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0后导演拍下原生态陕北民歌,一出嗓惊艳众人

2018-12-04 1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视频来源:快手号“导演 赵海博”(00:57)
“蓝格盈盈的天上,白呀白云飘,放开嗓门唱上两嗓爬山调。”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儿甩。小亲圪呆,小亲圪呆。”

“拦羊的哥哥吆,你把羊打转,你给我该吃上一口羊奶奶饭,交朋友要交拦羊的哥。”

天朗地黄歌苍凉,不唱曲子不好盛。高亢悠远的陕北民歌已经成为黄土高坡的一种独特人文符号。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而被列入非遗名录也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保存状况并不好。

传统的陕北民歌靠一代代的口口相传,但到了今天,陕北老民歌手一茬一茬亡故,而年轻的民歌手也早已脱离了土地,演唱风格不少已经发生了变异,早已经不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原生态陕北民歌。

在快手上,有一名80后草根导演“导演 赵海博”(快手ID:ylszhaohaibo),他想用自己的摄像机,记录下那些原生态的陕北民歌。

在他的镜头下,陕北大叔穿着棉袄或羊皮袄,坐在炕头,来到山沟里,河边,羊群中……没有任何伴奏,声音却如同可以穿破云霄,荡气回肠。

所谓民歌,原本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劳动人民创造。原来唱民歌的是孤独的牧羊人,是寂寞的揽工汉,是坐在炕头上剪纸的婆姨,是攀着树枝打枣的妹子。好的陕北民歌,是跟土地亲近的。

在一条《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视频下,赵海博写道,这是一部用老撅铭刻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一曲高歌,响彻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这就是典型的陕北民歌。 

而很多快手的老铁也被赵海博拍摄的陕北民歌打动。

“片子拍的非常唯美,演唱味道也非常地道,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嗓子浑厚,以情带声,把歌的灵魂--情--唱出来了,是带着陕北人民的感情演唱陕北民歌。 ”

“唱出老秦人的热情,豪放。” 

“听到这声音,仿佛回到了70年代,非常有画面感。” 

还有老铁说,这样的陕北民歌就应该在山沟里唱。

“知道为什么舞台上唱不出来这么好听的吗?陕北人给你们解释一下,这种民歌要在山沟里唱,一定要有回音的地方。 ”

诗人周涛曾经这样描述过信天游:“你看这里的人憨厚极了,老实巴交极了,但是谁也没有他们浪漫得狠,风流得透彻;这些土著出来的情歌,能把最疯狂的摇滚歌星吓得从台上栽下来。 ”

赵海博把陕北民歌的舞台又搬回了它原来所在的地方,同时通过快手短视频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声音。古老的民歌又再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赵海博在他的快手说说中写道,“陕北民歌每一首都是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有人问我为什么拍这些,我告诉他,我只想尽绵薄之力,用我的摄像机原汁原味地记录下这些即将消失的陕北原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