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燕京馆藏|“真正的”红军——斯诺特藏之四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于1936年访问陕甘宁,采访毛泽东等中共重要领袖,深入观察红军与苏区社会,写成著名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1939-1940年,斯诺为了推进工合运动,再次访问陕北。斯诺在陕甘宁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文献,作为其写作的素材。1957年,斯诺任美国哈佛大学中国政治经济研究会特别顾问,将六七十份资料通过费正清教授,赠予哈佛燕京图书馆。但由于这批资料基本都是油印在马兰纸上的,有的是手写的,尺寸大小不一,颇难修复扫描,一直没有全文刊布。近期斯诺特藏由哈佛燕京图书馆馆员马小鹤、王系着手爬梳,并写成系列文章由“澎湃新闻”独家刊发,以期为学界及大众提供一种新的历史资料与历史观察。
图1:西征红军
斯诺在陕西初期的短暂旅行中,对毛泽东等领导人进行了采访,但没有看见过正规的红军,因为其主力部队当时正在距离保安将近200英里的西部活动。斯诺对帮他做翻译的中宣部副部长吴亮平表示自己犹豫不决是否要到前线去。吴亮平听了斯诺的话,惊讶得发呆,断然地说:“你没有看到真正的红军就回去,那可不行!”斯诺接受了他的劝告,在前线访问了一个多月,用《西行漫记》三分之一的篇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他亲眼目睹的“真正的”红军,并收藏了相关文献。本文就介绍一些稀见文献。
在斯诺抵达陕北之前的1936年5月18日,为迎接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北上,扩大西北抗日根据地,更加接近外蒙古与苏联,中央军委签发了《西征战役的行动命令》,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等部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刘晓担任政治部主任,进行西征。(图1)
5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政治部以主任杨尚昆的名义发布布告(图2),说明这次军事行动的主旨。布告用六言韵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容易为陕甘宁民众所理解。
图2:斯诺特藏《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政治部布告》
由于西征途经甘、宁,两省有着占人口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的广大回族群众,为了得到回族群众对西征的支持,杨尚昆于5月24日下达了《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次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发表了《对回族人民的宣言》。斯诺特藏的回汉对照口号传单(图3)概括了指示与宣言的要点,口号以回文(阿拉伯文)为主,汉文附在下面,本身就体现了尊重和保护民族传统的政策。
图3:斯诺特藏口号传单(回汉对照)
图3:斯诺特藏口号传单(回汉对照)
图3:斯诺特藏口号传单(回汉对照)
这些口号抨击的是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苛政。在《西行漫记》中有详细描述:
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大概是四大马(马鸿逵、卅五师师长马鸿宾、青海军阀马步青、马步芳)中最有钱有势的一个。他在鸦片、盐、皮毛、捐税、自印纸币方面发了一笔大财。马鸿逵在宁夏省要征收的捐税多达30多种。他不仅食盐专卖,还规定每人每月必须购买半磅,不论是否需要。然而更令人强烈不满的措施也许是马鸿逵的征兵了。最后,马鸿逵还涉嫌争取日本支持反共。宁夏城里已经有了日本军事代表团,马鸿逵允许他们在城北修一个机场,那是在蒙古族的阿拉善境内。共产党向回民提出的诺言是: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
