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有产前抑郁症状产妇的效果
主要发现
《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近日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在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群体中尝试应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并评估其抗抑郁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发现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可显著减少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原文献信息
背景介绍
抑郁是围产期女性常见的情绪障碍,其患病率约15%至25%。围产期抑郁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后代的远期认知和行为发育。艾司氯胺酮是围术期常用的麻醉镇痛药物,此外艾司氯胺酮也被批准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但其对围产期抑郁的作用尚不清楚。
主要研究
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在中国5家三甲医院进行。研究纳入年龄18周岁或以上、爱丁堡抑郁量表评分(评分范围0-30分,分数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10分的待产孕妇。入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2mg/kg)或生理盐水,输注时间40分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的患病率,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量表(Mini-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6.0.0版进行诊断。研究的安全性结局包括给药后神经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等。
自2020年6月19日至2022年6月21日,该研究共筛选14,243例孕妇,其中479例符合入排标准,364例(平均年龄32岁)入组并随机接受试验药物,产后42天时共计361名产妇完成了随访。艾司氯胺酮组产妇在产后42天时抑郁发作的患病率(6.7% [12/180])较对照组(25.4% [46/181])降低了约3/4(风险比=0.26; 95% CI: 0.14至0.48; P<0.001)。研究同时发现,艾司氯胺酮组产妇在产后7天和42天时的爱丁堡抑郁评分均更低(分别为产后7天:中位数差=-3; 95% CI: -4至-2; P<0.001; 产后42天:中位数差=-3; 95% CI: -4至-2; P<0.001),在产后42天时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也更低(中位数差=-4; 95% CI: -6至-3; P<0.001)。艾司氯胺酮组产妇发生短暂神经精神症状的比例更高(45.1% [82/182]比22.0% [40/182]; P<0.001),但神经精神症状为自限性,持续不超过一天,且无需药物干预。
总结
该研究表明,对于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在分娩后即刻静脉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以减少约3/4的产后42天抑郁发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但症状短暂且呈自限性、不需药物干预。该研究认为有产前抑郁症状的产妇可考虑分娩后给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因孕产妇人群的特殊性,围产期抑郁的防治一直是产科和精神科医师以及公众所关注的问题。该研究为艾司氯胺酮在产后抑郁高危人群的使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这种新疗法有望降低围产期抑郁的疾病负担,使更多孕产妇从中获益,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图文摘要: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硕、邓春梅医师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东信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该研究的发起单位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Outcomes Research Consortium等。
王东信,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任职包括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兼睡眠学组组长等。
关于 The BMJ
The BMJ 是享誉世界的四大综合医学期刊之一,出版高质量的研究、综述、专家评述、权威观点及医学教育内容等。秉持“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世界”的愿景,The BMJ 致力于为医生、研究人员和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知识与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最终改善患者结局。
2022年影响因子:107.7
原标题:《The BMJ | 单次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用于有产前抑郁症状产妇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