而失去了民勤绿洲,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将连成一片,形成中国第二大沙漠。▼民勤县夹在两大沙漠之间,如同一片绿洲孤岛。
民勤也并非特例,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绿洲变为沙化土地的情况屡见不鲜。农田退化,粮食减产,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种一坡、拉一车、打一箩、煮一锅”。草场萎缩,林地消失,▼20世纪50-80年代,随着塔里木河水量下降,河流下游的胡杨面积减少了70%。摄影师@张争鸣
列车停运,机场关闭,▼2006年,乌鲁木齐-北京的T70列车遭遇沙尘暴,一侧车窗基本全被沙石击碎,列车晚点32小时。下图为黄沙中行进的列车,仅作示意。摄影师@张一飞
造成的影响甚至波及遥远的华北平原。▼北京的沙尘天气;曾经北京受沙尘暴影响之严重,一度被戏称为“西北起沙暴,北京下泥雨”。图片来源@VCG
20世纪末期,包括沙漠和戈壁在内,我国沙化土地已达到174万平方千米,并且仍以每年34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张。一场“抗争”势在必行。V
抗争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体系终于起步。1954年,宁夏沙坡头建立了第一个风沙观测站,中国人终于开始系统地认识沙漠、了解沙漠。
▼刚建立的观测站,现名为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图片来源@研究站官网
4年后,包兰铁路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也是第一条开展风沙防治工程的铁路。▼穿越腾格里沙漠的包兰铁路,如今沿线已有成熟的防护林带。摄影师@刘伟钐
随后的1977年,中国派遣代表参与了“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沙漠化防治一时间成了沙漠科学领域的热点话题。(1994年的《联合国防止沙漠化公约中》,“沙漠化”被改译为“荒漠化”,其范畴包含了砾质化、盐渍化、石漠化等多种地表景观变化)而经过近60年的研究和发展,人们逐渐转变观念,开始关注人、水、沙之间微妙的平衡,现如今,治沙方法也愈加理性和科学。
在水源稀缺的区域,人们用当地廉价易得的麦草设置方格,用以降低地表风速,固定流沙。
▼库布齐沙漠中的草方格固沙。摄影师@曾国福
当水源足够供养植被,则根据灌溉条件选择性地栽种植物,既能防风固沙,还能改善土壤条件。▼库布齐沙漠中刚种植不久的防护林。摄影师@西安-铁牛
人们也更加小心翼翼,不断尝试新的灌溉方式,节约珍贵的水源。▼内蒙古包头附近的灌溉耕地。图片源自@GoogleEarth
21世纪后,我国沙化土地持续减少,2009-2014年间效果尤为显著,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980平方千米。在新疆现有的沙漠绿洲中,有一半由人工改造而来。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已经干涸的湖泊,再次恢复了生机。
▼居延海,由于黑河流域30座水库的修建,已与1992年干涸;2003年河水重新流入湖盆。摄影师@方力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将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建国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陕西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
曾经岌岌可危的民勤县,也逐渐重现绿洲城市原本的模样。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没有停止对沙漠的探索。人们获取电力,▼宁夏中卫的光伏发电厂,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摄影师@王训斌
开采能源,▼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油田。摄影师@文兴华(请横屏食用)
修建超级工程,▼内蒙古额济纳旗临策铁路上蜿蜒的防沙明洞。摄影师@王璐
中国人与沙漠的新故事正在展开。如今的沙漠中,风声依旧,黄沙依旧。这里曾经诞生文明,也曾经吞噬文明。作为后人,我们似乎还能模糊地想象出水草丰美的古国,或是往来如织的古道。而作为前人,我们更期待能够描绘未来的模样,一切只是取决于我们怎么做而已。这也许就是沙漠给予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摄影师@武林
作为风和水的伟大创造,沙漠理应有它原本的模样。而作为一个年轻的物种,如何与沙漠共存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还太多。本文受权转载自“星球研究所”(ID:xingqiuyanjiusuo),文 / 桢公子。主要参考文献:王涛等人《西部地标:中国的沙漠戈壁》,吴正《中国的沙漠》,石书兵等人《中国沙漠、沙地、沙生植物》,吴正《风沙地貌与治沙工程学》,张广军《沙漠学》,王炳华《悬念楼兰-精绝》等。
编辑: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