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告别老布什|美国霸权的同龄人,中美关系的明白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李峥
2018-12-02 18:1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2005年11月14日,老布什在北京出席中美关系研讨会。 东方IC 资料图

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布什(又称老布什)于美国时间11月30日逝世,享年94岁。今年夏天,布什成为了美国最长寿的总统,前总统里根和福特都是在93岁时逝世。今年4月,布什刚刚送走了一生挚爱的妻子芭芭拉,如今两人都将长眠于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布什图书馆墓地。

布什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总统之一,人生轨迹几乎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全球霸权的过程同步,亲历了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传统的视角来看,布什的政治生涯顶峰无疑是在1988年赢得总统大选,成为美国第41任总统。但是,美国公众更容易记起他作为小布什的父亲、芭芭拉的丈夫以及一位广受尊敬的前政要,他四年的总统任期似乎被里根的光环和克林顿的横空出世所掩盖。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布什的四年任期是美国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他所奠定的基调成为克林顿时期数字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础。布什理性、务实、谨慎乐观的态度,也体现在他对中美关系所发挥的作用上。

履历表

布什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显赫的家庭。其祖父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洛克菲勒家族企业中担任高管。其父由商从政,担任联邦参议员,为其子从政打下了基础。布什自出生起承载着让布什家族长期政坛经营开花结果的厚望,就像其本人所说,“我是一个用使命来定义人生的人——确定使命,完成使命。” 在成为里根的副总统之前,布什已累积了美国政界罕见的丰富履历。

与肯尼迪家族一样,布什家族也把乔治·布什派上战场。布什1942年入伍并担任海军飞行员,多次执行对日作战任务。在1944年的一次作战中,布什所乘坐的飞机被日军高射炮击落。布什跳伞逃生,并被附近游弋的美国潜水艇搭救,而他的数位同僚因降落伞故障身亡。

战后,布什从一个石油公司的设备销售人员干起,之后在得克萨斯州创办了多家石油公司,挣得了自己的第一个百万美元。1963年,布什弃商从政,进入共和党党团工作。在冲击联邦参议员席位失利后,布什在1967年当选联邦众议员,正式进入政坛。布什的政见在从政早期即已成型,他质疑政府滥权,支持社会公正,不固守党派差异,也不怕得罪部分选民。这种相对柔和、务实的保守主义政见为其在党内外赢得不少好感。

1971年,尼克松为了赢取布什家族支持,任命布什为联合国大使。1973年,尼克松又希望布什担任共和党全国主席,帮其处理不断升温的“水门事件”。在尼克松失势后,布什被共和党高层派往中国担任“驻华代表”,躲避民主党在“水门事件”后进行的政治清算。

无论是作为中情局局长、里根的副总统,还是总统竞选人,布什的行事风格一成不变:彬彬有礼而又果断坚决。这种理论上完美的素质并不“接地气”,在比拼下限的美国选战中不占优势。1980年,布什在发动了850多次助选活动后,仍然在大选初选中输给了里根,并被其选为副总统搭档。

大起大落的总统任期

在被里根光环笼罩了8年之后,布什终于在1988年赢得共和党初选,再次竞逐总统宝座。布什一改不善言辞的形象,在共和党全国大会上发表著名的“千点之光”演讲,提出了极具保守主义和宗教理念的施政主张:保护持枪权,支持死刑,反对堕胎。其中,布什提出“看我口型,不会加税”的口号,是他逆转民调不利局面的重要杀招。

胜选后,布什面临的是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和里根经济学的副作用逐步显现,4年任期高开低走。在外交领域,布什成了美苏冷战的果实收割者。1990年苏东剧变,布什与戈尔巴乔夫通过合作解决了德国统一问题。一年之后,苏联发生“8·19事件”,布什在“老朋友”戈尔巴乔夫和“篡位者”叶利钦之间选择了后者。布什在日记中写道“我个人认为,最佳方案是在产生一组独立国家后解散苏联”,而支持叶利钦体现出美国希望促使苏联解体的方针。

