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召开,专家:江南文脉不只在“江南”

澎湃新闻记者 陈卓
2018-12-04 09:21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江南,可以说是一个几乎集中了中国人对所有美好想象的词。不信,你去瞧瞧各种“小江南”的名号吧——不论是在新疆的伊犁,还是西藏的林芝,抑或是宁夏平原,地理上再遥远的地方,人们总是不吝于用“江南”来指称那个美丽的地方。

但“江南”到底是指什么?是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以南?是行政区划的江南省?还是诗词歌赋里的文化江南?……总之,这个概念总让人迷茫。“就像拈花湾的雨,我生在江南,但是讲不清江南。”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如此形容。

2016年,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启动了“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编辑出版3000多册《江苏文库》,希望呈现一个有着2500多年文化史的江苏。

三年过去,该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在此背景下,12月3日-4日,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在“太湖明珠”江苏无锡召开。

“不同于其他各省的‘文库工程’,江苏文脉工程的最大特点和超越之处在于‘文脉’。文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它是有生命的传统,是一脉相通的的活的文化。”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樊和平表示。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在首届江南文脉论坛上,多位与会的社科专家表示,在想象江南的时候,空间因素并不仅仅是最主要的因素。“江南文脉研究可以以江南为主,但又不必局限于‘江南’”。

如何认识“江南”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认为,今天要研究江南文化,要探讨江南文脉的延续,必须要从历史地理的环境,以及我们未来要面临的大的人文自然环境的角度来加以思考。

地理上,江南的形成有个演变的过程。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就讲到了“泰伯奔吴”的故事,它被认为是江南文化的源起。

商代晚期,周太王的长子泰伯第一次将中原文明带至江南。他放弃了王位继承权,从黄河流域来到今天的无锡梅村一带,断发文身,开河筑城,创立了勾吴古国。

此后,随着江南地区宏观气候的变化,从降水和气温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阶段,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得以开始崛起。

葛剑雄教授说,历代人口迁移,特别是由北方向南方的移民,给江南不断的注入了中华文明最为优秀的成分,不断增加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促使江南本土的人口不断进步,文化水准不断提高,不断涌现出全国一流的杰出人物。

这些来自中原的先民和江南本地人相结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使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

“他们疏浚了河道,开掘了运河,做起了海塘,建成了一系列水利工程。所以到北宋时候江南已经提供了全国主要的粮食。到了明朝中期,精明的江南人还通过商业、服务业,使江南经济始终保持在全国先进的地位,并且使江南人过上了精细、富足、文明的生活。“

同时,上海的崛起,也给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前未有的舞台,也使江南文化提高到空前的水平。

葛剑雄说,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上海对比中国其他移民城市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有最丰富的人口资源——80%上海的移民和后代来自于江浙。由于近代上海的开放,给江南地区提供了一个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通道。

这些江南人,从家门口或者门后河道的船上,直接通过太湖、吴淞江、黄浦江到了上海,又从上海跨过东海、太平洋走向世界。他们返回以后,又以上海为基点,把他们学到的传播到江南、传播到全国。其中,包括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

统观古今,江南地区逐渐成为物华天宝、富庶繁盛与书香高第、人文渊薮的代名词。

不只是“江南”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认为,江南可以分为大江南,小江南。大江南包括苏南、浙北、皖东等地区,小江南指的是环太湖地区。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教授认为,到了近代,“江南”特指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范围与今天所说的“长三角”基本重合。

南京大学教授程章灿就在论述中界定,“江南”主要是指江苏长江以南以及浙江大部分。

我们所说的江南文脉,到底是指哪个意义上的“江南”呢?

