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4000年前,新疆人就在用这个好东西了
在知乎上,我看到过这样一则关于手工皮具的描述:
“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想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枯燥的轰鸣声,而是长夜孤灯下皮革的香气;当你触摸它们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它们属于自己的小小灵魂,这就足够了。”
三言两句,精准又温情地道出了手工皮具的特色所在。
而我们新疆人和皮具的亲密关系,也由来已久,今天就聊聊“皮”这件事吧。
追溯历史,远古时期的人类,茹毛饮血,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为了生存,人类攻击并制服其它动物,然后“食其肉,寝其皮”,本能利用动物毛皮抵御寒冷。
可以说,毛皮是人类的第一件衣服。
考古资料表明,3000 多年前,新疆古代居民就已熟练掌握了缝制这种毛皮大衣的技能。
哈密五堡墓葬出土的大衣
1986 年,哈密五堡墓葬出土一件保存相对较好的毛皮大衣,这件毛皮大衣距今 3000 余年,原料为绵羊皮。皮衣用动物的皮条或经络缝制而成。款式为开襟,窄袖,长条形翻领,皮衣的左袖口还缝接了毛皮手套,手套毛朝外。
除了皮衣,还有皮靴,且历史更为悠久。
哈密五堡墓葬出土的儿童皮靴
1979 年,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北岸孔雀河下游铁板河古墓中发现的“楼兰美女”,其下身裹着一件羊皮,脚上穿着用粗毛线缝制的简陋“生兽”皮靴,皮靴尖部开口,靴面、靴帮、靴底分件缝制。
被学术界认为是国内年代最早的一双皮靴,距今约 4000 年至 3800 年。
“皮革看起来单调无趣,古人只当皮具御寒,不在乎其美丑?”想法一出,立马有史料“纠正”了我。
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的皮靴
2002 年,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双短腰皮靴,距今也已 3800 年左右。
其外观非常接近今天的皮鞋,皮靴由靴底、靴面前部、靴后 3 块皮子缝制。鞋口还用棕色毛绳穿孔束紧。靴面正中涂有一道红线条,上面还用红毛线和羽毛作装饰。
除了用线、羽毛装饰皮料,还能如何将单一皮革变得好看?智慧的古人也自有一套“攻皮”工艺,也就是——皮雕。
早在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周礼·考工记》中,列出的 30 多种手工艺就有“攻皮”工艺。
近代出土的各个朝代牛皮雕花甲胄、马鞍、皮囊、皮靴等牛皮雕花文物,都是对此文献的有力佐证。
皮雕工艺使皮革表面呈现出浮雕般效果,提升了皮革的品质,使其从单一的实用性,延展出了装饰性。
再到现代社会中,纯观赏性的皮革工艺品也屡见不鲜。
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作品《起风了》
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作品《弦》
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作品《古兰丹姆》
获 2016 年国际皮雕大赛铜奖
可要做好皮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近年,皮雕工艺被列入非遗项目,技艺更是容不得马虎。
要经过选皮制版、勾勒打稿、刀线塑型、雕刻凸凹、琢磨上色、打眼缝线、磨边打蜡、防水处理……多道复杂的工艺流程。特别是雕刻,可谓刀刀显功力、锤锤显技艺,木柄锤敲打着印花工具,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作品失败,对技艺的要求很高。
除了硬技术,一件好皮雕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在审美方面,皮雕作品的气质与游牧文化相依相生。
在新疆,游牧文化自古就有迹可寻,哈萨克族、蒙古族都是新疆传统的游牧民族。最早的游牧民族并没有固定的驱逐地点,而是过着靠水暂住的日子,以畜牧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牧民生活也简单。
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身着其皮雕作品《甲》
因此,围绕游牧文化所产生的皮雕工艺品,也大多具有粗狂奔放、朴质粗粝的风格质感,多采用牛皮、羊皮、马皮。
