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中见大、大中见全:孙机先生与中国古文物研究历程
2024年3月21日,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副院长)、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廉萍(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齐聚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缅怀考古学家、文物学家孙机先生,并追忆孙先生与中国古文物研究历程。
三联韬奋书店举办孙机先生纪念活动直播现场(朱万章供图)
孙机先生的学术研究历程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霍宏伟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时间的积淀。孙先生的一生经历了一些重要的转折点,从山东青岛的出生到北平的求学,从华北军政大学的历练到北京市总工会的工作,再到北大历史系的深造,每一个阶段都为他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遇到沈从文和宿白两位先生之后,他的学术之路更是越走越宽广。
其次是空间的拓展。孙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不仅局限于某一地域,而是涵盖了更广阔的空间。从青岛海滨到华北平原,再到北京的学术殿堂,他的足迹遍布各地,也让他的学术研究具有了更加广泛的背景和深厚的底蕴。孙机先生的学术重心从鲁迅探讨转向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研究,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他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展现了他对学术的敏锐洞察和不懈追求。1955年,他顺利考入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为其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基础。1979年,他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是其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再次,在孙先生的学术道路上,除了个人努力和才华,还有一些关键人物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的父亲孙毓址、母亲苏延贞,是他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后盾。尤其是他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对孙先生产生了深刻影响。沈从文与宿白两位先生,作为他的杰出导师,为其学术之路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和支持。还不能忘记孙先生的学术团队和同仁们,扬之水先生作为他的亲传弟子,深受其学术思想的影响。
孙机先生(朱亚光供图)
霍宏伟还谈到了孙先生的研究特点。一是他的体系观念,这可以说是一种宏观的架构。孙先生所著《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和《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两部大作,就像通史和断代史一样,一纵一横,有略有详,构建了一个关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学科体系框架。二是孙先生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他撰写了许多论文,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展现了他对学术问题深入探究的能力。三是学科贯通,孙先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百科全书,这正是他“小中见大,大中见全”研究思路的体现。孙先生强调要专精与通贯相结合,具有学术战略家的高度。霍宏伟认为,孙先生的文物研究著述对于年轻学子们来说,具有启发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反复精读孙先生的著作,从中领悟他的研究方法,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来看待,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为什么孙先生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霍宏伟提出,一方面得益于他主观上的努力。孙先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其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他热爱阅读,无论年龄多大,都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海量阅读是获取信息、紧跟学术发展步伐的关键。他的购书单就是一个生动例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购买的每一本书,每一本买到的书前面都打了勾。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让人深感敬佩。孙先生的书房也是他学术成就的一个缩影。他的书房藏书丰富,充满了书香气息。从书房的藏书可以看出,他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术领域,这也正是他能够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客观上,孙先生的学术成就离不开家学的熏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亲孙毓址是北大毕业生,后来又去日本留学。孙机先生小时候还学过俄语,家里专门请了俄文老师授课,这种家学的熏陶对孙先生的学术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上沈从文、宿白两位先生为孙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和机会,使他能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特别是宿先生,作为孙先生走上学术研究之路的领路人,他的教诲对孙先生影响至深。
2022年7月15日,国博“文学中的服饰: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坛”合影(朱亚光供图)
孙先生的学术世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奥秘?他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后记”中虽未详细展开,但足以让我们窥见一二。作为一位考古学家,他有着一种近乎执拗的求真精神,不断追寻着历史的踪迹。霍宏伟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他的老师宿白先生治学方法的精髓,即“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这既是一种微观的细致观察,又是一种宏观的深邃洞察,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宿白先生独特的学术理念。
徐苹芳先生曾对宿先生的治学方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完美结合是其成功的关键。孙先生所倡导的“由小见大,大中见全”的研究方法,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他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深入发掘历史细节,同时又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历史的走向和趋势,这种学术理念充分反映出孙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
