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电影成本动辄几个亿,到底花哪了?
最近关于《热辣滚烫》的讨论又出了新话题,从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到票房断崖式下跌,成为第一个部下映院线的春节档电影。
关于这部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网友相对一致的评价是,不管什么电影,都不想再看“高制作低成本的烂片了”。
为何国产电影越发展,观众越是不买账了?
中国电影,
争当“票房最差的冠军”?
电影《热辣滚烫》于4月10日结束公映,最终票房为34.6亿人民币,成为2024春节档票房冠军,但却是近几年中,票房最差的一届冠军。
业内盛传《热辣滚烫》的成本超过了三亿,高成本的制作却没有拿下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甚至还有不少观众直言这是一个减肥电影。
电影上映11天拿下30亿,当初很大一部分人对贾玲的期待还是很高的,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票房最终止步34.6亿。
觉得失望的那部分观众大多是觉得和期待的差距实在太大,觉得就是看了一个明星的减肥日记。
而最近爆火的《周处除三害》,靠着1000万成本收获了6亿票房。
小成本电影拿下高票房,那些动辄上亿投资的电影反而回响平平。
不少网友都觉得很离谱。
对于电影的观后感有争议很正常,但把争议推向高潮的还是关于电影成本和收益的问题。
有导演称自己拍电影分不到钱,只是一个打工人,一波“卖惨”立刻引发众多粉丝的愤怒。
现在电影成本很容易就过亿。
《狼图腾》 3亿、《功夫之王》 5亿、《赤壁》6亿、《金陵十三钗》6亿、《长城》 1.5亿美金……其实也不难理解,很多高制作成本确实需要投入很多。
而近几年一些小成本电影也开始受到观众的关注。
比如《驴得水》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小成本制作,电影根据话剧改编,没有大明星,没有大肆宣传,没有富丽堂皇的场景,是一部靠口碑闯出名堂的电影。
很多看起来没什么制作的电影,但却依然有上亿的成本,网友纷纷好奇,钱都花哪里去了?
低制作为何要高成本?
高成本低票房再一次引起了网友对电影成本的注意,纷纷猜测,那些投资巨大的电影,钱都花哪儿了?
首先是制作成本。
类似于冒险,灾难,战争,魔幻,科幻这种类型,以及任何需要在视听手段上想办法的影片,都需要大投资,才能让观众收获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愿意为此买单,以此来撬动高回报。
其次是演员们的片酬。
自从好莱坞建立了明星制度后,“明星”成了各种影片刺激观众消费的最佳方式,根据不同明星的影响力、气质、素养,片酬自然上下浮动很大。
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也是影响电影制作成本的重要因素。
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和审美需求,制片方需要在电影制作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和市场需求。
电影《我不是药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尽管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凭借其深刻的社会主题和出色的演员表现,最终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
当然争议最多的还是宣发成本,网友戏称——“盘外招”。
电影在上映之前的宣传可谓是花样百出,拍摄花絮的情感牌、背后故事的卖惨、各种预告片、路透、特辑等,包括贾玲这次的瘦100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把大部分的钱花在宣发上面,能激发观众好奇心纷纷涌入影院,无疑这是资方最愿意花钱的部分。
但这样的方式很快就被观众识破,最近各种断崖式下滑的票房也印证了这一点。
网友发现很多电影最精彩的部分都在宣传视频里,实际观影体验并不好。现在想要靠宣发花样来吸引观众,那是更难咯。
反观一些口碑很好的电影,其实成本并不高,但票房却是不断上升。
《周处除三害》这部制作成本仅1000万元左右的“中小型”影片,已连续4周登顶票房冠军,成为2024年院线最大“黑马”,除三害、邪教洗脑等相关话题也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出圈。
这个消息传出来后瞬间激发了大家对低成本但高品质的电影开始关注了起来,也有人开始思考,观众的口味是不是变了?
观众一致鄙视高成本低制作?
花大价钱拍低制作的片子,真的是在作死边缘线徘徊。
毕竟普通作品已经满足不了这届网友们的胃口了。
就算是大制作,也不会显得有多特别。
这么多年轮番的好莱坞高制作大片,把观众的视觉品味已经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只能说国内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观众愿意支持,但本身的震撼程度一般。
很明显,不只是视觉品味提高,观众的整体观影水平都提高了,大家不会为流量、热点买单。
首先近几年质量好的电影票房都不差,不管什么成本、宣发到不到位,都不太影响高品质电影的票房。
虽然依然存在一些烂片,但整体电影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网友说这是因为现在观众变聪明了,不认真拍内容的电影必定被淘汰。
香港演员张家辉在采访中也曾提到这一点:内地的观众不简单,不好看的不管你是谁都不看,谁都不会给面子,很现实也很残酷。
CharlesAtamian
短剧的出现也给一些想用“爽剧”思路拍电影的导演带来了重击。
大家去电影院,就是去看更有深度的、内容更细腻的片子,套路的剧情已经无法控制观众的情绪点了。这些情节如果出现在喜剧舞台上、短剧和爽文里,或许很好看,但搬上大荧幕,观众不会买账。
卡期帕 弗里德里希
更何况很多电影毫无常识可言,观众最低要求就想看正常的、真实的电影。
比如一个月薪几千的店员可以报上万的私教课,还有这么多的时间锻炼,实在难以带入剧情,或者一个底层打工人能住大平层,月底没钱吃自热火锅,实在离谱。
充满噱头的宣发固然在前期有钱赚,但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有内容的电影,至少能传递出某种思想,否则只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到了后期的关注度只会断崖式下滑,甚至对导演团队失去兴趣。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国内的电影行业发展越来越好,被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但不是所有资本都懂电影,国内也缺乏专业的制片人。
不管是从成本的控制到内容的品质,都很容易呈现出不专业的现象,而观众的整体观影素质又在不断提升,所以更专业的电影才是不断发展的正确道路。
作者:十二阿哥
责编:律也人
原标题:《电影成本动辄几个亿,到底花哪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