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生不怕远游:言偃的故事

2024-04-12 0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严疾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门下弟子三千,影响后世数千年,被亲切地称呼为“夫子”。传说孔门弟子贤者七十二,其中有一位学生传道江南,扩大了儒学影响力,对南方文化有深远影响。他就是出生于苏州常熟的言偃。他在“孔门十哲”中,排名第九,被孔子视为儒家在南方地区的代言人。

言偃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言偃,字子游,他从苏州来到北方鲁地求学,之后又在鲁国当官,颇有定居鲁国的意味。但是在孔子“吾道其南”的要求下,他又返回家乡苏州,在南方传播儒家思想。他一生都在停留与游走之间徘徊,为南方留下了一份文化脉络。近来随着先秦典籍的出土,他又成了孔子思想与思孟学派间的联络人,传递着儒家最为正统的精神。回顾这位江南夫子的一生,总能得到很多启示。

01

有巷名子游:言偃其人

言偃,字子游,常熟人。古人在取表字时,一般会用名称的本意或者近意。比如,屈平,字原,其中平与原是本意,毕竟广平曰原,大面积的平地被称为“原”,平原二字后世更能并用,指代地面平坦的地区。张飞,字翼德,其中飞与翼就是近意,毕竟飞鸟要有翅膀羽翼才能飞翔。可是“偃”的字面意思是仰面倒下、放倒,延伸意思则是停止、停息。“游”的字面意思是流动、不固定,延伸意思是为交际、交往。此处言偃的名与字明显是取反意。这在古人的取字习惯中并不常见。“游”在甲骨文中写作“斿”,是军旗上的飘带。“偃”则是“㫃”异体字。《说文解字•㫃部》中有:

旌旗之游,㫃蹇之貌。从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读若偃。古人名㫃,字子游。

“旌旗之游,㫃蹇之貌”一句,表明“㫃”字本身是指旌旗飘扬,迎风伫立,因此既有静,又有动,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字。“曲而下”则表明,风停之后,旗帜向下垂落,产生了倒下、停止的意思。因此古人名“偃”时,一般会把“游”当成字,因为两者既相近,又相远,蕴含着一种辩证的思维,特别富有哲理。这种名与字的矛盾,似乎也映证了言子的人生。从其性格来说,言子是一个比较喜欢“偃”的人,亦即能够随遇而安,做好自己的本分。可是他的人生却一直在“游”,经常在各地之间奔波。

《吴郡名贤图传赞》言偃像

顾沅撰 孔继尧绘 清

在言偃身上还存在一个争议,那就是他的籍贯到底在哪里?目前学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鲁人说”与“吴人说”。首先赞成“鲁人说”的人,是三国时期的王肃。他在《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言偃,鲁人,字子游”,后世学者大多在其基础上进行考证。并用孔子死后,言偃多在在鲁、宋、卫等国活动的记载,证明其是鲁国人。他们还提出“吴、郚”同音,“郚”鲁国的一处小城,言偃可能是郚地人。然而据笔者观察,吴、郚两字,字形笔顺完全不同,极其难以写错,因此大概不存在言子是郚地人的可能。而且王肃距离孔子的时代,相差超过七百多年,其编撰的《孔子家语》可信度存疑,关于言子的记载应该打个问号。

相对于“鲁人说”而言,“吴人说”的可信度就比较高。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言偃,吴人,字子游”的记载。司马迁在甲骨文出土前,就能准确地记载距其一千五百年前的商王世系。那在记录离他只有四百多年的言偃时,就更能令人信服了。《吴地记》中有,“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的记载。常熟地方更是有许多言子的遗迹,留存于世。常熟被视为言子故里,地方的记载可能因为身份,存在一定偏差。但是与苏州无关的福建人朱熹,也认为言子是常熟人。他曾说过:

而此(常熟)县有巷名子游,有桥名文学,相传至今。《图经》又言:“公之故宅在县西北,而旧井存焉。则今虽不复可见,而公为此县之人,盖不诬矣。”

