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代艺术里的山水之乐,上海久事呈现“山水游”
在中国当下的艺术环境下,“山水”依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延续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而且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精髓。
2024年4月2日,中国当代艺术群展“山水游”在上海久事美术馆拉开序幕。展览展出余友涵、曹晓阳、车建全、傅百林、金江波等12位艺术家的37 组作品,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界对“山水”这一古老而永恒主题的探索。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视野中,与儒家倡导的“入世”理念相对应的是“出世”思想,即道家的“隐遁”生活方式。这种思潮让人向往和歌颂超越人类社会的“自然”,将其视作超越尘世的“隐遁之所”。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自然逐渐成为中国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山水”。之后,南北朝画家宗炳(374-443) 首次在山水画中提出了“卧游”。
策展人姜俊表示,在中国当下的艺术环境下,“山水”依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它不仅延续着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传承着历史文化的精髓,还为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当代观众带来一种远离繁华的“出世”体验。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展览展出余友涵、曹晓阳、车建全、傅百林、金江波等12位艺术家的37组作品。这些艺术家使用不同创作方式,在新媒介、新手法和新观念的引导下,探索“山水”这一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展出作品在延续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鉴赏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社会的思考与感悟,它们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艺术家余友涵的《沂蒙山》系列风景画。该系列画作来源于艺术家对于游历沂蒙山区的记忆。虽然绘画笔触是当代绘画的表现手法,但这些画作依旧呈现出在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中,艺术家仍然直面自然和内心。
余友涵《绿水青山》
在余友涵作品边上是中国美术学院副校长曹晓阳的作品。他以木炭条作为画笔来表达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趣。曹晓阳说自己画山水已有二十年,“‘山水’对于我来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提问与工作。其一是身临其境的现场写生,山在眼前,捕捉万物生发、自然化育的蛛丝马迹,观万物顺势而长、依理而生。其二是以‘山水’为日课,多以‘二十四节气’这个主题展开,推演出一幅幅气象万千的‘山水’剧场。”
曹晓阳《天台写生系列之二》
相较于曹晓阳的具象表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奇瑞的山水画作则以水墨的方式来呈现一种水墨的抽象性。在这里,观者可以看到抽象水墨和山水画相关的意向表达。而吴观真的作品则是将漆画从厚重的漆板上移转到轻盈通透的麻质基材上来表达。他将对东方美学的理解在当代漆艺中呈现。
杨奇瑞《顿现》
吴观真《那水-22.5.7》
展览中,亦有不少以摄影为媒介的“山水”作品,艺术家叶冰就是如此,他以摄影媒介为主,探讨人类、自然、科技和历史的关系。他关注当代和古典摄影,并以此连接东方传统美学。展厅中,其系列作品“天地有大美 (Ineffable)”是有关于探讨“自然”的概念及意义。岩石、冰、叶子和流动的水,自然的力量呈现出从永恒到瞬间的变化。通过对“风景”的观看研究,作品试图与中国山水绘画,传统山水手卷产生共鸣。姜俊告诉记者,“虽然这些作品看上去有很强烈的中国性,但都是在国外拍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个中国性的图示和国外的风景形成一个有趣的对应。”
叶冰《天地有大美 · 壹》
艺术家傅百林的创作则是在摄影与绘画之间。摄影评论家顾铮评其创作“更多地集中于追求画面中风景的视觉纯度、强度以及承载的精神……完美结合了自然景象与个体内面的视觉表达,因此也赋予了自然风景以超越性。”展出作品《⽞林》以⽔墨介⼊影像,⼿⼯染⾊作品,既包含摄影术所可以囊括的丰富细节,又呈现出山水绘画中的墨色意趣。 边上,傅百林的另一组装置作品《潜影》参照了19世纪的动画装置“凯撒全景画”,以⽊结构模拟镜头透视的观看路径,呈现艺术家在深林拍摄的场景;而艺术家金江波的摄影则经过多重曝光重构异乡风景,并以异乡风景再造心中的原乡,激发起内心潜藏的东方文化属性。他通过“造景”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傅百林《玄林 No.5》
金江波《影》
此外,艺术家游东醌的作品则涵盖多种媒介,包括影像、定格动画、油彩画、书籍等,并辅以墙上艺术家所作的诗句,向观者呈现其在野外所选取的情景。艺术家车建全的影像作品则历时20年坚持对庐山亭子的记录,以此表达中国绘画中的烟云主题;而艺术家杨泳梁的作品《川流不息》则是用城市建筑的影像作为画笔,谱写以宋代峰峦叠嶂的山水风格为蓝本的数码影像创作。
游东醌《隐秘·大地》
杨泳梁《川流不息》
主办方希望通过参展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探讨中国传统“山水”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和转化,开启一场“艺术山水精神之旅”。
此次展览由上海久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提供设计支持。
展览将展至6月2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