海湾战争的胜利把布什的执政成就推向顶峰。1990年,在美国国会达成共识之前,布什的安全团队就做好了打击萨达姆政权的全面准备。当海湾战争在1991年1月正式打响时,美国国内对这场越战以来美国对外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仍十分紧张。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0个小时的地面作战后即取得了胜利,向外界展示出美军战争模式、战斗力的质变。在当年发表国情咨文时,布什接受了国会两党长达三分钟的全体起立鼓掌祝贺,其民意支持率一度高达85%。此时,哪怕是民主党也认为布什连任已经十拿九稳。

布什高估了战争带来欢呼的实际意义。面对里根经济学带来的巨额财政赤字,布什显得用力过猛。布什与国会提出了在未来5年削减5000亿美元赤字的激进目标。为了在削减赤字同时支持海湾战争,布什不得不在减少政府开支同时增加收入。布什最终接受了民主党增加高收入人群边际税的提议,而这直接违背了“不会加税”的竞选承诺,成为其执政的最大败笔。1991年,美国经济在长期繁荣后出现了一个短暂的衰退期,人们把这个周期性回调视为“布什加税”的直接后果,其民意支持快速回落。

民意的大起大落让布什的执政更像是昙花一现。当布什1992年再次参选时,美国的赤字并未明显减少,萨达姆还在伊拉克掌权,美国经济却出现了负增长。布什的胜利者光环烟消云散。这种葬送大好局面的认知,在布什卸任后依然发挥着作用,拉低了美国民众对布什的印象。

布什的四年任期为冷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对外战略奠定了基础。他的“减赤”方案最终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大获成功,给美国带来了繁荣期。他所开启的北美自由贸易(NAFTA)谈判给美国营造了经济的后院,成为美国应对亚洲金融风暴的避风港。他减缓收割苏东剧变成果的战略选择也被证明为英明的决策,克林顿则因为操之过急而激起了俄罗斯的反美情绪。随着布什远离政坛,人们反而开始怀念他执政的包容和节制。

对中美关系发挥了长期的建设性作用

1974年,布什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这给他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布什称当时几乎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胡同中穿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14个月的北京任期对于布什和芭芭拉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蜜月。在这里,他们躲避着美国国内“水门事件”的媒体轰炸,也不必感受到几个叛逆期孩子的压力。这段美好的回忆让布什对中国有着一份敬意和乐观。

对于布什来说,对中国的好感不足以左右其对华政策。1989年胜选上任后,布什在当年2月即访问了中国,表明了对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视。苏东剧变后,中国作为美国制衡苏联的价值下降,布什政府一再延缓全面恢复中美正常交往的步伐。在1992年大选期间,布什为了争取军工产业选区支持,宣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战斗机,成为对台军售中最为严重的事件。这些任上的决定表明布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守主义政客,其政治信念凌驾于一切私人情感之上。

卸任之后,布什的对华积极面回归。1994年起,他几乎每年都会来到中国,并且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非常正面的评价。布什是提出让西方“重新认知中国”的首批外国政要之一,他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以及中美关系的全球意义。2003年,布什倡议发起了“乔治·布什中美关系研讨会”,这是中美建交以来由民间举办的参与者级别最高的两国关系研讨会。布什也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及美国驻华新使馆的落成仪式,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布什相信中国崛起是和平的,认为“一个以邻为友的中国符合美国人的利益”。

布什的对华认知形成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不仅经历了中美两国从敌对到接触并全面合作的全过程,也亲历了美苏冷战对抗的全过程。在布什一辈的美国有识之士看来,中国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中国崛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他们同样相信美苏冷战是一场相互误判带来的悲剧,是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灾难。这种认知让他们希望中美能够相向而行,美国应该以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看待中国崛起。随着布什去世,这种古老的智慧在美国变得越发稀少了。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