言子巷旧名子游巷,因巷内有言子故居,故名。

图源:江苏省常熟市委外宣办、常熟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

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大贤。他本人又和常熟没有瓜葛,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给出较为公正的答案。此处的“文学”,指的是言子在孔门的排名。孔门有四科,分别为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子游与子夏并称“游夏”,在文学科中名列第一。“故宅”就是陆广微在《吴地记》中,提到的言偃宅。宅中有一旧井,因井水颜色较深,被人称为“墨井”。朱熹用“盖不诬矣”一句,直接且肯定地表明,言偃就是苏州常熟人。

《孔子弟子像》(局部)阎立本 唐 首都博物馆藏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疑问,从吴国到鲁国,路程较远,以春秋时期的交通条件,言偃能离家这么远,去求学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公元前544年,吴国的季札就曾北上出使过鲁国,并以良好的礼仪与优秀的文学修养,得到鲁国君臣的尊重与优待。季札在鲁国,还曾观摩过其保存的周朝礼乐,并一一点评。相信季札的这次出使,也为吴国带来了部分的周礼,激发了言偃北上求学的想法。而且吴国曾开凿邗沟,沟通了长江与淮河,打开了江苏与山东往来的通道。言偃顺着水流,就能较为轻松便捷地到山东求学了。

02

君子何叹:言子的求学与执政之路

言偃的北上求学之路,是较为艰难的。目前学界对言偃的生年存在争议,一派认为他比孔子小四十五岁,一派则认为差三十五岁。司马迁认为他,“少孔子四十五岁”,王肃则认为“少孔子三十五岁”。前人在探讨言偃籍贯时,采用了司马迁的观点,此处同样采用司马迁“少孔子四十五岁”的论断。然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礼记·礼运》记载了孔子与言偃的对话: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此时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年纪在五十一到五十五之间,则言偃的年纪应当在六至十岁间。《论语·述而》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语句,就是十五岁以上孔子才会教学,传授知识。似乎司马迁的“少孔子四十五岁”的结论,出现了缪误。实则不然,孔子虽然严守规则,却也能有教无类。言偃千里迢迢,从文化相对蛮荒的吴国,来到鲁国求学。这种毅力与精神感动了孔子,令其网开一面,特事特办。

《礼记》卷一 图源网络

言偃向孔子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礼”,《礼记·礼运》就反映了他,精通礼仪,并格外重视礼义。孔子本人多才多艺,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对《诗》、《书》、《礼》、《易》、《春秋》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从《论语》《礼记》等书中,言偃与孔子的几次对话,大都是在围绕“礼”来展开。他明明能跟孔子学习很多知识与技术,为何对“礼”情有独钟呢?这应该与其故乡吴国有关。吴国虽出自周室,可惜当时的江南属于蛮荒之地,相对而言文明较为落后,日常的政治生活中,缺少礼制规范。言偃北上求学,很可能附带有使命,就是将鲁国的礼仪文化传回吴国。比如,日本人向大唐请求佛教传入时,当时中原地区的佛教分成了八大派别。日本人首先引入的是律宗,想要先确定佛教的基本规则与戒律。言偃可能也有类似的想法,希望将中原先进的礼仪典章制度,散播到江南。

言偃珍稀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孔子门下,孜孜不倦地学习,日夜苦读与礼乐相关的经典。除此以外,他还随孔子周游列国,边考察风土人情,边检验所学的知识,很快就受到了孔子的重视。《论语•先进》记载: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孔子圣迹图》之“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佚名 明 孔子博物馆藏

孔子困守陈蔡的时间是公元前491年,此时的言偃只有十六岁,但他已经被孔子当成杰出弟子,名列文学科第一。从中可以看出言偃的勤奋努力,以及拥有过人的天分和才情。也表明孔子擅长因材施教,能够根据弟子的特点,教授相应知识,把握教学节奏。

