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走遍中国动物园,只为记录下那些“中国原住民”的美丽身姿
钱成熙
李健,在新浪微博上的名字是@动拍伽利略。我最初注意到他,是因为他拍摄了一本2019年的动物台历。这本台历独辟蹊径,以中国本土的猫科动物为主题。台历中出现的动物有虎、金钱豹、雪豹、猞猁、金猫、兔狲……令人惊叹原来除了有限的几种网红大猫以外,中国还有这么丰富多样的本土猫科动物。而实际上,这只是李健影像记录的一小部分,他所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本土动物。
李健认为,要保护动物,便要优先保护中国的本土动物。他还记得许多年前,在家门口的天津动物园,他曾用胶卷相机记录下过动物园中的雪豹,但现在,雪豹早已不见。不仅雪豹,中国动物园中的本土动物的种类的数量在不断地减少,也在不断的被边缘化。在这种紧迫感之下,他想要用镜头记录与我们世代相伴却日益减少的中国本土动物,以期留住它们的身影。于是,做美术设计出身的他第一次购买了单反相机,去练习摄影。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的6年时间里,他从家门口的天津动物园开始,跑遍了全国四十多家动物园。2018年,还出版了《动物园中的中国珍稀哺乳动物》一书。这一切最终的目的,是想要中国自己的动物重新走入大众视野,使它们获得应有的关注和保护。
澎湃新闻:你提到过你拍摄中国本土哺乳动物的起点是拍摄动物园中的云豹。能说说为什么是云豹么?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李健:我从小时候就很爱去动物园,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同时我也发现我曾经在动物园里见过的一些动物慢慢地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新来的一些外国的动物,由于我个人是比较怀旧的人,所以心里一直惦记着它们,想看看小时候在动物园里见过的云豹、雪豹这些中国的珍稀动物。后来我有了一些同是动物爱好者的朋友,与他们交流才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绝大多数的本土动物在中国动物园里越来越少。许多动物不仅数量少,很多个体年龄也很大了,你不知道哪天它就悄无声息地走了。
在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拍到的云豹其中云豹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它不仅在天津动物园里见不到了,曾经在北京动物园的云豹也没了。因为云豹这种动物在上世纪末,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并不少见。像国内,包括长沙动物园、南昌动物园、广州动物园甚至都顺利繁殖过云豹。但是几年前,当我开始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国内已经没几家动物园有云豹了。当时只有成都动物园、重庆动物园,还有黄山动物园(也就是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及台北动物园还饲养并展示云豹共5只。不过到了现在,只有重庆动物园有两只,台北动物园的云豹奶奶“云新”前两天刚刚去世,现在只剩一只了。当时我觉得,如果再不留住它们的影像资料,可能会为时已晚。本来我期待会有一位专业的摄影师来完成这个任务。等来等去也没等到,最后只能我自告奋勇,我去吧。
澎湃新闻:给您说的“本土动物”下一个定义吧。为什么它们对动物园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你说“我们应该优先保护本土动物”?
李健:“本土动物”最基本的要素必须是“土著”,这种动物从它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不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尽管入侵物种也可能在人为引进下生活了好几代,像著名的巴西龟。
随处可见的麻雀,青蛙、刺猬、黄鼠狼,或者说是珍贵的东北虎、普氏野马、马来熊,它们都是本土动物。珍·古道尔有过名言,“唯有了解,我们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才会有希望。”了解是最重要的,没有了解,谈什么保护。我印象很深的是,纽约的皇后动物园门口写着一段话:“我们只关心美洲动物,因为它们生活在我们身边,伴随着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文化与生活都十分重要……”
云南野生动物园的麋鹿但是我国的现状是,大多数人对我国的珍稀动物缺乏认识,在这方面基本是空白。我在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经常看到海报,宣传保护非洲象、犀牛、鲨鱼……但是,群众如果连本土动物都不认识,不了解它们的现状,那谈何保护世界范围内的珍稀动物?比如麋鹿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本土动物“四不像”,但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认得它,也不知道它很珍稀,甚至曾经野外灭绝。因此动物园的首要职能,就是教育,它是人们认识动物的第一个场所。动物园和博物馆一样,是学知识的地方。承担着引领下一代正确保护动物的责任。
澎湃新闻:有哪些成功的通过动物园的繁育、展示而得到保护的本土动物的例子?
李健:就拿之前提到的麋鹿来说。晚清时期,中国还有200到300只麋鹿,属于皇家私有,全饲养在南海子的皇家猎苑内。后来因为战乱、洪水,这些麋鹿就失散了,而外国人也趁机偷偷运走了一部分,包括1898年英国人偷运了18只麋鹿回国,并成功繁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麋鹿才重新回到我国。后来我国在湖北的石首,江苏大丰等地都建立了麋鹿自然保护区。
普氏野马则是另一个好例子。它是世界上仅存的野马。19世纪时期欧洲人带回了一些普氏野马在欧洲繁衍,而同时它的野外数量在不断锐减,直到野外灭绝。1950年,人工繁育的普氏野马有54匹,而到了1989年超过900匹。现在,在我国的新疆、甘肃的自然保护区,已经有了成规模的普氏野马野放种群。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的普氏野马已经成群再说说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它曾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虎亚种,也是唯一的我国独有的虎亚种。但它在20世纪被大量人为猎杀。1986年,野生华南虎大约30只到80只,1991年曾有一次大规模的华南虎调查,但也没找到活着的华南虎。中国动物园协会从1995年成立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在动物园的精心繁育下,最初的6只野捕华南虎已经发展为现在的160多只。可以说,动物园就是华南虎的诺亚方舟。
是动物园拯救了华南虎澎湃新闻:我们都知道拍摄野生动物很难,相比之下,你觉得拍摄动物园的动物会更容易么?
