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沪科学家发现“明星”分子的新秘密,助力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案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2018-11-29 13:2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科学家发现PD-1降解机制,助力肿瘤免疫治疗设计新方案。 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01:56)
11月29日上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琛琦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刹车”分子PD-1的降解机制,相关论文29日凌晨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两位第一作者孟祥波博士(左)、刘希伟博士(右)和通讯作者许琛琦研究员(中)。受访者提供

许琛琦表示,这一降解机制的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肿瘤免疫应答,并助力设计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PD-1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明星分子,其发现者Tasuku Honjo分享了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此前的研究发现,部分肿瘤细胞会通过异常激活PD-1通路,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肿瘤细胞因此得以逃逸、幸存,患者的病情随之发生发展。

人们通过一些抗体作用于PD-1或其配体分子,阻断其通路,从而可以逆转“肿瘤逃逸”过程,让免疫系统“重新”认识和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而阻断PD-1通路也可以通过减少细胞中的PD-1数量来实现。但近年来,人们主要聚焦在开发PD-1相关药物,对“PD-1是如何降解的”这一基础科学问题较少关注。

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带来应用上的改变。

通过长达7年的努力,许琛琦团队揭开了“PD-1降解机制”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

机制的示意图。受访者提供
在许琛琦团队的最新研究中,他们鉴定出了控制PD-1降解过程的关键蛋白质分子FBXO38。

他们发现,在被肿瘤“包围”的T细胞中,FBXO38的“活跃”程度过低,这可能是PD-1不能被正常降解、数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黑色素瘤和肾癌的临床药物“白介素2”可以恢复FBXO38的活力。

但由于副作用较大,白介素2未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其抗肿瘤机制不明。

许琛琦表示,前述最新研究成果可以部分解释白介素2的抗肿瘤机制。人们今后可以继续优化白介素2的剂型/剂量,或设计新的联合治疗方案。

但为什么被肿瘤“包围”后,T细胞中FBXO38的“活跃”程度就降低了?

许琛琦团队正在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他认为,这可能与转录调控有关。

本研究主要由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许琛琦研究组完成,博士研究生孟祥波和刘希伟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论文中做出贡献的还有多个科研团队,包括南方医科大学杨巍教授,中山大学魏来教授、周鹏辉教授,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黄晓武教授,生化与细胞所刘小龙研究员和胡荣贵研究员以及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孙少聪教授。经费支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委以及中组部万人计划。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