言偃身为孔门中最精于礼者,《礼运》篇集中记载了他的思想与理念。《礼运》有两篇,一篇记载于《礼记》,另一篇则载于《孔子家语》。此处只探讨《礼记·礼运》篇,从中研究言子的思想与其理念。前文讲过,《礼运》篇的开头,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时,就与言偃有过一段对话,讨论“礼”的本质,与孔子推行周礼的宏愿。此时的言偃不足十岁,孔子明显将自身的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也能表明言偃是一个神童,能像孔子的小老师项橐一样,与孔子坐而论道。《礼运》的末尾内容最能体现言偃的思想:

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

此处用“不使渚者居中原”一句,表面上解释为顺应个人习惯,不强制将居住在水边的人迁徙到平原上。实际上蕴含了言偃希望礼乐能够南传到吴国,并根据当地的风俗而略做修改,进行本土化演变。“持情而合危也”一句,则表明言偃的贵情思想,需要“发乎情,止乎礼义”,情感的表达应当自然真诚,不能带有表演性质。这种“重本贵情”的思想,贯穿了言子的一生。令他能够在三千弟子中脱颖而出。

《孔子圣迹图》“……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佚名 明 孔子博物馆藏

孔子深知理论重在实践,需要通过实地考察与社会运行来检测自己的思想。因此孔子派遣言偃到鲁国的武城担任邑宰,展现自身的才华。《论语·阳货》篇,记载了言偃执政武城期间的事迹: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闻弦歌之声”一句,表明言偃秉持着孔子的思想,将礼乐推行到武城上下,令城中治安良好,百姓有余暇与心情,弹奏音乐。“割鸡焉用牛刀”一句,孔子很明显是在与言偃开玩笑,表明言偃在其心中,关系非常亲密,能够开得起玩笑。言偃则紧守礼仪,态度庄重严肃,用夫子昔日的教诲作为回复。“二三子”先秦时期对于青年人的称谓。孔子在此处用“二三子”称呼言偃,隐含着尊敬的意思。“前言戏之耳”,则是用半亲昵,半调侃的语气,责备对方开不起玩笑,更能体现两人关系的亲密。

言子旧宅

图源:常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

从言偃求学与执政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性格与人生的特点。子游本身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吴国希望有人能引进中原的礼乐制度,他就顺应国家的要求,小小年纪北上山东,拜于孔子门下。孔子要求他实践自身所学,他就来到武城担任邑宰,以礼乐治理城邑。孔子周游列国,他又为其鞍前马后,服侍左右。真是应验其名“偃”的顺从,与其字“游”的不固定。

03

子游之儒:思孟先驱与传道江南

《论语·为政篇》中有一句,“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思是希望言偃到江南,传播孔子的思想。言偃南下传道的具体时间未知。但是孔子死后,其弟子开始分散到各国,希望能够施展才华。《礼记·檀弓下》记载“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有若,是孔门弟子,逝世在孔子之后。上博简《子道饿》有“遂行至宋卫之间”的记载。表明言偃留在北方活动,并没有立即南下。

但是言偃毕竟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当时很多学生聚集在他身边,形成了一个“子游氏之儒”的学派。这个学派并未列入《韩非子》的儒家八派中。先秦文献《子道饿》中有“子游门人”的语句。证明“子游氏之儒”的存在。以言偃的声望,其学派为何没列入《韩非子》。“子游氏之儒”的主体可能是南方人,韩非子出于地域原因,视南方为文化荒漠,主管上存在一定的偏见,因而未能将其列入儒家八派。言偃通过广招门徒,吸收南方学子的办法,实现了孔子“吾道其南”的愿望。

常熟文庙内的言子专祠

图源:常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

言偃本人对后世儒家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南宋之后,思孟学派统治了整个儒学。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在一起以为四书,以此对标“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四人,认为儒门正统的传承顺序是孔子传曾子,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然而这一传承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那就是子思的老师可能是言偃。《荀子•非十二子》中载: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