多位学者都提到,在想象江南的时候,空间因素并不仅仅是最主要的因素。“江南”更多地成为了一种虚化的地理范畴和文化寄托。

程章灿认为,江南的概念是变动不一的,是可小可大的,这未必是一件坏事,现在形成的江南的概念也未必是不可逆的概念。

他说,我们今天的“江南”,跟六朝、北宋等时期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那么 200年后理解的“江南”可能也跟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

程章灿认为,认同江南文化的地方,就可以把它当作文化江南,比如“塞上江南”就是个褒义词。他说, 某种程度上文化江南的概念同文化中国的概念类似,“我们可以努力扩大江南文化的影响和范围。”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张岂之表示,“江南文脉可以以江南为主,但又不限于江南地区。”

他谈到了江苏北部的泰州学派。作为明代中晚期阳明后学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流派,泰州学派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同样,地理位置上位于长江以北的扬州和南通,也是人才济济,比如美术史上的“扬州八怪”,清末明初张謇先生在南通办实业、办学校、倡导新学,“对江苏南、北部都有影响,我希望这些在江南文脉的整理中都能加以关注。”

南京大学文学院徐雁平教授持有同样的看法。

他认为,区域文化研究,应超越区域来理解区域。研究江南文化和文学,也要超越江南核心区、外围区,扩展到江浙皖三省或其他地区,关注江南及其与其他区域物的流通、人的流通。

徐雁平教授曾对江浙皖三省重要书院的山长(古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予以梳理,发现江浙皖三省之间文士流动性较强,相较而言,江苏吸纳浙江、安徽文士较多,而周边各省如福建、江西等进入江浙皖三省书院网络较少。“这说明江浙皖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区域,如从文化区域整体视野着手,当有更大的开掘空间。”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时进表示,安徽的桐城学派也是位于长江以北,但它同时也是是明末清初与浙东学派等齐名的重要学派。“文脉不是点,是一条脉络。“罗教授说。

多方呼吁形成常态化机制

作为立足和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工程,继上周三省一市举办了首届长三角文博会之后,此次“江南文脉论坛”专门召开了长三角“三省一市”江南文化研究圆桌会,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均派出宣传部副部长、社科院(联)专家及大学教授出席。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表示,历史上看,上海地区始终位于江南的中心地带。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专门提出,上海要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其中就包括江南文化品牌。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安徽省社科院副院长施立业等都多位与会社科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可否以此次会议为基础,建立常态化的稳定的会议机制,来协调江南文脉研究的有序推进?

施立业表示,希望这会议是长久事业,而不要“因时而变”。

“有些学者悄悄给我透露,他们有种担忧是,江南文脉的研究切不可当成一种运动,到最后弄得虎头蛇尾的。“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文脉研究所副院长王卫星表示,很多学者都曾问过他,这样的会议以后还会不会有?“我的建议是,能否将其常态化”。

他同时也提到,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不可孤立地研究进行文脉研究,“应当拓宽视野,吸收一些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参与其中。”

或许,还需要来自文本挖掘与数据分析领域的专家。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永明表达了“数据库建设”的紧迫性。他说,中国历史悠久,有着大量的古典文献数据,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文史关联性数据库建设与国外仍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出现“数据在国内,数据库在国外,国外挖掘中国的学术地理大数据,然后反过来卖给中国人”的情况。

徐永明教授向澎湃新闻介绍,透过统计数据,可以有很多有意思的发现,比如,可查阅苏东坡、汤显祖等文人墨客的行迹图与社会关系图,清代女性作者等数据库信息和地理分布图等等。

如今,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徐永明教授认为,建立文史地理信息数据库迫在眉睫,“这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让我们各省市也参与到其中来。” 

研究江南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中国哲学联合会名誉会长成中英预言,江南文化将在当代数字化与数据化的信息科学与生物技术设计上大露头角。他向澎湃新闻表示,这是因为江南文化有“精研细磨、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同时也有为深刻的对时代变迁的高度敏感力和关注力。

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进一步认为,现在随着交通的便捷, 一天之内可往返长三角,缩短了江南与周边区域人们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这时候作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提出,是顺应了江南城市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作为区域文化,江南文化是跨区域的,同时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其内部又是有一些小的共同体,这是江南文化的特殊性和丰富性所在。而作为历史形成的区域文化,江南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有重叠,这就是其现代化意义之所在。”

程章灿说,历史上,江南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靠文化的力量,长三角的一体化需要挖掘来自江南文化深处的文化因子,从江南历史文化资源中汲取智慧,并加以转化,这将明显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加速,贡献成功的地方区域案例,“我想这应该就是江南文脉论坛召开的最大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