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微短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付费模式
当下微短剧井喷式增长的态势有目共睹,但在收获满满商业利润的同时,其付费模式暴露的种种问题也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
有的微短剧以0.9元解锁一集、9.9元解锁本剧全集等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有的在付款页面穿插所谓福利充值广告,但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或会员协议等;有的在付费时迅速跳转,让消费者被动成为会员;还有的在充值界面默认勾选“自动续费”,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总之,花样百出、套路不断,根本目的就是把消费者“套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熟悉手机的老年人正在成为被某些微短剧“收割”的主体,他们不仅更有可能因为观看微短剧而“上头”,还有可能因为不擅长手机操作在同一部剧集中重复付费。
微短剧的付费模式何以“疯狂”到了这种地步?这背后有制作方、经营者急于盈利的心理,更与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关。尽管有不少人将微短剧视为市场的“新风口”,但事实上,微短剧赛道依然离不开内容产业的“二八定律”,即赚钱或保本的项目占少数,八成左右的项目亏损居多。
也就是说,在各路人马纷纷涌入微短剧赛道的大背景下,所谓“7天拍完,8天亿元,10天财富自由”之类的神话早已破灭,现实情况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除了极少数头部作品外,大多数微短剧的处境并不乐观。
由此可见,微短剧付费模式的乱象不仅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正当权益,也在不断破坏整个行业的大环境,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受访者就表示:“看了一部剧,扣我一百多或者扣多少就行了,你扣我300块钱。客服说没事,这个是会员制,你可以慢慢看。我需要再看吗?看一次我都不看。”
如果微短剧收费模式得不到及时的规范和治理,就会渐渐劝退消费者。愿意主动充值的消费者少了,又会导致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让某些经营者挖空心思去设计“收割”消费者的新套路。显然,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微短剧的付费模式首先要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平台经营者有义务在消费者进行付费充值前,对其充分告知相关重点条款,同时要明确设置退费机制。同时,平台方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第三方用户资质审查和付费机制审核的力度,不能因为交易发生在第三方小程序就推脱平台自身的责任,应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投诉渠道和惩戒机制,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
还应该看到,当前微短剧吸引眼球的绝招,仍是借用传统影视剧的操作,即在结尾处设悬疑点,或是噱头,以吸引受众观看下一集。但与质量上乘的经典影视剧相比,微短剧也有明显的劣势:每集只有一两分钟,想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就几乎不能有铺垫、倒叙、留白。这就会造成剧情的简单化、同质化,久而久之,消费者终有可能会产生审美疲劳。这样一来,不管在付费模式上再怎么“下功夫”,也有可能成为徒劳。
微短剧行业中存在的乱象毕竟只是暂时的,任何市场都会在经过草创期后慢慢回归正常秩序。此前网络文学、网络电视剧兴起和成熟的历程早已证明,良币终会淘汰劣币。因此,微短剧付费模式的完善终究还是要建立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一句话,微短剧追求“爽点”和流量本无可厚非,但只有兼顾了娱乐价值、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好作品,才能让更多消费者心甘情愿地为其付费。
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鼓励“微短剧+文旅”融合促进消费,促进微短剧题材体裁创新。既然拥有如此肥沃的发展土壤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广大微短剧行业的从业者大可不必在付费模式上花样百出,而更应该思考如何用公平合理的价格、内容扎实的作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