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这个小县城,竟然藏着中国唯一一株存活的千年白茶树种
中国人爱喝茶,世人皆知。
但看过手工炒茶的人,可能数量不多。
烧到200度的铁锅,徒手伸进去,有节奏地炒着,茶叶翻飞又落下,茶香四溢。
图源/《文明密码·深山采集人》
这一幕,在春天的浙江省安吉县可以看到。
爱喝茶的人都知道,安吉盛产安吉白茶。虽取名“白茶”,但实际上,安吉白茶是绿茶的一种。
在中国,茶分类的方式很多,最普遍的还是按制作工艺和发酵程度,比如我们常说的红茶、绿茶。
从制作工艺上来讲,安吉白茶需要杀青、揉捻、烘干,是实实在在的绿茶,但因春季发芽时刚长出来的嫩芽叶叶绿素缺失,看上去色白如玉,故有了“白茶”之名。
图源/安吉县融媒体中心
这是一种罕见且阶段性的白化现象,当天气越来越暖和,气温高于23℃时,叶片便会自然复绿。
这也导致了安吉白茶的稀缺性,采摘期仅有一个月左右,十分珍贵。
图源/安吉县融媒体中心
万物机器生产的时代,在安吉,大多数都是机器炒茶,但依旧有人在坚持手工炒茶。
由于手工炒制技艺难以掌握,加工批量小、速度慢,手工炒茶现今不多见了,熟练掌握的只有寥寥几人。2011年,安吉白茶制作技艺被收录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吉白茶手工炒制过程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
早上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需要在阴凉地方均匀摊放几个小时使茶叶变软;
图源/《文明密码·深山采集人》
杀青理条是炒茶中相当关键的一步,需要炒茶人极高的手感和手法,做到抖散、抛闷结合,然后进行初步理条;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纪录片素材库
杀青之后,便是初烘,烘笼底下放一口铁锅,烘笼上铺上纱布,茶叶均匀摊开,高温烘干;
接着摊凉、复烘(低温)、收灰干燥,一锅好茶才算完成了。
这其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采摘时只能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不带奶叶、鱼叶;杀青理条时,火候温度十分关键,否则不是焦叶就是红梗。
图源/《文明密码·深山采集人》
要做到叶不焦,梗不红,而又要保持叶张完整,除要求有正确的温度外,还要保持苛刻的湿度,这都需要炒茶人多年经验才能达到。
在安吉,凡是炒过茶的人,手掌均伤痕累累,二百多度的铁锅,徒手炒制,留下了一生的印记。
图源/《文明密码·深山采集人》
新鲜的茶叶通过高温炒制,蒸发水分的同时终止茶叶的发酵过程,这样便锁住了茶叶的“鲜”,当茶叶在温水下舒展身姿,定格在绿色干茶中的一抹玉白,又在水中悄然绽放,安吉的万亩茶海,仿佛就浓缩在这一杯茶中。
图源/北京发现纪实传媒纪录片素材库
民间有言:“中国白茶看安吉,安吉白茶看黄杜。”在安吉,被称为“中国白茶第一村”的黄杜村又格外耀眼。
黄杜村,地处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半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黄杜村人口不足2000人,村子里90%的家庭都在做着与白茶相关的工作。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在浙江省安吉县海拔800米的崖林之间发现了一株千年老茶树,其嫩芽白如玉,枝呈绿色,很是少见。经鉴定,这是现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株存活的白茶树种,后被称为“中国白茶祖”。
1981年,“浙北地区茶树品种选育试验研究”课题组的茶技员盛振乾,从这株古白茶树上剪取枝条,引至黄杜村,慢慢繁育。
图源/湖州发布
1990年,盛振乾每0.5公斤干茶卖到了400多元。
这对于20世纪90年代的穷山村来说,无疑是一条致富路,时任黄杜村党支部书记的盛阿林当下决定带领村民种茶。
一开始,因安吉白茶的种植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失败概率高并不顺利。
1996年,情况发生了转变。安吉县溪龙乡政府提出建设“千亩白茶基地”目标,对种植白茶面积3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150元。
“老支书”盛阿林带头,借款盘整出百亩茶园。在外务工的宋昌美,带着打工挣来的10万元回到黄杜村,承包10亩荒山,创立“溪龙仙子”白茶品牌,而且还成立女子合作社。
图源/安吉县融媒体中心
一时间,农民的种茶热情被点燃,一村一户抢着种。以前一文不值的荒山荒坡,只要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白茶,甚至推广到县里的其它乡镇。
此后,黄杜村以专业种植白茶出名,被称为“中国白茶源”。因种植范围为安吉县境内,对外统称为安吉白茶。
2012年,安吉白茶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和招牌,从黄杜村慢慢走向了全国。黄杜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白茶第一村”。
现下,安吉白茶嫩白芽即将抽出,黄杜村依靠着这小小的茶叶,从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变成了家家有茶场,年年有收入的致富村。
如今,黄杜村种植白茶4.8万亩,年产值达到4.5亿元,村民户均收入达到3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图源/安吉县融媒体中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