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释新闻|北方的春天由沙尘开启?未来沙尘天气如何变化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2024-03-28 17:01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近日,我国北方多地再次遭遇沙尘天气。中央气象台3月28日早晨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8日8时至29日8时,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东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北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此次沙尘天气最南影响区域可至山东南部、河南北部一带,29日起将逐渐减弱消散。

2024年3月28日,天津市,当地清晨出现扬沙天气,上班早高峰的东南快速路上朦朦胧胧的天空。

温度升高,降水偏少,大风携沙尘南下

每到春季,北方地区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沙尘天气。这轮沙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室主任张碧辉对此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以及蒙古国南部主要沙源地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升温,最高气温已经超过18℃,较常年同期偏高2℃~4℃,另外上述地区降水明显偏少,“温度升高,降水偏少也导致这些地区的积雪覆盖面积较2月份有明显减少,所以裸露的地表为沙尘起沙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沙源条件。”

另外,张碧辉指出,蒙古气旋和后部高压在东移过程中,给上述沙源地带来了大风天气,阵风达8级以上,非常有利于沙尘的起沙和传输。目前在蒙古国的南部以及内蒙古中部,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沙尘天气。

受沙尘影响,3月27日,我国内蒙古、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局地出现强沙尘暴,阵风达10至12级。

2024年3月27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当地遭遇沙尘暴天气。

张碧辉说,预计在4月2日左右,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伴随着大风、低能见度以及沙尘浓度的升高,需要防范对临时建筑物、交通出行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沙尘暴影响复杂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每年造成全球约20亿吨沙尘排放到大气中。全球变暖对沙尘暴有何影响?未来沙尘暴又有何种变化趋势?

近期,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等人发表了题为《全球变暖与沙尘暴》的研究综述,介绍了观测到的沙尘暴变化特征及未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沙尘暴变化的预估与展望。  

研究指出,沙尘暴往往多发于沙漠及邻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全球陆地有四分之一的面积遭受沙漠化的危害。其中,北美(沙漠化主要地区为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中非(沙漠化主要地区为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至阿拉伯沙漠和叙利亚沙漠)、中亚和蒙古与中国西北部以及澳洲(沙漠化主要地区为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下文对沙尘暴多发区简称“北美”“中非”“中亚”和“澳洲”)。

研究认为,全球变暖对沙尘暴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近3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中纬度气旋活动有向极地方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中纬度的风速特别是大风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并且大风日数减少,致使沙尘暴有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变暖明显,蒸发加剧,地面干燥,沙尘容易被大风卷起,造成沙尘暴加剧。

沙尘暴变化特征同样随不同地区而改变。例如,近20年,中国沙尘暴次数有明显减少趋势,这与中国北方大风日数减少、强度减弱及土壤湿度增加等密切相关。而近10年,据蒙古国气象站记录的数据显示,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4倍。究其原因,除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外,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与采矿也加剧了其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多发区温升明显,高于平均值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沙尘暴又将如何变化?

赵宗慈等人的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沙尘暴多发区温度明显变暖,大部分地区变暖程度高于全球平均值,多数地区降水增加,风速有减小的趋势,北美和澳洲土壤可能变干,其他地区可能变得更湿。随着全球增暖水平的增加,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更明显。  当全球温升水平为2℃(相对于1960年至2014年,大约相当于2050年)时,北美、中非和中亚将变得更热、稍湿、强降水增加(高信度或中信度),澳洲则将变得更热(高信度)、稍干(中信度);多数地区风速可能减小(中高信度),澳洲和北美沙尘暴将可能增加(中信度)。

由此可见,全球变暖背景下,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沙尘暴未来变化是复杂的。一种可能情况是,全球变暖,沙尘暴多发区增暖更明显,蒸发加剧,如果降水减少,湿度减小,土壤变干,沙尘暴发生更频繁。

另一种可能情况是,全球变暖,温带气旋活动有北移的趋势,沙尘暴多发区大风强度减小和日数减少,则沙尘暴次数可能减少且强度可能减弱。因此,相关机构和学者还需关注不同沙尘暴地区各种气象要素未来的变化特点,不断提高对沙尘暴及相关因素如温度、降水、风速、土壤湿度等观测与预估能力。

    责任编辑:蒋晨锐
    图片编辑:施佳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