李健:并没有想象中容易。比如我拍过一张金猫的照片,看上去很普通,就是一张金猫的站姿。但拍到这张照片不容易。金猫这种动物就喜欢躲起来,它的胆子很小,不像虎一样会大大方方地走出来溜达。而且金猫白天爱睡觉,我必须了解它的活动时间。比如杭州动物园饲养过的金猫,9点半是它的喂食时间。所以必须提早来,才可以看到它在笼子里来回走动,等待食物。而且,我的照片需要反映完整的体态,所以要耐心等到一个合适的姿势和角度,有可能一天都拍不到。
金猫是异常美丽的动物北京动物园的黄喉貂,也是出了名的难拍。因为它一般在晨昏时间活动,这个时间段周围光线很幽暗,但它的动作也非常快,所以我只能透过取景器一直等待,等到它一动马上连拍。所以说,拍动物没有捷径,必须得有耐心。
澎湃新闻:以你的观察,在国内的动物园中,本土动物和外来动物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前来参观的游客会对动物的产地感兴趣并加以区分么?
李健:现在本土动物在动物园中可能只占所有动物的10%,其他种类主要来自非洲和南美洲。但无论动物的产地是哪里,没有动物会百分百受欢迎,这和动物园展示方式有很大关系。比如像长隆的展示方式,会让人觉得自己和动物比较近,不是旧式的囚笼式展示。它的展区模拟热带动物栖息的环境,绿化做得也很好,让人一眼看去心旷神怡,感觉自己融入了自然。而且展区不一定越大越好,设计和它的习性应当相关。比如德国有一家动物园,为老虎建造了一座泰加林(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是野生东北虎的生活环境)。老虎活动范围很大,一只老虎最少需要200平方公里的领地,所以这家动物园的老虎展区面积也很大。但有些动物并不适宜放在很大的展区中。比如小熊猫,有的动物园设置了很大的展区,种了许多树。结果是小熊猫都躲在树上睡觉。游客来了就会问:“小熊猫在哪儿呢?”
澎湃新闻:你觉得本土动物受到了足够的关注么?有哪些被严重低估的本土动物?
李健:许多动物园对待它们的本土动物都相当漫不经心。我曾在牦牛的笼子外看到标示牌上的照片是一只美洲野牛。你以为毛长得长的牛就是牦牛么?我认为正确的标示牌是首要的,其次,动物园最好能配备讲解员,这样可以充分引起参观者的兴趣。
不过,这种情况也在改善。有的动物园也会听我的建议,给本土动物一些好的展示环境。比如我曾专门去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拍貂熊,那是我国仅剩的一只圈养貂熊,按说应该是这家动物园的镇园之宝。我去了那里一看,这只貂熊连说明牌都没有。动物园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宝贝。在我提意见后,它终于有了一个新的说明牌。
这只貂熊已经不在世了澎湃新闻:有你拍过但是目前已经在动物园消失的本土动物么?
李健:黄山野生动物园的云豹,这是我开始拍摄本土动物后记录的第一只云豹。我在广州动物园拍到的过大灵猫、小灵猫也没了。以及前面提到的杭州动物园的金猫,以及齐齐哈尔的那只貂熊也寿终正寝了。西宁野生动物园的荒漠猫也不在了,它是中国特有的猫科动物,非常稀有。以及天津动物园的短尾猴、北京动物园的兔狲,等等,太多了。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怎样的动物园是理想的动物园,有这方面的例子么?
李健:台北动物园就是一个理想动物园的例子。它对本土动物非常重视。专门为本土动物建立了一个展示区,叫台湾土著动物区。它特别对繁育中华穿山甲有经验,现在在大陆,可能你只有在非法野味餐馆的后厨才能看见中华穿山甲了,甚至很多人已经不认识穿山甲,把动物园的犰狳当成穿山甲。但台北动物园已经成功繁育它到第四代。为此德国莱比锡动物园还曾派专人来台北学习穿山甲的繁殖技术。台北动物园还每周定期面向小学生做动物科普讲解。每种动物前都配有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动物保姆是如何人工哺育动物的、动物背后的趣味,以及动物在野外面临的生存危机。
澎湃新闻:有哪些本土动物是你建议我们一定要去动物园看一看的?
李健:台北动物园的土著动物区就一定要去看看。还有独具西北特色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动物园里的雪豹,兔狲、普氏原羚、藏野驴都值得一看。重庆动物园中有我国大陆动物园饲养的最后两只云豹,还有金猫,华南虎。成都动物园有国内最大的豚鹿种群,以及四川羚牛,那里还有华南虎。
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中华鬣羚十分特别此外也推荐皖南国家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那里有中华鬣羚,它也被称为“四不像”,以及有中国特有的黒麂,它目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当地的黄山短尾猴。北京动物园饲养的本土动物虽然已经大不如前了,但目前还有中华斑羚、盘羊,大鸨、狍子、小麂、沙狐,我国的四种马鸡那里也全都有。
澎湃新闻:现在还在继续拍摄么?如果有的话,有什么拍摄计划?
李健:目前我的工作重心可能在宣传教育上。中国动物园协会2019年的主题是“中国本土动物年”,我会配合他们做一些事情,让公众通过动物园这一最佳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喜欢我们中国的本土动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