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
取缔征兵。
取消欠债。
保护回族文化。
保证各派宗教自由。
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
这对几乎每一个回民大概都有一些吸引力。甚至有些阿訇也认为这是除掉马鸿逵的一个机会(因为他放火烧掉了老教和新教的清真寺)。
西方野战军在回民地区进展顺利,1936年6月16日攻克定边县城,21日袭占盐池(花马池),27日占领豫旺县城。红军也开始接触到蒙古族人民。斯诺特藏中有抗日救蒙会致各盟各旗的信。(蒙汉对照)(图4)
图4:斯诺特藏抗日救蒙会致各盟各旗的信(蒙汉对照)
图4:斯诺特藏抗日救蒙会致各盟各旗的信(蒙汉对照)
信有两页,每页右上角都有斯诺手写英文Save Mongolia Anti-Jap Society (抗日救蒙会)Government calling on Mongolia to resist. (政府号召蒙古抵抗)June 1936 (1936年6月)。抗日救蒙会是一个广泛的群众组织,能够团结内蒙古的王公、平民一致抗日。抗日救蒙会告诉各盟各旗的同胞们,红军已夺取了定边、盐池、豫旺,蒙古族人民可以联合红军接管盐池草地。
斯诺特藏中还有一张油印的红军传单“三打三救四联合”(图5)。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在1936年7月20日的《西征以来的宣传教育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战士教育方面,临时由方面军与军团发下的政治材料就有“三打三救四联合”。红军在宁夏留下了很多标语,比如,在同心下马关镇(旧时为豫旺县城)一处民房内的标语有“打蒋贼救西北,打日本救中国,打土豪救穷人”;在红城水(今属下马关镇)娘娘庙墙上的标语有“三大(打)三救——打倒日本救中国,打倒卖国贼救同胞,打倒土豪救穷人。”
图5:斯诺特藏红军传单
7月底,西征战役结束,开辟了环县、豫旺、同心、定边、盐池等城镇纵横两百多公里的根据地。斯诺8月从保安出发西行,抵达豫旺堡(今宁夏同心县豫旺镇)。8月19日,彭德怀主持召开了欢迎大会。由于四师驻扎在环县,离会场太远,只能派代表参加。四师师长李天佑、政治委员黄克诚、政治部主任舒同暨全体指战员给“亲爱的美国同志”写了一封信,让代表带给斯诺与马海德,同时送了两匹战马给他们。斯诺不仅做了即席演说,而且骑马留影。(图6)附近一幢房子的墙上还留下了墨汁书写的斯诺演讲词410余字。
图6:斯诺(右)和胡金魁(中)、李长林三人一起骑马合影。
斯诺在豫旺堡的时候,由西征军政治部主任刘晓陪同,参观了一军团二师一个连队的政治课。斯诺还为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朱瑞、副参谋长孙毅、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萧华、政治部主任邓华、参谋长熊伯涛等红军将士拍了一张照片。(图7)
图7:前排右一杨得志、右二邓华、右三朱瑞、右四熊伯涛、右五孙毅,后排右二肖华(斯诺摄)
“斯诺特藏”中有两张从“书籍目录”上撕下来的空白纸上写的一份《我的经历与家庭》,第一页左上角斯诺手写英文biography(传记)。作者并未署名,也无时间。(图8)沈津先生根据作者最后的职务为“二师政治部主任”,认为应该是邓华。(《书林物语》,299-300页)我们从内容来看,这份小传类似斯诺写的彭德怀、徐海东等人的小传,不是仅仅罗列一系列职务,而是尽量展现个人经历。
图8:斯诺特藏《我的经历和家庭》
1936年8月26日,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派人将斯诺接到豫旺县城(今同心县下马关镇),斯诺在那里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参观了骑兵团,并为旗手照了像。(图9)随后,斯诺于8月31日回到了豫旺堡,跟随彭德怀的部队行动。在这次经历中斯诺体会到:“红军现在既然为了‘迫使’国民党抗日,决心要同国民党觅求妥协办法,因此日益变成了一支政治宣传队,而不是一支一心要想用武力夺取政权的军队了。”
