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音画”上演,吴颂今用逾50年的创作为时代放歌
作为“上海之春”的重要演出,“中国音画——颂今音乐主题管弦乐组曲”4月10日晚登台上海交响音乐厅。
指挥家张诚杰执棒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奏响了这台由作曲家吴颂今领衔创作、由24 首管弦乐曲组成的原创交响新作。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现场
24首组曲反应时代的昂扬精神
《中国音画》分西北音画、江南音画、边疆音画、赣鄱音画、大湾区音画、岁月音画六个乐章,精选吴颂今的24首原创歌曲旋律为主题,以交响乐思维描绘各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情。
吴颂今儿童时期在西北的兰州和银川度过,一首《灞桥柳》开启第一组曲“西北音画”,“音乐灵感来自秦腔中的‘苦音’,唐朝长安人送别时会在灞桥边折柳相赠,曲子表达了依依惜别的缠绵思绪。”开场曲第一声震撼观众,那是一种属于西北的粗犷,甚至有点撕心裂肺。
吴颂今青年求学时期在江南度过,这也是第二组曲“江南音画”的由来。《采江南》《爱侬上海》《西湖恋》《黄梅欢歌》将江浙沪皖长三角地区的江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爱侬上海》是吴颂今创作的海派流行歌曲,用交响乐重新创作后,西方爵士乐的节奏风格与中国五声调式的旋律结合,受到上海观众欢迎。
第三组曲是“边疆音画”,从青藏高原的藏族音乐到新疆的维吾尔族民族,从泸沽湖畔的小夜曲到内蒙古大草原上驰骋的马蹄声,边疆地区的人文风情如画般呈现面前。
“赣鄱音画”“大湾区音画”两大乐章,用音乐描写了吴颂今曾经成长和如今生活的两大地区。《井冈山下种南瓜》是“赣鄱音画”的缩影之一,这是他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至今仍是儿歌经典。在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工作期间,吴颂今一手带出了杨钰莹、陈思思等流行歌手,引领了1990年代的内地流行乐潮流,“大湾区音画”有着浓浓的南粤味道。
从1970年代初至今50多年,吴颂今创作了5000多首作品。音乐会以他的创作时间串联起时代风貌,并在最后的“岁月音画”乐章集中呈现。其中,既有在央视春晚亮相过的《风调雨顺》,也有《情哥去南方》这样反映1990年代南下打工潮的作品。
指挥张诚杰说,《你那里下雪了吗》给他和演奏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是从流行乐改编过来的,主题旋律好听,改编后能感受到其中特殊的情感,非常有感染力。”
吴颂今
吴颂今和青年作曲家谢幕
78岁吴颂今和年轻人并肩前行
这台音乐会由吴颂今携手活跃在京、沪乐坛的青年作曲才俊郑阳、徐可、孙小松、王浩宇、张书皓、李子傲共同创作。
“上海之春”以扶持新人新作为宗旨,78岁的吴颂今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为老百姓创作”的音乐理念薪火相传。
“我毕业后一直在创作通俗歌曲,但作为上音作曲系的学生,没有交响乐作品,总觉得有些对不起师门,所以这也是我向母校和师长的一次汇报。”吴颂今担心长久不写交响乐作品,技法生疏,所以除了再次系统复习交响乐创作的理论,也邀请了青年作曲家共同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他一直在和青年作曲家沟通,“包括要设多少乐章,每个乐章选什么曲子,怎么把它从歌曲变成交响乐,以及段落布局、配器和声的手法,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沟通。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青年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青年教师徐可参与了创作,“我负责‘江南音画’,但江南各地方言不同,音乐风格也会有区别,我们会一起考虑写作的精准度问题。”
青年作曲家张书皓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他说,前辈吴颂今亲切又可爱,“沟通过程中,他给了我们很多鼓励,改编和创作时,他也非常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同时也会给很多建议,让我们试试是否可行。最重要的是,他不给创作设限,创作理念与时俱进,一些前卫的尝试他都能接受。”
“音乐会有很多中国的民歌戏曲元素,我此前学作曲,后来才转型指挥,所以了解民歌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指挥张诚杰也认为,这台音乐会从题材到主题,是重要的文化传承,“颂今老师通过交响乐的形式,将祖国东西南北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了描写,我是温故而知新,演奏家和观众更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指挥张诚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