在这里面,荀子将仲尼、子游、子思、孟轲并列,表明子思、孟轲从仲尼、子游手中接过道统,如果儒家不能昌盛,则其罪应当归属在子思、孟轲身上,已经算是明示了相互之间的师承关系。荀子早年曾求学在孟子门下,应该对他们的师承关系有着清晰的了解。后世之所以认为曾子是子思的老师,源于《孟子》中有“曾子、子思同道”的语句,认为两者思想一致,则应有师承关系。但是近年来出土的上博简《子道饿》与郭店楚简《性自命出》,记载了子游的思想。《性自命出》中的“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是《中庸》“天命之谓性”思想的来源。《子道饿》中,子游因鲁国司寇待己非礼,不忿而去,与鲁缪公待子思非礼而不悦的精神相一致。因此,孔、游、思、孟的思想有着延续性,这一脉应当是儒家正统传承。

位于常熟虞山的言子墓道

图源:常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微

言偃什么时候回到江南,回到吴国,已经很难弄清楚了。因为司马迁在记载孔子的时候,只是将他当成一位大教育家,当成诸子百家中的一位来记载。并未向后世一样,把孔子尊奉为万世师表,事无巨细地记载对方的任何事情。既然老师孔子都未能详细记录,身为其门下弟子的言偃就更少了。也因此我们才会对言偃的出生籍贯、出生年月等问题产生疑惑。然而其返回家乡后,应当对吴地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因为西汉中期,吴地出现过两位杰出的文学人才:严助与朱买臣。两人因极高的文学修养,获得了汉武帝的赏识,当上了高官。尤其是朱买臣,没有家世传承,却在会见武帝时,将《春秋》谈论得头头是道。他可能是言偃的隔代弟子,获得了对方的传承。

汉代之时,言偃的影响力并不算大。自唐开元年间,他被列入孔门十哲,受到专门的祭祀。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幕有趣的场景。朱熹一边将曾子当成思孟学派的先师,一边又把言偃尊为先圣公。《子道饿》与《性自命出》这两篇记载言偃思想的文章,很可能早已失传,朱熹才未能将言偃列入儒家正统,思孟学派祖师之列。唐宋之际,言偃地位的提升,与其思想理念的传播并无太大的关系。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来自于南方经济发展,导致南方士大夫开始崛起。但他们在面对北方士大夫时,却缺乏文化自信。因为北方的儒学有孔子这个标志性的人物,南方却没有太多的文化血脉。因此南方就将言偃当成代表人物,不断为其造势,把他竖立成文化偶像,甚至称其为“江南夫子”,亦即南方的孔夫子。

言子墓 图源:苏州市旅游局官微

自此之后,常熟地方就不断涌现出各种言偃的遗迹。他变成了江南地区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的事迹在后世的口口相传中,越传越丰富,越传越精彩。他的存在给予了吴地学子极大的自信心,能让江南的文人抬头挺胸地对外宣称,我们是儒门正宗,与北方一样都有深厚的文化土壤。言偃的存在,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对整个江南地区的文化有一个辐射和提振的作用,让江南人民永远难以忘怀。

04

结 语

我们要向言偃学习,学习他身上的优点。人生不要怕“游”,在游历的过程中,我们会有新的感悟与体验。在新环境的刺激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还要耐得住寂寞,要像言偃一样,扎根在合适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发挥自身的才华与所学,拼命得向上成长。我们更应当像言偃一样,坚持自身操守,不向“非礼”行为妥协,要敢于说“不”。让我们向这位江南夫子献上所有的崇敬,感谢他振兴了江南的文教事业。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2.(唐)陆广微:《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清)朱彝尊:《孔子弟子考》,广文书局,1951年版。

4.杨载江:《言子春秋》,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吴龙辉:《原始儒家著作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於淑娟:《子游及其思想研究》,苏州大学2017届硕士论文。

8.铸九:《言子琐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1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1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13.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14.梁涛:《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丁四新:《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人生不怕远游:言偃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