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负春日,古人过清明节远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趣

2024-04-05 0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说起清明节,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扫墓祭祖,缅怀故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这首《清明》似乎已经给清明节描绘上了一抹伤感的色彩。

但你知道吗?在古代,“喜庆”其实才是清明节原本的主色调。清明这天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伤,也有踏青郊游等欢乐的活动。可以说是悲伤缅怀之日,也是欢乐嬉戏之日。

北宋画家张择端在他的《清明上河图》里,也为我们展现出大宋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清明前夕,人流如织,车马喧嚣。街上行人众多,人们带着各种物品,兴高采烈地走在街上,热闹非凡。

古人一般选在清明节踏青远足,因为清明前后雨水充足,温度适宜,百花盛开,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暮春时节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即是节日又是节气的日子。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寒食节的习俗逐渐融入到清明节中,清明节也就从喜庆的节日转变成庄严肃穆的节日。

现在人们通常会在清明节扫墓祭祖,其实扫墓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节相传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寒食节是民俗节日,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置,有怀旧悼亡之意;清明节是农耕节气,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有庇佑新生之意。

作为人文节日,清明节其实不止是一天,而是一个时段。古人不仅有扫墓、郊游踏春的习俗,还有其他有意思的活动:

插柳条

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清明节,人们会把柳枝插在门楣上、屋檐下或头上,以表示纪念祖先、驱除邪气、祈求吉祥和迎接春天。

放风筝

古人会在清明节时放风筝,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荡秋千

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拔河

拔河起先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到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便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趁着好天气,多去户外感受春天吧!

图源:《中国古代风俗百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