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长三角展览业关键趋势:绿色、数字、国际化

朱妮娜 陈鹏鑫 丁忆
2024-03-29 10:5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展览业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的领域,扮演着连接各国企业、市场和全球要素的重要桥梁角色。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展览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产业活跃度和产业影响力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据《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19年,该地区展览数量占全国比重29.19%,而展览总面积也占到全国的27.69%。

近年来,在政产学研协同推动下,长三角地区的展览业蓬勃发展,各类展览活动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遭受逆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以及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全面展开,展览业面临着新挑战。本文梳理长三角展览业的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并给出针对的建设性意见,以推动长三角展览业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提高竞争力,释放更大溢出带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长三角展览业:绿色与数字化渐成主导趋势,产业网络愈发紧密

长三角展览业占全国市场份额近三成,地位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由于疫情原因,以该年数据为代表),长三角地区的展览数量、展览面积、展馆数量和展览面积分别占据全国的29.19%、27.69%、23.29%和25.60%。这意味着,虽然三省一市仅占全国3.74%的地域面积,却集聚了全国约30%的展览总量。

截至2022年底,UFI(全球展览业协会)中国会员总数已达213个,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29.11%。具体到城市层面,上海在UFI中国会员数量方面位居全国首位,达到31个。整个长三角地区在2022年内举办了共200个展会项目,包括境内和境外自主办展,而在境内通过UFI认证的项目中,上海占比高达13.98%,稳居全国城市第一。从一系列数据中可见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展览业中的卓越地位和引领力。

长三角展览业数字化和绿色化特征显著。由于疫情影响和数字技术的推动,“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正成为行业主流趋势。据统计,2020年上海举办境内线上展览133场,位居全国首位。线上展览相对于传统线下模式更简洁、便利,且能够实现云端观展,更适应新的展览潮流。

同时,在“双碳”目标下,国家及地方开始大力推行绿色会展。自2022 年7 月1 日起,国家标准《绿色展台评价指南》(GB/T 41129-2021)和《展览场馆安全管理基本要求》(GB/T 41130-2021)正式实施。进博会作为代表性展会,于2022年9月16日发布“零碳进博、零塑办博”的创新方案,彰显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高度重视。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更进一步将“零碳零塑办博,绿色智慧出行”确立为目标,首次实现了100%全绿电办展,减排二氧化碳3360吨。长三角展览业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展会预计将成为未来展览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长三角展览业还具有联系紧密、效率高的网络化特征。通过对2013-2022年长三角展览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的分析(见图1),可以看到网络密度达到了0.550(超过了0.5的标准),关联数为330个,表明整体上网络的紧密度较高。网络关联度为1,说明该空间网络的可达性较好,各城市间形成一个高度互通的网络结构。此外,长三角展览业发展的网络等级度为0,说明网络内部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各城市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有利于整个地区展览业的协同发展。最后,长三角展览业的网络效率为0.489,表明空间关联网络中信息传递相对高效,但仍存在一些阻碍或不完全畅通的情况。这提示一些城市间的合作有进一步优化空间,提高整体网络的效率、促进更快速、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合作机会。

图1 2013-2022年长三角展览业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图

在长三角展览业的网络结构中,上海、南京等城市发挥着核心作用,苏州、宁波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而六安、嘉兴等城市则相对独立且处于网络边缘位置。对长三角城市的度数中心度计算后发现其均值为13.2,高于平均值的城市主要有合肥、常州、连云港、南京、南通、无锡、徐州、盐城、扬州、上海、杭州、金华、宁波、绍兴和温州。这些城市在整个地区的展览业网络中拥有最多的网络关系,居于网络中心,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在整个地区内扮演着核心角色,促进了合作和信息交流,对网络的稳健性和协同效应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中间中心度的计算表明,相对于均值6.640而言,合肥、芜湖、连云港、苏州、扬州、金华、宁波和绍兴等城市表现出更高的中间中心度,说明他们在整个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和连接者角色,对整个长三角地区展览业的信息传递和资源流动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接近中心度的均值为3.423,低于该均值的城市有六安、淮安、连云港、苏州、宿迁、泰州、嘉兴和台州等8个城市。这表明这些城市受到网络影响较小,展览业发展相对独立,在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与其他城市的联系相对较弱,受其他城市的影响较小。

产业发展挑战:区域不均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

长三角展览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特征。以上海为例,其在展览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仅2019年就举办了1043场展览,展览总面积达1941.67万平方米,是全国拥有大型展会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展览业综合发展指数高达470.25,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然而,一些相对边缘的城市却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挑战。比如,六安、淮安、宿迁和泰州等城市的展览业发展相对滞后,展览数量和面积相对有限。并且,长三角的展览业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和江苏,安徽的展览业发展较为滞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均、市场机会失衡,影响长三角整个地区展览业的全面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长三角展览业的网络效率为0.489,说明在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瓶颈,需加强合作机制、推动更有针对性的资源整合来提高整体网络效率。长三角展览业的网络等级度为0,意味着各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相对平等。虽然这为协同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但也反映出缺乏明确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资源整合。

长三角展览业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尚存在一系列挑战。尽管数字会展和绿色会展已经成为趋势,但仍处初级阶段。就数字化转型而言,2020年上海举办的境内线上展览数量仅占总展览数量的一小部分。并且,仅有少数展览采用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这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展览业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绿色发展方面,尽管进博会等一些标志性展会提出“零碳零塑办博”的创新方案,表明展览业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逐渐增强,但具体实践仍显不足。因此,长三角展览业需要更加深入地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以适应未来展览业的发展趋势。

长三角地区的展览业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国际展会数量和规模仍相对有限。根据最新统计,国际展会在长三角地区整体展会中的占比仅15%,而国际展览的展览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0%左右。相比之下,像德国汉诺威会展中心这样的国际性展览中心,国际展览面积占比可达40%以上。这突显了长三角地区在吸引和举办国际性展览方面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国际推广、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等手段,提升长三角地区展览业的全球影响力。

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产业联盟、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尽管长三角地区于2006年成立了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但该联盟在促进区域会展业协同发展方面的作用尚显有限。为了更好地推动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建议进一步加强这一机制。首先,可以通过联盟平台推动成员城市之间的更紧密合作,建立更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例如共建展馆设施、联合培训人才、共享市场信息、共同打造区域品牌等。其次,应持续吸纳新城市加入到联盟中,扩大合作范围和影响力,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从而推动整个地区会展业的协同发展。

当前还有必要大力加强展览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在推动展览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政府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促使线上展览与线下体验相结合,从而提升展览的全球可访问性和互动性。其次,可着手搭建和完善展览行业信息云平台,使展商、观众和组织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提高行业的运营效率,提高行业的运营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

在绿色会展发展方面,政府可制定相关环保政策,推动展馆和展览活动的绿色化改造,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措施。此外,政府还可设立绿色认证机制,对符合绿色标准的展览予以认可和奖励,推动全行业朝着更为绿色与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针对长三角展览业国际化水平不足,政府可出台政策,鼓励支持更多展览活动参与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例如,推动本地展览主办方与国际组织、外国展览公司的合作,以及支持本地企业参与国际性展览。政府可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便利的审批流程,帮助本地企业和展览主办方更好地融入国际展览体系。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展览业从业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的国际观念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人才提供国际化的专业培训,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标准,有助于提升长三角展览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作者朱妮娜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讲师、长三角会展研究院研究员,陈鹏鑫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生,丁忆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讲师)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