图9:红十五军团的骑兵团旗手(斯诺摄)
1936年8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杨尚昆致电彭德怀、刘晓、聂荣臻、程子华等,要求西征军目前抓紧对马鸿逵、马鸿宾的争取工作,指出:
西征军目前对两马的争取工作,应即抓紧,日本积极侵占绥东及在定远[营]设立航空总站和特务机关,并向甘肃、青海、绥德、宁夏设航空线。事实证明,我军积极向宁行动,为的是要在宁、绥完成布置抗日阵地,抵御日本,保卫西北,决非要消灭任何中国人,希望与两马共同部署与磋商不冲突。原孙殿英骑兵师师长吕存义率三千人,已经与我红二、红四方面军联合,希望将此事在两马部队中广泛宣传,以影响两马部队中孙殿英旧部。
1936年8月30日,彭德怀给部下发了《关于西征中开展统战工作的指示信》(简称《指示信》),其中提到“短小精干,专对白军,偏于以客观事实来激起士兵抗日情绪的报纸,是非常重要的,是目前马上应做的工作”。人民抗日红军政治部于9月4日编辑油印出版的《抗日战线》第一期就是这样一份报纸。(图10)
《抗日战线》一共两版。第2版(图11)左上角斯诺手写英文:
“United Front” (统一战线)
Papers for Whites (专对白军的报纸)
第一版《保卫西北!》引用了八月廿七日北平电:
“绥(远)东形势紧张,匪首(即日本走狗)王英现在张北集结,李守信、王道一等匪部数千人,企图再举侵犯。”
日本正进一步以绥远、宁夏为其继续侵略的目标。德王的自治、宁夏和定远营(阿拉善旗)等处日本特务机关的设立,以及这些地方日本飞机场的加工建筑,都足以说明:中国的西北数省又已经处在日本的威胁之下。负有保卫绥远责任的傅作义氏曾经表示说:“晋绥屏障已失,成败利钝,难已(以)预料,作义唯有与土共存之热心,全国上下请瞭(拭)目以待”云云。而守护宁夏的马鸿逵氏对于日本在自己境内的举动却毫无表示,反而时常“欢宴”日本侵略者。我们热烈拥护傅作义氏“与土共存”的决心,希望马鸿逵氏对于日本侵略西北的举动,有所表示和措施。
图10:《抗日战线》第一期第一版
第二版《吕师长守义联红抗日——民族英雄,抗日前驱》报道:
原在甘南之孙殿英氏所部骑兵师长吕守义率其骑兵三千余与红二、四方面军联合抗日,现已占领临潭县城。这一事件将给全国白军和全国人民以很大的推动,对于西北大联合的促进,更有其重要的意义。吕师长不愧是民族英雄和抗日前驱,不愧是中国军人的模范!
图11:《抗日战线》第一期第二版
彭德怀(图12)在8月30日的指示信中,除了提出办报之外,还提出:
估计目前日本在绥远的积极进攻,日本在宁夏与阿拉善旗飞机总站的建立与特务机关的活动,使宁夏群众与军队更实际看见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更急迫的感到宁夏的危机,而更加提高了他们反日的情绪。我们应抓紧这一时机,在宁夏军队中扩大抗日救国的影响,发动保卫宁夏的运动,争取他们到抗日战线上来。我们应向他们开门,这一工作是目前很重要的工作,各兵团、尤其是在北线活动的部队,应采取下列步骤来进行这一工作:
1、由我们发布向马鸿逵、马鸿宾宁夏当局提议书。提议在日本帝国主义处处凶恶的进攻、宁夏危在旦夕的时机中,我们应停止一切战争,共同去抗日,为保卫宁夏、保卫西北而奋斗。这一提议,应在宁夏军队中、群众中公布。
图12:彭德怀(斯诺摄)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致马鸿逵、马鸿宾暨回族将领书就是这样一份提议书,油印公布。(图13)反面斯诺手写英文翻译的题目为:Letter to Ma Hung Kui and Ma Hung Pin and Muslim Officers by Peng Teh Huai。
图13:斯诺特藏彭德怀致马鸿逵、马鸿宾将军暨回族将领书
彭德怀在信中说:“继东北四省、华北五省的广大领土与富源之后,现在伪军李守信部又占据绥东各县,于阿拉善旗修筑飞机场,宁夏日本特务机关测绘军事地图,日人积极侵略我西北各省。”“ 现在我们仍本以往的血诚,再向将军提议,为了保持国人抗日实力,保持回民武装,停止双方敌对行为,并希派遣代表前来磋商抗日救国大计。”
