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护生态环境】随手丢弃的废玻璃瓶属于固体废物吗?

2024-04-12 16: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通辽铁路运输法院一个废玻璃瓶

一张废报纸

一包被丢弃的厨余垃圾

......

生活中这些常见的废弃物

属于固定废物吗?

那么什么是固体废物?

它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失去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物质和置于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废物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态废物:例如废玻璃瓶、报纸、塑料袋、木屑等。

▶半固态废物:例如污泥、油泥等。

▶置于容器中的液态或气态废物的物品、物质:例如废酸、废油、废有机溶剂等。

固体废物的分类

固体废物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等。

固体废物处理不当的危害

1.土壤污染:堆放的固体废物会占用大片土地,同时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有害物质挥发和溶出,会杀灭土壤中担负着碳循环和氮循环任务的部分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严重时导致寸草不生和荒漠化。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进入土壤之后,还可能在土壤和植物中富集浓缩,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2.水体污染:固体废物随着雨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渗入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影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3.大气污染:露天堆放的固体废物会因有机成分的分解产生有味的气体,形成恶臭;固体废物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酸性气体和二恶英等污染大气;垃圾在填埋处置后会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等。

4.人体健康影响: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和在贮存、利用、处置不当的条件下新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直接或间接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四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促进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降低固体废物的危害性。

第五条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地点倾倒、堆放、贮存固体废物。

第二十一条 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第四十九条 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在指定的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禁止随意倾倒、抛撒、堆放或者焚烧生活垃圾。

机关、事业单位等应当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已经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避免过度包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

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固废产生

1.下班时或长时间不用,及时关闭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电子设备电源,减少能耗。复印打印纸张用双面,尽量使用互联网和无纸化办公等。

2.在生活中,家庭生活产生垃圾要积极分类处理,向身边人传递垃圾分类理念。将可回收物品单独存放交给废品回收机构。

3.在购物中,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不买过度包装商品,自备购物袋等。

原标题:《【法护生态环境】随手丢弃的废玻璃瓶属于固体废物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