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快递盲盒”背后是管理盲点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
2024-04-03 06: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快递何以变“盲盒”》,报道了韵达速递义乌北苑营业网点涉嫌违法售卖退件等问题。4月2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浙江义乌韵达品牌快递企业违规处理用户退货件问题,约谈韵达快递总部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责令其严格落实对所属服务网络的统一管理责任,迅即整改违规问题。

视频截图

快递为何会变成“盲盒”?据知情人介绍,“快递盲盒”里的产品,很多都是低价处理的尾货、“小破烂”,由商家包装成“假快递盲盒”进行售卖。而另一部分货源是真快递,来自快递公司内部。

无论是哪种套路,都会给消费者造成不少隐患。首先,不少“真快递盲盒”上留有用户清晰的姓名、电话、住址等私人信息,贩卖快递盲盒的相关主体还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旦这些快递及其包裹上所附带的个人信息被人恶意使用,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寄、收件人的安全。

其次,如果是“假快递盲盒”,乃至无人认领的快递,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经济价值。而用“快递盲盒”噱头贩卖商品的行为不仅违法,而且花样多、套路多,对消费者而言上当容易,捡漏难。

此事暴露出的最关键问题还是快递企业的管理盲点。一些商家没有建立退件查询系统,也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核对,因此并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退件已经退回;快递公司没有把退件全部退回来,由此导致了一些未退回的快递件流向了市场。

在播出的新闻报道中,涉事快递企业和网点均表示退件会退回给发件人,不存在将快递出售的情况,但记者的实地探访又显示,身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用车将退件拉走,准备“一元钱一斤卖掉”。这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涉事快递企业、网点内部到底有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就有媒体报道了一些卖家正在出售“快递盲盒”的现象,并提醒公众若发现贩卖快递的行为,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选择及时报警。那么,这个问题为何能绵延至今?

进而言之,“快递盲盒”是否只是涉事快递企业和快递网点一家的问题?这些年来在网络上售卖的“快递盲盒”,都是从哪里来的?

从媒体的调查来看,“快递盲盒”还显示出另一个快递行业的管理漏洞,即“不告而投”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受访的用户都表示,快递为何会辗转落到他人手中,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他们的快递状态均显示为已签收或已代签,但实际上不知去向。又因为物品的价值往往不大,用户也就没有进行索赔或追究。一来一去之间,就给一部分别有用心之人留下了可乘之机。

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的,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的,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的,将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因此,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驿站都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在平衡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到“先问再投”“直投到户”,不能再让快递不翼而飞、凭空“消失”,也不能老让“门口”签收我们的快递了。对确实因种种原因无法投递的,也要有规范的退回机制。

202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实现业务收入1.2万亿元,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凸显出我国快递市场繁荣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但“快递盲盒”问题的出现也是对整个快递行业的提醒:所有快递企业、网点都必须不断走向规范化、专业化,告别粗放的管理模式。

    责任编辑:陈才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