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奔流|袁筱一:苏州河塞纳河没变,但进入生活的方式或许变了

澎湃新闻记者 郝汉 实习生刘影
2024-04-20 10:2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今年,法国最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第四届“龚古尔文学奖”的中国评选在上海揭晓。作为中国推广大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表示,“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是法国文学的‘走出去’,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借鉴意义”。

从左至右分别是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王度(Joan Valadou)、第四届“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推广大使袁筱一教授、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参赞艾文鸿(Florent Aydalot)。法国驻沪领事馆/供图

法国文学教授袁筱一10岁学习法语,18岁以法语写作小说《黄昏雨》,获得法国青年作家大奖赛第一名。人们耳熟能详的众多重量级当代法国文学名著,如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杜拉斯《外面的世界》、卢梭《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等均是她的译作。

她长期从事翻译理论与法语文学研究,多次作为嘉宾参与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等活动。去年,她担任《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以下简称《奔流》)首季上海场人文论坛主持,今年春天,她再度携手《奔流》首季奔赴巴黎。文学与水岸的故事还在继续。

《奔流》从上海出发,每年度与一座国际卓越城市深入对话,连续五年。首季对话城市为上海与巴黎,活动以“更新与相逢:当苏州河遇见塞纳河”为主题。2023年9月,《奔流》在上海启动,2024年4月5日至21日,《奔流》首季巴黎场将举办系列活动。

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邀请袁筱一谈谈有关上海和巴黎、苏州河与塞纳河的文学遐思。以下是澎湃新闻与袁筱一的特别对话。

袁筱一与她的书桌。  袁筱一 供图

作家与诗人,塑造城市印象

澎湃新闻:塞纳河左岸诞生无数璀璨的文艺作品,苏州河同样是中国文艺作品描摹的重要对象,如何理解河流与城市文艺的关联?

袁筱一:塞纳河的左岸文化在中国已成某种巴黎的“刻板印象”。巴黎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名人出入,作家们在这里写作,艺术家在这里聚会,它似乎成为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代名词。

但有时我们会忘记,正是因为经由小说家、诗人之手,塞纳河左岸或者巴黎才会成为“浪漫”的代名词。难道不是因为海明威写“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甚至贫穷、意外所得的钱财、月光、是与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边的人的呼吸,都不简单。”巴黎才成为这样一个神奇的所在吗? 还有本雅明,他把拱廊街当作巴黎的名片,把波德莱尔当成是最后的“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抒情诗人”和“漫步者”。

多亏了他们,巴黎才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现代性的在场,又有传统的废墟亦让怀旧之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索邦大学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上海和巴黎有类似的“文化底片”。从张爱玲的上海,到王家卫的上海,都是世俗的、热烈的、生活的。这或许和苏州河密切相关。

今年年初,王家卫导演的《繁花》引发一阵“上海潮”,恰巧《繁花》的法文版也很快就要出版。金宇澄小说《繁花》中,苏州河和塞纳河一样,是作为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存在,在巨变中立于不变。

上世纪 90 年代的上海,河的一侧是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河的另一侧则是以工人新村为主的城市新景观。最有趣的呼应是,在《繁花》的结尾,阿宝和沪生就是在苏州河畔与两位法国年轻人遇见,两位法国年轻人要拍一部电影,讲述苏州河。

苏州河和塞纳河都没有变,但是我们讲述它的方式变了,它进入人们生活的方式或许也变了。

澎湃新闻:自古以来,中法文学中“河流”都是常见的意象。怎么理解河流在文艺作品中的意涵与象征?

袁筱一:在中国文学中,从《诗经》《楚辞》开始,一直到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河流始终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如果与爱情相关,河流常常象征着柔情。例如《诗经》上来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然河流也可以是壮美的。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千变万化的河水,还可能成为灾难的象征。就如西方文化中“大洪水”的意象。而伴随着灾难,通常也会有抗争、新生这一类英雄主义,例如上海作家王安忆的《小鲍庄》中对大禹治水神话的描叙。所以,无论生死,河流总是与生命相连。

花神咖啡馆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小说家的虚构之境中,河流的意象与小说家的心境、小说的观念相关。它在现代社会中通常是神秘的,或者是不稳定的。它有时承载着关于故乡的回忆,在苏童、余华的小说中河流经常是一种故土经验或是童年经验。

还有杜拉斯笔下的湄公河与恒河。进入现代以来,这种经验通常与失去的自然、失去的天堂相联系。河流的意象并不一定都是美好亲切的。无论是湄公河渡船上15岁半的女孩的彷徨和不确定,或是恒河边的疯女子,或许都反映着现代人失去自然的焦虑与困境。

但虚构之境的想象并非现实,它只是提醒我们,我们现在所面对承受的、有可能失去的。这就是文学的作用,让我们越过河水的表象,看到涌动的暗潮。

用文学,让文化“走出去”

澎湃新闻:人们对法国人的认识,离不开文学。文学之于巴黎这座城市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袁筱一:生活在巴黎的人当然对巴黎另有看法。但对于巴黎之外的人,巴黎或许就是文学里的巴黎,是海明威《流动的盛宴》里的巴黎,是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的巴黎,而巴黎圣母院,也是雨果《巴黎圣母院》里的巴黎圣母院。的确,正是因为文化的开放性,巴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阐释的焦点。

文学中的巴黎或许是更美好的。当下法国小说家和艺术家对 ChatGPT 写作也有焦虑。比如,去年在《解放报》上,小说家与艺术家们发起一个宣言——宣告人类的创作主体地位,拒绝让自己的艺术作品通过大语言模型进行翻译或者其他形式的传播与再生产。

澎湃新闻:您今年担任龚古尔文学奖的中国宣传大使。您能否谈谈这类奖项与中国公众如何互动?

袁筱一:法国的文学奖林林总总,聚焦也不尽相同。龚古尔文学奖成立于1903年,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龚古尔文学奖比较“接地气”。波伏娃、普鲁斯特、杜拉斯等诸多伟大的法语作家都曾摘此桂冠。它更青睐文坛新人,而不是固守写作传统的“学院派”。每年的龚古尔文学奖都是一场文学盛会,尤其在如今文学式微的时代,它起到的“强心剂”作用有目共睹。

法国驻华大使馆于2018年设立了“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中国成为全球第12个、亚洲首个设立龚古尔奖评选的国家。国际评选的增设,对于法国文学是一次“走出去”的尝试,让更多读者能体会“他文学”魅力,这同样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借鉴意义。

“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主要是高校的法语专业学生参与。今年中国有19所高校参与评选。在我们学校,评选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展开——大家循环阅读龚古尔文学奖短名单上的作品,通过读书会座谈和公众号撰文的方式讨论。学生们的观点都非常有意思,有时出乎老师们的意料。

今年“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获奖作品是让-巴蒂斯特·安德里亚(Jean-Baptiste Andrea)的《守护她》。安德里亚在进文坛前是电影导演,促使他离开电影、转向小说的原因是找一个不那么“昂贵”并且不受太多非艺术因素干扰的创作领域。《守护她》情节很好看,节奏明快,读起来令人愉悦而不感艰涩。我很期待它的翻译出版。

澎湃新闻:2024 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在学术领域,您有何期待?

袁筱一: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我始终相信文化交流对于彼此的理解尊重,乃至世界和平的贡献。60周年当然是一个契机。今年各高校推出一系列与法语文学相关的活动。华东师范大学5月有杜拉斯110 年研讨会,6月有《小王子》研讨会,10月会召开“对话与传承:中法文学关系”的国际研讨会。总之,公众很容易涉入的人文对话,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