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击剑人口未来目标50万?王海滨述说中国击剑的发展与雄心
“我们的梦想是在未来10到20年全国有50万的击剑人口,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我觉得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距离巴黎奥运会越来越近,中国击剑队也在为了更多的奥运名额做着最后的冲刺。
近日,中国击剑协会主席、中国击剑队总教练、击剑名宿王海滨就接受了法国知名体育媒体FrancsJeux的专访,谈及中国击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走向2024年巴黎奥运会,一路以来的发展与改变,也直面目前面临的挑战。
王海滨目前是中国击剑的领路人。 IC 图
击剑俱乐部兴起助推发展
作为中国花剑最著名的“三剑客”之一,1973年出生的王海滨算是和中国击剑一起成长。
1992年,王海滨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取得个人第九名;7年之后,他和叶冲、董兆致夺得世锦赛男花团体亚军,实现了中国在男子花剑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海滨和队友再次夺得男子花剑团体亚军。
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他先后战胜韩国名将、悉尼奥运冠军金永浩和韩国选手金相勋,在8比11落后的不利形势下,连扳7剑,最终将备受关注的亚运会第一枚花剑金牌收入囊中,这也成为了王海滨击剑人生中的一段辉煌记忆。
“我11岁开始练击剑,当时击剑是非常小众的运动,在中国根本无法和乒乓球、羽毛球或者足球相提并论,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王海滨是被教练选中才走上了击剑这条路。
不过当“扬眉剑出鞘”的栾菊杰夺得洛杉矶奥运女子花剑冠军,成为全民偶像后,小师弟王海滨开始逐渐爱上了击剑。
“当时在她(栾菊杰)的影响下,击剑在学校里开始一点点流行起来。由于很多人不知道,加上击剑和基建发音相同,所以当我告诉别人我是一名击剑运动员时,别人都以为我在建筑行业工作。”王海滨笑着回忆当初。
退役后他也没有离开击剑,以国家队教练的角色见证了击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兴盛。在他看来,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击剑有着重要影响。
“在筹备奥运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从中受益。以击剑为例,来自法国的名帅克里斯蒂安·鲍埃尔来到中国指导国家队,最终帮助仲满赢得北京奥运的佩剑金牌。”
这枚金牌激发了更多中国年轻人对于击剑的兴趣,“2008年之前,像击剑这样的运动项目主要由体育总局主管,但北京奥运会后,不少业余俱乐部开始在全国各地成立起来。”
在王海滨看来,北京奥运对于击剑的助推,不仅让更多人开始了解击剑,更让击剑逐渐从大众陌生的竞技运动,变成了寻常百姓都愿意参与的娱乐和休闲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去击剑俱乐部学习击剑。 CFP 图
一年近3万人参加国内比赛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赋予了体育更多的内涵。”北京奥运会后,亚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也纷纷来到中国。王海滨认为,击剑在这些赛事中的展示,让这项运动更具关注度。
“它不再是属于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项目,而是一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中产和年轻人群体,他们热衷于尝试不同的运动,为了娱乐和休闲,而非竞技的目的。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8-20岁的击剑爱好者在俱乐部里练习击剑。”
王海滨更是给出了一组亮眼的击剑数据——2023年,中国组织举办了81场大大小小的击剑比赛,全国范围内有29238名剑客参与其中。
“根据数据统计,到去年全国一共有1290个击剑俱乐部。”击剑运动在大众体育层面方兴未艾,在竞技层面也逐渐摆脱低潮。
不久前,老将孙一文带领新老更替的中国女子重剑队夺下巴黎奥运会女重团体名额以及三个个人赛名额;而中国女子花剑和男子花剑也分别取得巴黎奥运个人及团体的参赛资格。
中国击剑缺少优秀的本土教练。 CFP 图
缺少优秀本土击剑教练是挑战
作为中国击剑的“掌门人”,王海滨也勇于直面中国击剑发展中的桎梏——缺少优秀的本土击剑教练人才。
“近年来,中国招募了大量外籍教练。他们非常有经验,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想法与发展模式。但我们还是非常缺少高水平的击剑教练。”
王海滨坦言,如今像丹尼尔·勒瓦瓦瑟这样的法国明星教练在上海开设了由法国教练授课的击剑学院,但中国需要培养更多本土优秀的教练,“我们仍然需要为中国本土教练制定培训计划,我们也从美国NCAA的模式中汲取灵感,希望能在大学中提高击剑运动的存在感。”
在王海滨看来,大学校园会成为中国击剑未来发展重要的乐土。当谈及未来10至20年,中国击剑的发展蓝图时,王海滨又拿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击剑是一项优雅的运动,如果必须谈论一个数字,我的梦想是未来全国能够达到50万的击剑人口。”
愈来愈近的巴黎奥运会将成为刺激中国击剑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这个目标看起来很远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以我们的人口规模,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