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封面观点 | 上海工业的综合成本优势是什么?

2024-04-17 15: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海工业的综合成本优势是什么?

前滩综研首席研究员 宋杰封

图1 刊登于2024年1月25日《全球智库动态》研究报告
(2024年卷第18期)的原文截图

市委主要领导在上海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指出,工业用地要坚持保量和控价双管齐下,保持定力,综合施策,想方设法巩固工业综合成本优势。

图2  2024年1月12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上海工业的综合成本优势是什么?若仅从显性的用地成本和劳动力价格看,上海似乎并无优势。根据工业用地出让情况计算,2023年上海工业用地平均单价约为100万元/亩;是苏州(不含县级市)的2.2倍(43.77万元/亩),深圳的1.5倍(66.87万元/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均排全国第一。 

但正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2018年与上海市领导会面时所说:“特斯拉把首个海外超级工厂设在上海,正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创新创造活力、高效的行动力和各类人才集聚优势。”可以说,上海工业的综合成本优势更多在于隐性的具有卓越竞争力的领域。 

——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上海在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相对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在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集成电路为例,上海实现了从半导体设备、原材料、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等的全产业链布局,集聚了一大批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2022年,集成电路销售额突破3000亿元,占全国市场的1/4以上。此外,上海是全国汽车产业的核心区,集聚了包括博世、法雷奥、延锋等在内的一大批内外资零部件企业,嘉定汽车城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达到70%以上。 

——人才和各类要素资源的可获得性。上海是全国各类高水平人才最集聚的城市之一。《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上海现有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28万人,其中院士等高水平人才占全国1/5以上。上海人工智能人才约占全国1/3;集成电路人才约占全国40%。上海是国内最早设立大数据交易所的城市之一,2023年上海数交所全年数据交易额超11亿元。此外,上海是企业获得融资最便利的城市之一,根据专业投融资平台统计,2023年上海企业获得投融资笔数达到1451笔,超过深圳(1227笔)和苏州(785笔)等城市。

——政策的稳定性和创新性。上海最大的优势是一以贯之地推进“五个中心”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保障了发展战略的长期稳定。上海的产业政策同样保持着连续性、稳定性和创新性。以生物医药政策为例,2021年,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2年发布《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分别发布了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和医疗机器人等三项行动方案。各项政策始终围绕“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始终聚焦“1+5+X”产业布局,政策文件出台频率较低、目标一致、路径统一。在政策内容上,提出了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自主确定土地产业用途比例等的创新政策条款。 

——企业开拓更大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上海与生俱来的开放属性和制度创新优势,为来自国内外的企业获取更多资源、开拓市场、走向国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数据显示,上海企业在境外累计设立企业占全国的1/10以上,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占地方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8。打上“上海”标签的企业和产品从来都是品质的保证,受到生产商、消费者的青睐。相关消费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网络新消费品牌数量全国占比达到1/5,贡献了全国近1/6的销售额。 

——政府和企业家的法治精神。上海给人最大的印象是:规范。职能部门按制度、规则、流程办事,企业按合同、约定、协议履行。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让身在上海的企业更安心,良好的企业家精神和商业信誉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当然,为了想方设法巩固上海的工业综合成本优势,笔者以为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另辟蹊径,结合城市更新,增强产业发展空间供给,降低工业用地成本。建议实施高容积率导向的存量用地更新方式,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容积率“宜高则高”的原则,释放产业发展空间,激活企业自主转型意愿。中心城区可以利用老旧厂房、楼宇重点发展微型制造、精密制造等尖端制造业。部分开发区内低密度、低效用地,可采取“工业上楼+用地转换”等复合型政策供给方式,增加产业空间。充分调动镇级开发公司、集体经济主体参与园区开发的积极性,在镇级园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等方面大胆探索,为承载上海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空间载体。 

二是细化指引,优化反馈机制,提供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操作办法。加强产业政策、用地政策等操作指引研究,明确不同政策的“适应场景”“不适用场景”细化方案,政策方案让企业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优化政策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建设,政策出台前广泛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出台后积极开展政策后评估,力求政策针对性、有效性。积极开展符合上海城市功能需要、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如利用地下空间发展产业的政策指引等,为未来发展留下接口。 

三是加强协同,更好地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加强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在土地、产业、科创、金融、环保等政策领域的统筹协调,避免“合成谬误”。针对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侧重点的“政策包”“服务包”。譬如,在初创期重点加强人才、科创等政策供给;在成长期,提供更多土地、产业政策支持;在成熟期,用更大力度的金融政策为企业发展赋能。要简化政策条目、申请流程,降低企业对政策的“误读”,想方设法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存活率、成长率和成功率。

注:本文推送时略有修改

图片来源:互联网

采编:陈萌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