这个时期,中共高度关注定远营,是因为其战略方针为打通国际路线,获得苏联军援。定远营(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东临贺兰山,位于定(定远营)库(库伦,今乌兰巴托)古驼道上,是外蒙古到宁夏银川等地的重要通道。1936年7月1日,毛泽东密电彭德怀:“关于增加新兵之重要性,即是准备接受远方的赠品,因此联带问题要把队伍训练得更整齐些。还有附带问题,即应注意征集大批骡马。新兵与骡马之数目,以准备负载步枪一万支,子弹三百万发为标准。”这里说的“远方的赠品”即苏联军援。到9月19日毛泽东等给朱德等的电报中,已经明确要从定远营取得苏联军援:“宁夏、甘西城坚难破,须取得苏联飞机、大炮之帮助,才能破城。”“外蒙宁夏间是草地,有许多汽车通行路,过去即从这些道路接济冯玉祥。邓小平同志亦亲从定远营汽车路走过。他们从外蒙接济,我们先占领定远营。” 9月27日,共产国际电告中共中央,要红军迅速夺取定远营,并前伸至外蒙边境接取物资。10月2日,中共中央向苏联说明,依靠红军现有技术条件通过宁夏和由定远营穿越沙漠接取援助相当困难,希望苏蒙军队能够帮助运送和保护援助物质到定远营附近地区,以确保红军接运能够成功。后来苏联拒绝从定远营给中共军援,红军确实没有获得苏联武器。斯诺不可能知道这些机密,因此批评了那种老是指责红军“从俄国那里得到武器”的观点。
彭德怀1936年8月30日写的《指示信》又说:
2.由红军指战员名义发表一个宣言,说明红军西征任务,目前时局与他们自己家乡的危急,我们不愿打他们的诚意,并要求与他们讲和,共同去抗日,去保卫家乡,要他们要求官长与红军停战抗日。(图14)
图14:红一军团5000战士听将领讲话(斯诺摄)
油印的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政治委员致十五路军及卅五师将士书就是这样的一个宣言。(图15)反面右上角斯诺手写英文:manifesto to soldiers of 15th Route Army and 35 division (对第十五路军和第卅五师的宣言),左下方斯诺手写英文 Letter to Ma’s Soldiers (给马家军战士们的信)。信中说:“当我们听到日本更集中很多伪军于热河、察北,复又在宁夏阿拉善旗等处设立航空总站,测绘宁夏及黄河地图等消息的时候,这不仅仅使我们全体红军很愤怒,就是你们以至全国有血气的同胞们也莫不义愤填胸!”“ 我们红军到西北是为着抗日,为着保卫西北,非为地盘,非为个人私利,此种诚意有口皆碑。”“过去孙殿英的部下吕存义师已率骑兵三千余与红军联盟,共同抗日了!时已迫矣,势已危矣!希望你们不要再迟延了。”
“吕存义”即毛泽东等8月27日电报上说的“原孙殿英骑兵师师长吕存义”。《抗日战线》第一期上的“吕守义”当为“吕存义”之讹。斯诺在8月底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西行漫记》中译本写道:
回到预旺堡以后,我发现部队在吃西瓜庆祝甘肃南部传来的无线电消息,马鸿逵将军的国军有一整师向朱德的四方面军投诚。国民党的该师师长李宗义原来奉命去截堵朱德北上。但是他部下的年轻军官—其中有秘密共产党员—举行起义,带了3000名左右官兵,包括一个骑兵营,在陇西附近参加了红军。
“吕存义”的威妥玛拼音为Lü Ts'un-i,但《西行漫记》英文本讹作Li Tsung-yi,1938年上海复社版胡仲持、冯宾符等的中译本音译为“李宗义”,以后的译本也以讹传讹。
图15:斯诺特藏红军致十五路军及卅五师将士书
1936年9月6日,在吊堡子,彭德怀召开了连以上指挥员会议,做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报告,请斯诺也参加了。晚饭后斯诺和大家一起看了一军团剧社(图16)演出的新戏,该戏展现了指战员们在贯彻执行统一战线新政策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及其纠正。次日斯诺离开吊堡子,经甘肃返回陕西保安。斯诺非常庆幸自己接受了吴亮平要他访问正规红军的劝告:“我要是没有接受他的劝告,我在离开保安时就仍旧不明白红军不可战胜的声誉从何而来,仍旧不相信正规红军的年轻、精神、训练、纪律、出色的装备、特别是高度的政治觉悟,仍旧不了解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
图16:抗日红军战士剧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