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庚子事变与李鸿章之死
中日甲午战争打响后,他每天都宵衣旰食,但清朝军队实力不济,战场上屡战屡败,面对朝野上下异口同声的指责,他从未替自己辩解。日军即将危及满族人的圣城奉天时,他被任命为全权大使,前往日本进行议和谈判。《马关条约》签署后,他一度失去了朝廷的宠信,不久他又重新受到重用,代表清朝政府参加沙皇的加冕仪式。1896年远赴欧洲的外交使命完成后,他再度失宠,不久却又重新执掌总理衙门。不久前的庚子事变中,疾病、衰老丝毫没有影响到他旺盛的精力与昂扬的斗志。
不论那时还是当下的清朝政府尤其需要李鸿章这样富有经验的政治家。他的逝世对清朝政府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国内外一直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是千夫所指的卖国贼,有的人说他是站在时代浪尖的改革者,有的人说他是旧秩序的维护者……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西方关于庚子事变的新闻报道,在海外一线记者的文字和图片的记录下,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和即将安葬于此的安徽小镇“我们固然会重创清朝人,可却无法彻底征服清朝。因此,俄国人提出了一个最明智的建议:通过谈判有条件地撤军。我们一定要认清事实,切不能抱有幻想。同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帮助德国人占便宜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为普鲁士皇帝做出过分的牺牲是愚蠢无知的。
我们应该根据清朝人自己的言行挽回我们的面子,同时要特别提防李鸿章这个诡计多端的外交家。他早前访问欧洲的时候,很多人都上了他的当,他还想在远东继续玩他的把戏。他建议欧洲各国代表阻止军队登陆,佯称这有助于谈判的进行,还好代表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他声称自己是合法的谈判代表,但是他的对手却有理由对此表示怀疑。最近他要求赴京举行和谈,联军表示将由俄日军队护送他进京,这么做表面上是出于对他的尊敬、确保他的安全,实际上是为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李鸿章逝世时天津的宅院,可以看到李鸿章房间的窗户。因为镇压太平军有功,他担任过很多省份的督抚,最终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883年起,坐镇天津的李鸿章取代总理衙门,全权处理对外通商和外交事宜。这位高深莫测的清朝人,平静地躺在华丽的散发着难闻的油漆味的巨大棺材里,这段最后的旅程和 1896 年出使欧洲一般无二。当年,为了彰显天朝大国的风范,他在欧洲人民的惊讶声中淡定自若地乘坐轿子走在欧洲的街道上。按照清朝的习俗,寿衣越奢华死者就越能得到阎王判官的尊重和照顾。棺材需要32人抬,这表明李鸿章拥有极高的荣誉,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头衔是全权大臣。
谈判持续了1年多的时间,最后,这位生性极度谨慎的封建帝国守卫者在议和大纲上签字盖章,这一举动摧毁了他一生所有的政治荣耀。签完字,他的身体也被抽空了,按照清朝人的说法就是,他吐出了最后一口气。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下他血腥而又荣耀的一生。
李鸿章。根据皇家街上的皮鲁(Pirou)拍摄的照片绘制
这个高瘦矫健、精明狡猾、无所畏忌、坚毅顽强的老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留下了30亿的财富。他掌握着3.5亿清朝人的命运多年,在远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多次被罢黜,甚至一度面临死亡的威胁,但他总是可以凭借非凡的精力和与生俱来的惊人毅力,重回皇帝身边,对朝政产生重大影响。他是一个血统纯正的清朝人,一个极其高深莫测的人物。他虽然对试图支配清朝的西方国家心怀怨恨,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势选择妥协退让。无论如何,李鸿章都不是一个平凡之人,注定会有一番大作为,被人们称为东方的俾斯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