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查德·塞拉辞世:一位“铜墙铁壁”般的雕塑艺术家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4-03-27 17:3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美国雕塑艺术家、极简主义艺术大师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于纽约当地时间3月26日去世,享年 85 岁。塞拉以其为特定地点的景观、城市和建筑环境制作的大型雕塑而闻名。他被描述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他强调作品的物质品质和与公众的互动、作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他以金属板材组构壮观抽象雕塑而闻名,其标志性的抽象雕塑改变了博物馆、公园甚至整个景观。

他的雕塑如“铜墙铁壁”般,庄重大气,给人震撼而复杂的感受。

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

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的律师约翰·西尔伯曼对当地媒体表示,塞拉因肺炎在纽约家中去世。

在他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塞拉确立了其作为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的地位。 塞拉以大型雕塑而闻名,他主要使用钢材进行创作,作品抽象扭曲,仿佛具有一种神秘力量,其作品不仅可供观察,而且可供探索、体验和感受。 他的特定场域的大型户外雕塑,无论是安置在草地上还是永久安装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中,都给公众提供一种以新的方式参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理查德·塞拉的装置作品《The matter of time》

理查德·塞拉开创性的艺术,探讨了艺术作品、空间与观众之间的置换关系。尽管理查德·塞拉的雕塑很抽象,但人们还是可以感知和理解的,因为作品的内涵在与空间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和谐。

塞拉1938 年出生于旧金山,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俄罗斯人。塞拉从小就参观父亲工作的造船厂,年轻时也在钢铁厂工作养活自己。

理查德·塞拉

他是极简主义艺术的代表领袖之一。早年在高中是足球前卫,还是热衷的冲浪运动员。塞拉于195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英语文学,然后转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并于1961年毕业,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他在耶鲁大学继续深造,获得了艺术史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那里,他为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同为卓纳画廊代理)工作,并与Chuck Close和Brice Marden结识。

塞拉很早就对素描感兴趣,但生涯最初他是以油画为主要创作手法的。然而,很快在1966年他去马德里的Prado博物馆参观时,他看到了艺术大师迭戈的作品《宫女》,自此他认识到自己永远也无法和这些巴洛克大师的才华相提并论,所以放弃了油画,但是素描却作为他以后艺术生涯的核心之一保留了下来。

他也受到法国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的影响。1964年塞拉因耶鲁大学奖学金去巴黎第一次看到布朗库西的雕塑,被深深吸引了:仅仅一条边缘的线就能暗示雕塑的体积。于是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阳光下与女性主义艺术家琳达·宾格勒斯讨论一下午的主题就是弧线:线表示出形在倾斜时的重量。

理查德·塞拉作品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在1966年搬到纽约后,塞拉致力于激进化并扩展雕塑的定义,从他早期对橡胶、霓虹灯和铅的实验开始,到他的大型钢铁作品。他在纽约的早期作品,如《To Lift》和《Thirty-five Feet of Lead Rolled Up》,反映了他对工业材料和他所选媒介的物理特性的迷恋。在70年代初期,塞拉开始创作场域特定的大型户外雕塑,包括以6个大型混凝土块组成的《Shift》(1970)这件在他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转折之作。他在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大型作品重塑了公众与艺术的互动,有时也引发了争议,例如1981年曼哈顿的“倾斜的弧”《Tilted Arc》。

理查德·塞拉(Richard Serra)的“倾斜的弧”(《Tilted Arc》)(1981),一个120英尺长的雕塑,将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一分为二

在过去的四十五年中理查德·塞拉在欧美国家创作了无数巨大的装置以及雕塑艺术作品。其中包括1984年至1985年放置在卡耐基美术馆门口的《卡耐基》,1990年出现在冰岛的《阿凡嘎》(Afangar),1994年至1997年被古根海姆博物馆永久收藏的《蛇》,2011年亮相多哈的雕塑《第七雕塑》,及在2014年位于卡塔尔遮科利市Brouq自然保护区内的永久装置“东方-西方/西方-东方”(East-West/West-East)……他的作品开始广泛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空旷郊野到高耸山峦再到都市广场,几乎都能看到塞拉的影子。

2014年位于卡塔尔遮科利市Brouq自然保护区内的永久装置“东方-西方/西方-东方”(East-West/West-East)

理查德·塞拉以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探讨了艺术作品、场所和观众之间的置换关系。一件作品的内涵体现在于观众的理解,而不在于雕塑本身。雕塑的空间构造和时间观点,则是观众了解理查德·塞拉雕塑的不同方式。观众并不需要对雕塑作品是否了解,而是要亲身体验。当人们在雕塑周围的空间走动,他们的体会就是作品所要表现的内涵。

(本文据CNN、维基百科、《前线》等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陈若茜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