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通过无废城市建设条例,鼓励电商物流逆向回收包装物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李佳蔚
2024-03-27 15:3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3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6月5日起施行。

根据《条例》,上海将积极推行净菜上市,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倡导办公场所设立办公设备共享区,倡导饮品经营者为自带杯具的消费者提供优惠。

同时,上海将探索建立低价值可回收物专项回收制度,加大回收力度,还将引导电商、物流等行业制定包装物回收计划,设置可循环包装物回收点,鼓励和支持其利用销售配送网络,开展逆向物流回收服务。

什么是无废城市?

所谓无废城市,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固体废物处置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

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作出部署。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稳步推进的具体工作要求。

2023年2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此次上海人大制定出台地方立法,为进一步全面规范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强化相关制度体系支撑。

考虑到无废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长期工程,涵盖面广、涉及要素多,为此,《条例》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谋划、系统治理,协同推进、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同时,强化了职责界定。

《条例》明确上海市、区政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协调推进和组织实施,并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

源头减量对于缓解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收运、处置压力,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积极意义,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此,《条例》从生产、消费、流通等领域以更高标准作了全面规定,包括: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推动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探索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和单位产品产生强度控制,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建筑垃圾减量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绿色采购、发展绿色消费、开展“光盘行动”、促进闲置物品循环使用和快递包装减量等。

同时,在总结实践成效经验的基础上,《条例》进一步提出了若干具体举措,包括:积极推行净菜上市,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支持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倡导办公场所设立办公设备共享区,倡导饮品经营者为自带杯具的消费者提供优惠,倡导旅馆经营者提供续充型洗洁用品,鼓励校园旧书分享等。

鼓励电商物流企业逆向回收包装物

针对当前上海固体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状况,《条例》一方面从整体上提出了建立固体废物全品类、全链条、可追溯的分类回收体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推进固体废物近零填埋等要求。

另一方面,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条例》在探索建立低价值可回收物专项回收制度、设置可循环包装物回收点、探索完善危险废物区域化集中收集模式、促进工业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推进建筑垃圾全面资源化利用、支持产业园区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平台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在审议过程中,上海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提出,上海应当根据地方特点,合理设定可回收物种类。同时,建议对低价值可回收物建立专项回收制度,推动其有效回收利用。

这一建议体现在了法规当中。根据《条例》,为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上海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根据可回收物的具体种类和循环利用需要,实行可回收物的精细化分类,并逐步予以推广。

《条例》明确上海绿化市容、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商务、财政等部门完善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扶持政策,加大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力度;探索对产生量大、具有规模效益的低价值可回收物实行专项回收。

如今,电商快递包装物多是生活垃圾处置一大“痛点”。此次《条例》规定,上海要引导电子商务、寄递、外卖等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本企业包装物回收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履行包装物回收责任。

同时,电子商务企业、寄递企业和外卖企业可以与便利店、物业服务企业、学校等合作,设置可循环包装物回收点、回收设施。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等利用销售配送网络,开展逆向物流回收服务。

    责任编辑:徐祯曜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