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逃离”原生家庭,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2024-04-03 12: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 | 帆书 · 柳絮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樊登老师解读的书籍《父母的羁绊》。

如果你正为原生家庭所困,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力量。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想换一份更有前景的工作,父母百般劝阻:现在找工作多难,别瞎折腾了;

想自己创业,父母各种反对:创业风险太高了,到时别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旦你有好的发展机会,第一个拖住你的不是旁人,而是原生家庭。

在教育家尼娜的代表作《父母的羁绊》中,她讲述了这类亲子关系的根源以及影响:

“如果有必要,建立情绪屏障,阻止潜在的父母情绪侵袭而来。”

说的是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总有一些情绪上的伤害,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内心,建立一道屏障。

如此才不会被父母拖拽着往前走,重新找到对生活的主动权,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活在父母“自恋”的影子里,往往会失去自我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恋型父母”的概念。

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让孩子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却不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心理界限,儿女也一样。

父母的过分越界,会让孩子乱了方寸,失去应有的判断,甚至给孩子套上沉重的枷锁。

在书中尼娜讲了一个小故事,读来让人心疼,更发人深省。

西尔维亚携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母亲一开门并没有惊喜他们的到来,反而吐槽西尔维亚的穿搭太过俗气,发型也乱七八糟,这让西尔维亚很是郁闷。

而后母亲才发觉这是新年,显然言辞不合时宜,并快速转移话题祝女婿和外孙们新年快乐。

西尔维亚面对母亲这一行径不知所措,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她感到十分愤怒又万分沮丧。

很多时候,我们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任何事都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差池,活得无助又疲惫。

听过一个故事:

樱子的母亲曾是一名钢琴老师,因为车祸无法弹琴,就把自己未实现的人生夙愿寄托在樱子身上。

樱子从6岁就开始学钢琴,每天不是上钢琴课,就是在上钢琴课的路上,一有喘息片刻还会被母亲逼着练琴。

她不知道为何要学不喜欢的钢琴,只知道逼自己做完美,达成母亲的要求。

除了钢琴,她还要拼命学习,如果没有考班级前三名,母亲就会各种说教,倒像她犯了弥天大罪。

大到学习,小到生活,母亲从不允许她有自己的想法,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和什么人交朋友。

即便现在已年过四十,母亲还是把她当作未断奶的孩子,在她的生活里指手画脚。

父母言行举止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童年,而且在孩子成年后仍会持续产生影响。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我们无从选择,也无处躲避,但最大程度减少伤害却是我们的己任。

我们要摆脱原生家庭,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上,塑造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作家黑塞所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

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容忍父母无底线地介入,只会让自己陷入深渊

电视剧《烟火人家》里马思纯主演的女儿李衣锦,受尽母亲的“摧残”。

她谈个男朋友,母亲不同意,便从中作梗,逼着她分手;

她遭受委屈,母亲没有第一时间安慰,反而忙着给她安排相亲;

她在上海打拼事业,母亲认为没有前途可言,私自拿她的简历在老家找工作。

为了遵照母亲的意愿,她一次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活成了母亲的工具人。

有时她也很崩溃,可只要她没有满足母亲的要求,母亲就对她进行道德绑架,说不是因为她不会守着这段破裂的婚姻。

她没有清醒地选择远离这个原生家庭,而是无底线地包容母亲的干涉,纵容了母亲对她的恶,让自己陷入泥潭。

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说:“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两个珍贵的礼物,归属感和重要性。”

归属感是指我是一个有人爱有家回的人,重要性指我在父母那很重要。

那些被爱的孩子,都是拥有了归属感和确认了自己重要性的孩子。

而那些自幼不被父母善待的孩子,没有归属感,也害怕自己不重要。

为了找到归属感,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他们会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去一次次回到父母那里,寻找这两样礼物。

莫妮卡育有两个孩子,工作非常辛苦。

一次,莫妮卡的母亲邀请她一同去度假,她脱不开身拒绝了,母亲对此耿耿于怀,吐槽女儿太没良心。

莫妮卡试图向母亲解释,她不能丢下一切。

可母亲始终理解不了,并打各种感情牌,絮叨自己为她牺牲了多少,这让莫妮卡很是愧疚。

莫妮卡曾努力克服心里的愧疚感,却屡屡失败。

生活中,不少父母在孩子成年后还想着去拉扯操控,让子女心力交瘁。

《追风筝的人》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好的亲子关系,是尊重,更是成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没有义务满足父母所有的期待。

容忍父母无底线的介入,只会成为父母的提线木偶;唯有守住自己的边界,才能收获幸福人生。

努力做最真实的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漫画家蔡志忠曾说:“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告诉我作为蔡家的孩子,都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永远支持我自己做的决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是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

作为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在孩子需要独立的节点,都能体面地退出。

与父母相处时,无需讨好,不必强求,而是经营好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探寻内心需求,走出生命的迷局

中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王金战曾说:“父母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孩子的天花板。”

跟着父母底层的脚印走,永远走不出困局。

人是环境的产物,父母的见识和眼界往往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向。

审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陷,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脚本,我们才能划破眼前的迷障,发现身边的美好。

也唯有如此才能跨越阶层,走出生命的迷局,活出丰富多彩的人生。

尊重父母同时,保护自己的内心

听过一句话,“为你好”的妈妈如出一辙,懂得尊重孩子的妈妈凤毛麟角。

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限制孩子,表面上是保护,实际上禁锢了孩子的心灵和思想,让孩子一辈子活在家长的这种“温暖”之下。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总会隐忍自己的想法,讨好身边的每个人。

我们尊重父母的意见无可厚非,但无需在意父母的贬损和诋毁,遵从自己的本心做事才是重中之重。

唯有如此,才能保护自己的内心,活得舒坦。

审视自己的长处,让优点成为资本

演员姜文参加一档节目时,主持人问他:“你有没有过充满失败感的时刻?”

他回答:“我最大的挫折,就是母亲的差评。”

总有一些父母习惯贬低孩子,否定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可对孩子来说,只有浸润在赞美中,才能有可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努力改正缺点的同时,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处,让优点成为资本。

如此,我们也更容易接纳自己,从而更有力地抵御外界的攻击。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很多中国家庭是共生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界模糊,陷入死循环。”

只有跳出原生家庭死循环,才能寻找真正的自我。

我们虽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但重塑自我的权利永远在我们手中。

点个「在看」,愿你我能从痛苦中觉醒,以最大的勇气去认知和重新定义自我,过好这一生。

作者 | 柳絮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原标题:《“逃离”原生家庭,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