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美院96周年:梳理百位名师,研究AI、通感
2024年4月8日,正值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6周年之际。当天,中国美院发布五项内容,其中,既有致敬已故名师,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展示,呈现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风范,也有立足于长三角的艺术行动,还有新成立的“三个中心”,通过影像、AI、感官等方式共筑艺术教育。
1928年春,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的开学式发表了《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著名演说,提出“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至此,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国立艺术院诞生,拉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序幕。
2024年4月8日,正值建校96周年之际,中国美院发布五项内容:“国美百年巨匠”创作与研究工程,国美长三角艺术行动,成立AI中心、美丽中国影像中心、艺术通感研究中心。该五项内容的背后也是国美为建校百年所做的学术铺垫。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6周年,发布会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96年办学历史上名师辈出,汇聚了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吴大羽、倪贻德、傅抱石、常书鸿等一大批代表中国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人才,培养了李可染、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罗工柳、李震坚、方增先等几代艺术名家。
自2023年起,中国美院启动了“百年巨匠”创作与研究工程,直至2028百年华诞。院方希望通过为名师塑像,向在国美学习、任教、工作和成长起来的百余位已故名师致敬。同时,举办纪念展览、研讨会等,通过代表性作品、珍贵文献展览以及深度学术研讨,呈现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风范,体察他们的艺术思想和精神世界,凝聚推动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合力。此外,社会美育行动亦是重点,通过讲座、工作坊、艺术体验等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感受艺术对身心的浸润。
中国美术学院
林风眠 《摸索》
对于这一项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表示,“有艺理兼通的绘画宗师,有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有纪念性雕塑的开创者,有书法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也有中国现代设计的拓荒者;有奔赴延安、以笔为旗的革命艺术家,有国难当头保存地上文物的领军人,有抱残守缺的国粹名宿,有昂扬激越的左翼文胆,更有享誉全球的艺术先锋……有的成为蜚声海内的文学家,包括第一任雕塑教授、中国象征派诗歌鼻祖李金发,以及著名诗人艾青;也有学力精湛的哲学家,如被誉为‘现代玄奘’的梵学大师徐梵澄,以及最早阐述中国哲学对欧洲之影响的朱谦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名录中有九人现场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中流砥柱。这之中,更有一批与新中国一路同行的杰出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们的艺术作品融入国人记忆,他们的教育生涯哺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
1928年4月5日,蔡元培就补行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一事致信林风眠
当天,中国美术学院还发布了国美长三角艺术行动,锚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探索“艺术-科技-思想充分联通、高校-政府-企业深度协同、教育-产业-社会整体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动力。
中国美术学院张江校区
长三角文化艺术高地行动:2024年,国美将联动上海多个文化艺术场馆,携数个年度重要展演亮相上海。其中包括:(一)“上海青年科技艺术大展”,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与跨媒体艺术学院,将在上海打造一场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新的科技设计大展;(二)“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大展”,今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将举行自学院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巡展,展览呈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几代教师的整体面貌、创作水平与教学理念。
社会美育大平台行动:提供“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美育服务,2024年计划在上海市相关中小学和社区,设立多个艺术传播基地,开设面向公众的艺术专业通识课程和线下文教体验工坊,以期将丰富多元的专业学科资源转化为培育人文艺术社会氛围的肥沃土壤。
中国美术学院正式成立AI中心(CAA AI Center)、艺术通感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 of Art-Synesthesia, RCAS)等,将艺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研究,用艺术智性去联通和牵动人工智能,研究两个AI——艺术智性VS人工智能,对AIGC多维应用场景研究实验,对AI教育应用场景进行研究开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