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美国,电动车意味着什么?

2024-03-29 11:23
汽车圈 >
字号

从布鲁塞尔到华盛顿,政策制定者们正在因为迅速崛起的中国力量所掀起的电动化攻势而倍感压力。

继上周雷诺CEO德梅奥“致欧盟的一封信”后,本周我们将聚焦美国市场的电动化进程。

2022年,美国通过出台《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提供369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激励,以推动美国汽车制造商的电动化转型。

相比之下,欧盟似乎没有太多建树。德梅奥在信中将美国转型电动化的态度概括为“美国刺激”,并且示意欧盟向美国以及中国学习。殊不知,其实美国车企也有自己的苦,那就是来自政治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2022年2月16日,美国加州,当地桥上拥挤的交通。

九天前,也就是3月20日,拜登政府推出了最新的汽车排放标准,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相较于去年预测的版本有所让步,简而言之最终版本给予了汽车制造商们更宽裕的转型时间以及提高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比例。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要求汽车制造商快速向零排放车辆转型,目标到2032年销售的新车中,电动车占总销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6%提升到56%,混合动力将占到13%。

近一周来,针对拜登政府这一激进的转型举措,从《纽约时报》到《华盛顿邮报》,各大媒体之间分庭抗礼、热议不断。《华盛顿邮报》称,“拜登的电动车计划不切实际,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将是一条‘较慢但更合理的道路’”。更准确的说法是,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电动车在美国又一次陷入了党派之争的漩涡中。

近几个月来,拜登的对手、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不断升级对电动车的攻击,特别是对新规的攻击,并声称电动车将杀死美国汽车工业。特朗普还承诺,若是他当选美国总统,他将对中国制造商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以保护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

美国当前的电动化如福特CEO吉姆·法利去年所言早已成为了“政治皮球”,它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声明,而攻击电动车已经成为一种激进的政治竞选策略。《每日电讯》称,电动汽车将决定美国大选结果。

海外权威新能源媒体CleanTechnica对此有一番形容,“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说过,即使他们的论点没有任何内容,情绪化的演讲者也总是能让听众产生共鸣,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演讲者试图通过纯粹的噪音征服听众。这位古希腊哲学家似乎能够预测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中潜在的动荡。攻击电动车是今年竞选活动中喧闹、情绪化的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或许意味着,人们在选择究竟是购买电动车还是燃油车时,更容易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不是从需求出发。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电动车日益政治化也对他们在电动化转型上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另外,标准普尔全球移动公司情报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吸收的有关电动汽车的政治和社会信息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新法规的成功与否。这是因为向零碳转型的激进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更清洁的能源形式买单”。

撇开政治因素,电动车还无法成为主流选择的现实因素主要有两点,也就是价格与便利性。虽说今年以来新电动车在美国的平均价格正在逐月下降,但仍然高于车市整体的平均价格。据Cox Automotive调查的数据显示,2024年伊始,新款电动车的平均价格(54863美元)比新车市场(包括电动、混动以及燃油车)整体高出17%。到了2月份,即便新电动车的平均价格下降到了52314美元,但这一价格仍然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000美元。

据悉,2月的均价下滑与特斯拉的两款电动车Model 3和Model Y有关。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纯电车,Model 3和Model Y占据了美国电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华盛顿邮报》认为“电动车正在让汽车重新成为一种奢侈品,因为它对于许多人来说遥不可及”。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去年11月报道称,民意调查公司Strategic Vision在对新车购买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新车购买者的家庭收入中位数已经从几十年来的9万美元上升到近年来的12.2万美元。购买电动车的人更加富裕,家庭收入中位数为18.6万美元。

同时,《华盛顿邮报》认为“拜登政府和汽车制造商似乎高估了消费者在没有可靠且普遍的充电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购买电车的意愿”,在美国的农村地区,那里几乎没有公共充电站。相关报道称,加州的充电站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去年在圣何塞注册的新车中有40%都是电动车。而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其占比略高于3%。更不用说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北达科他州了,购买电动车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基于这两点,美国人实际更青睐价格相对更低、不会制造里程焦虑的混动车。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混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同比增长76%。《纽约时报》对此表示,丰田汽车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家日本车企因为丰田章男多次抵制全面电动化而被诟病,也因坚持多技术路线成为了全球最赚钱的车企。

相较于美国以及欧洲,中国在电动化转型中早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不过,一些车企的负责人认为,说到底人们并不在意自己开的究竟是哪一种驱动形式的汽车,他们对电车或是油车的选择取决于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生活带来便利。他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意识形态将不会对人们的选择构成决定性的影响。

    责任编辑:刘佩其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