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自由的路线设计,让“航空+文旅”比翼齐飞
航旅融合发展潜力和市场价值显现。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间,国内航线旅客量预计超过4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7%。如何推动了航旅融合发展? 航旅融合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政策支持推动航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航旅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早在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支线航空、通用航空服务。”所谓“支线航空”是指短距离、中小城市之间的非主干航线,支线航空纳入地方规划是近年来的趋势。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发展规划,提出“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自驾游等相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
2022年1月《“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更明确推进“航旅融合”,提出“完善公路沿线、服务区、客运枢纽、邮轮游艇码头等旅游服务设施功能,推进通用航空与旅游融合发展”。同时,中国民航局在《“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中也回应,将推动低空旅游发展,支持文旅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低空旅游网络的措施。
目前低空经济进入政策红利期,低空旅游是低空经济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多样化低空旅游产品,推进‘通用航空+旅游’应用示范”。
整体来看,渐进式推进与政策引导,为“航旅融合”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旅游业与民航业双向奔赴: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为民航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机遇,民航业则提升了旅客景点的连接性,助推旅游的便捷化与多样化。
各地航空公司加快布局,丰富航旅融合案例
各地方政府与航空公司也加快布局,建设支线机场,推出“航旅融合”航线、产品。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等共同遴选出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和36个典型案例,其中,横店“航空+影视+旅游”交旅融合案例入选十佳案例;江西机场红色旅游精品航线、鄂尔多斯机场“干支通、全网联”交旅融合案例、张掖丹霞景区低空旅游产品作为航空旅游产品入选典型案例。
以鄂尔多斯机场为例,其依托自然、人文景观,推出中转旅游服务业务,根据中转旅客停留时长及旅游服务属性,设计了当日中转旅游服务产品和隔夜中转旅游服务产品两大类24款产品。
在交通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东方航空公司也在持续构建“长三角经济圈空地一体出行网络”。2024年1月26日,东航“东航空铁联运换乘服务中心”在上海虹桥站启用,到站的东航旅客能在下火车后第一时间,办理后段航班值机与行李托运手续。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养民表示,东航将继续与铁路上海局、上海机场、市域轨道交通,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相关部门深化合作,探索长三角多种出行模式的有效衔接,让空铁联运成为助力航旅融合的有效抓手。
总体而言,航旅融合涉及文旅产业、民航与当地政府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统筹合作至关重要。未来,航旅融合仍需以“航空+旅游”产业为核心,依托各类整合手段,串联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链,实现产业联动,推动旅游目的地文旅发展。
如何促进“航旅融合”进一步发展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基于以上政策、案例的梳理发现,“航旅融合”进一步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一,通用机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目前,绝大多数省市都存在通用机场偏少,通航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形不成通用机场网络等问题,制约了航旅融合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韩钧表示,虽已建成投用254个民用运输机场,但相较广阔的国土面积、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发展潜力,中国运输机场总量仍然偏少,机场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第二,通用机场的旅游适飞度不高。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为399个,对重点景区景点覆盖不足;全年通用航空共计飞行121.9万小时,而其中仅有1.8万小时用于载客旅游飞行,占比不足1.5%。与全球通用航空飞行中低空旅游所占的50%左右相比,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第三,专业人才亟需培养。航旅融合发展需要既懂航空,又懂旅游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相关人才培养体系不足。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探索航旅融合人才的案例值得关注,旨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一批能够胜任大旅游、大服务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第四,航旅融合航线、产品的丰富性还需提升。主题开发的高自由度给予航旅融合产品丰富的设计空间。根据同一自然属性或文化主题,多个跨区域景区能被整合在一起。例如,“赏花经济”强劲,今年清明期间各大航空公司紧跟市场需求,纷纷开辟以赏花为主题的春季航线。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