孙先生的学术成就究竟如何?在《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考古学卷》第二分册中,孙先生名列其中,这足以证明他在考古学界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他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古器物鉴定、科技史、古代车制与服装、中外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考古学的内涵,也为世界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霍宏伟与孙先生的接触只有十几年,但每一次交流都让他深受启发。孙先生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成就,更在为人处世上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他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无论是同事还是学生,皆对其充满敬意和感激。在霍宏伟看来,孙先生的学术人生本身就是一部皇皇巨著,值得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品味。他的学术境界和精神风貌,都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他那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更是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秉持的态度。
2023年12月18日,孙先生的夫人李兰伟老师打电话告诉霍宏伟,要将《孙机文集》赠送给他一套。后来得知,孙先生生前曾列出一份赠书名单。当收到那套珍贵的《孙机文集》时,霍宏伟百感交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孙先生一生辛勤耕耘的结晶,是他对学术的热爱与坚持的象征。从师母口中,霍宏伟还听到了孙先生在家中的一些小故事。他陪伴师母去超市采购,总是乐于帮忙拉车;在挑选食材时,他主张撮堆儿,赶紧买完东西回家,以节省时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了孙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时间的珍惜。在修改文集的过程中,他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将这套书视为自己的孩子,用心呵护。这种对学术的执着与热爱,让霍宏伟深感敬佩。
此外,霍宏伟还珍藏着一件与孙先生有关的珍贵物品,即2010年孙先生参观上海世博会、返京后赠予霍家小女的吉祥物“海宝”。每当看到它,霍宏伟都会想起孙先生那和煦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这个小小的“海宝”,不仅是他与孙先生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孙先生关爱后辈的生动体现。
孙机先生铜像及其书柜(蒋玉秋供图)
接下来,廉萍谈及孙先生的学术生涯起步于文学,却最终成就于考古学。
孙先生与鲁迅研究的渊源,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的学术兴趣上,更在于他对学术真相的不懈探求。这种精神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无论是研究鲁迅还是文物考古,他都始终保持着对学问的敬畏与热爱。孙先生转向历史与考古学的研究,这无疑是他学术生涯的一次重要转折。他与沈从文先生、宿白先生的接触与交流,为他后来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考古学领域,孙先生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与成就,他的治学方法、学术理念以及对于学术的热爱与执着,都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孙先生与扬之水的师徒情谊,也是学术界的一段佳话。扬之水通过读书、交流,逐渐走进了孙先生的学术世界,并最终成为他的弟子。这种师生之间的传承与交流,不仅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更彰显了孙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孙先生的学术生涯可谓波澜壮阔。从《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这部鸿篇巨制开始,我们就能够深刻感受到孙先生对于学术的严谨与热爱。这部书不仅是孙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更是他对于汉代物质文化的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的集中体现。孙先生曾经说过,他希望写一部立体的史书,展现汉武帝和他的半个世纪。虽然这部书未能见到,但从他的其他著作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历史的热爱与敬畏。他的每一部著作,都像是他为我们打开的一扇扇通往古代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扬之水对于孙先生的著作有着精到的评价,她的文章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先生的学术成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孙先生的人格魅力与学术精神。这种精神,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学术前行的道路。
孙机先生对学问的追求和治学的态度确实让人敬佩。他不仅关注细节和小考证,更强调在大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以获取更深入的理解。这种“小中见大,大中见全”的治学理念,不仅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也在他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扬之水通过《脂麻通鉴》一书向孙先生介绍自己,虽然得到了孙先生的夸奖,但也得到了一个重要的建议:要追求大智慧而非小聪明。这一建议不仅适用于扬老师,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片面的知识,而应该努力拓展视野,深入挖掘,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孙机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其治学态度和理念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他强调海量读书、穷尽资料,这是做学问的基础。同时,他也注重提炼和消化资料,避免将文章写成资料长编。他的文章之所以能够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正是因为他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上,能够精准地把握问题的核心,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孙机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画的思考也极具深度和广度。他的文章不仅涉及到具体的学术问题,更能够从中提炼出对于整个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见解。这种跨学科的思考方式,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价值。
孙先生对学术的追求是深入而广泛的,无论著书还是博物馆设计,都体现了他对学问的严谨和热爱。他注重细节,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提炼,这使得他的著作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孙先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他不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还通过他的著作和教学活动影响了许多学者和学生。他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以及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都成为了后来者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