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林毅夫:中国在新经济上有优势,利用好人才等优势创新升级,就是新质生产力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发自博鳌
2024-03-27 19:26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澎湃影像 图

“中国正在面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机会,通过技术突破,未来中国标准可能成为世界标准。”

3月27日,在2024博鳌年会现场,知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独家采访时谈到对新质生产力的观点。

如何理解“新质”?林毅夫表示,“新质”指的是创新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新经济上,利用三大优势进行创新;第二种是指在传统产业上的追赶优势,从而提升生产力水平。

具体的三大优势包括哪些?林毅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不断创新,按照现在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人均GDP已经达到12500美元,很快可能会迈入高收入国家。

“中国正在面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特性的新经济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很多机会。”林毅夫称,新经济与技术创新的特点是研发周期短,金融资本投入少,人力资本投入也减少。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国家,在短周期的新经济技术创新上,拥有充分的人力资本和人才优势。此外,中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大市场规模,可以借助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的赶超,从而达到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在新经济技术上,可能实现将中国的标准变成世界的标准。

“现在在美国下载量最大的5个应用App中,有4个是中国开发的。”林毅夫举例道。第三个优势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配套: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之前特斯拉发展了十几年,最高产量不到3万台,濒临破产;到中国投资建厂一年后就实现约48万辆的年产量,使得马斯克和他的公司股票变成汽车产业中估值最高的。

“中国不仅在新经济上存在优势,在传统经济上还有很多追赶的优势。如果能利用好人才优势、市场规模优势、产业配套优势、地方比较优势等,并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这样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林毅夫表示。

在博鳌现场,林毅夫还提到,如果中国能用好在新经济上的技术创新空间、传统产业上的追赶空间,并落实一些必要的改革,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会在5%以上,“我相信中国还是全世界主要的发展动力来源,相信中国有能力每年对世界经济作出30%左右贡献。”

    责任编辑:王杰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