皮雕只有粗狂奔放的风格吗?这样硬朗、原始的工艺,是不是只有马鞍、腰带上用得到?其实不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皮雕在保持原有自然质朴的基础上,增添了时尚与美观。
“新疆的牧区我基本上都去过,牧民就是我的老师。我带了 400 名徒弟,其中 100 多人全职跟着我学习。”说这句话的人,是新疆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
从 2012 年起,孟璐璐辞掉原本的工作,凭着学习国画、设计的基础和对皮雕的一腔热爱,成立了工作室,这一干就是 12 年。
皮雕非遗传承人孟璐璐正在创作
十几年来,她师从内蒙古皮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思沁,不断学习、钻研皮雕技艺,还不断尝试在作品中融入新疆元素,让新疆皮雕走得更远。
但对于此,孟璐璐说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她只是一名“传递者”,在她的身后是地地道道的牧民手艺人。
在阿勒泰的哈巴河县,被誉为“金色泉水”的萨尔布拉克镇,加郎阿什村牧民们告别祖辈的游牧生活,重新开始了皮具制作,用手艺丰富生活。
在孟璐璐的带领下,她和牧民们一同设计制作了马背系列皮包。
这款包将皮雕艺术载体的皮质与南疆牧区的羊毛毡、野鸡毛等材质相结合,同时融入了牛皮编织技艺,根据皮革颜色的不同,每个包颜色也有所差异。
今年初,孟璐璐还带着这款包登上了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
《非遗里的中国》截图
圆筒状的造型把草原游牧的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羊毛毡的软口采用了拉绳设计,既能装东西又好拿取。
容量上,装手机、小瓶儿防晒霜、护手霜都没问题,亲测也放得下小型的数码相机,很适合来新疆旅行的朋友们做搭配。
如果想要更日常些,马鞍包是我认为不错的选择,同样也是牧民手作。
用皮绳编织与镶嵌技艺将新疆常见的水晶矿石和牛皮结合,颜色有黑、蓝、红三种。
从图片上看蓝色、红色比较“显眼包”,但实际肉眼看上去并没有图片上这么鲜艳,反而在一众基础包中比较特别,而且皮质会随使用痕迹呈现旧感,颜色会慢慢褪得再淡些。
除了两款包,上图的“小马鞍”挂饰是我特别想给大家分享的。
质朴中透着可爱、低调,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幼稚”的挂饰,反而越看越耐看。不论男女老少,挂钥匙、包包,不挑人挑场景又别致,适合做伴手礼。
有大小两款不同的规格,其上的图案也有两种。
一种是源于哈萨克文化的传统纹样,一种是孟璐璐将“鱼”形与“太阳”图案做了结合,寓意在太阳的照耀下,年年有余。
细看下来,牧民手作的皮具并不完全精致,走线、黏合上难免有小瑕疵。
但当触摸到一件件完全手作的皮具,你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不似工厂生产的标准规格,这一件件之间的差异,像是有了生命和温度。
你会知道,你选的那一件,就只此一件。
写下这篇内容的时候,孟璐璐还在加郎阿什村,她告诉我这个月牧民们会做出一批新的皮雕作品,到时候第一时间分享给我们。
她还告诉我,在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牧区,搬迁到城市生活的当下。重现牧民皮艺犹如一个她的理想。
她说:“这里的老手艺人们对家乡草原的不离不弃,是我们坚持下去信念,相信牧民皮艺在未来会迎来新生、发芽、开花,长出新果实。”
//
随着时代发展,工厂和机器带来了数量更多、价格更低的产品,而手工制作的产品到底还是赶不上这样的速度,似乎只有等待慢慢消失的命运?
作家盐野米松也关注到了手工制品这一点,便寻访那些还在坚守的手艺人,写下了《留住手艺》这本书。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当没有了手工业之后,我们才发现, 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 还因为他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所以他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 这种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
作者:韩雨琪
图片:韩雨琪、孟璐璐工作室提供、资料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