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米博华新书《博论正风反腐》出版,学生作序:与祖国风雨同舟

贾亮/《博论正风反腐》
2018-11-28 18:58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近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所著《博论正风反腐》一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精选作者近年来发表在《中国纪检监察报》的《博论》评论专栏文章124篇,围绕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展开论说。

11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首页发文推荐了该书:本书既可以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理论辅导书,也可以作为党报新闻评论业务参考书。

《博论正风反腐》一书的序言由曾跟随米博华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博士生贾亮所作。学生为师作序并不多见,贾亮也在序言中详细介绍了促成此书出版的一些细节。

序言写道,米老师文章中很多毫不留情的话,之所以敢写,即便不少人劝他“悠着点”仍继续坚持,就是因为他自己首先做到了。而很多话,读者之所以觉得舒服、能说到心里去,也是因为那些都是他自己提升党性、砥砺品行的真实经验。

序言还透露,面对他人“篇篇都是精品”的赞誉,米老师说那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写这个专栏付出的精力,甚至比当年在人民日报社写重要文章还要多,还要认真”。“字正腔圆、义正辞严”的整体风格,不灌鸡汤、不打鸡血的行文模式,平等对话、娓娓道来的论证方式,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忠实读者,成为《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个品牌,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和爱好者学习的范本。

以下为《博论正风反腐》一书序言全文:

转眼之间,《博论》已开三年,应中国方正出版社之邀,即将结集出版。

但凡出书,请同行业的大家名家、自己的老师好友或者请社会名流作序,似乎已成惯例。作为米博华老师的博士生,我的一个积攒已久的梦想,就是等我有书稿出版时,米老师能为我写篇序言。我的愿望还没有向他提及,他却先把本书的序言交给了我:用我之前采访他时的一篇手记作序。

“不合适吧!”这是我的第一反应。“你别闹了!”同事朋友知此消息也不敢相信。

然而,这就是事实。真正自信的人自带气场,真正好的文章无需包装。

有人说,是米老师对这本书不太在乎吧?若是从他定下此事便让我全权处理看,似乎是。但这“不在乎”的前提,却是他对《博论》专栏、对专栏的每一篇文章都太在乎了!

且不说他为了确定栏目定位,多次到中国纪检监察报社跟社领导和年轻同志座谈,听取各方面意见;也不说他三年来从来没有因个人原因耽误过专栏的供稿,还经常承担专栏外的工作;更不用说这个专栏多次得到了专家肯定、领导表扬。只说他为了写这个专栏平时所做的努力,就让绝大部分专业从事该领域报道的年轻人汗颜。

米老师曾不止一次提醒我,业务能力要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做基础做保障,这是党报评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只追求行文技巧、靠说两句狠话、堆砌华丽辞藻,干不好也长不了。这就需要学习,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人民日报社从事评论工作几十年,米老师深知政治学习的重要,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报道、重要讲话、批示等,一一学习并内化为自觉和习惯。他没有系统跟我讲过他学习中央精神的方法,但有一些比较典型。比如,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在发展中领悟新思想的精髓,在变化中把握新精神的实质,如此便能既不泥古也不空想;站在理论和实践的维度,吃透中央每一项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思考新规定新制度的具体指向,自己悟透了才能跟别人说透;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寻求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达给广大党员群众的最好方式,以饱含感情的态度反映人民群众的种种合理诉求……可以说,米老师身上的学习精神是回答一些读者为何《博论》选题精当、论述透彻的最好答案,也正是我最该学习的。

正因如此,他才高得上去、低得下来,既能探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专业问题,又能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广阔的视野进行解读。他敏锐感知到“动辄得咎”与“动辄则咎”的巨大区别,写下了“从‘得’到‘则’,一字之变,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境界立现”;他站在历史的维度,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三周年的时候,发出了“这三年,定载入史册”的感叹;他站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高度,发出了“与党同心同德 与祖国风雨同舟”的呼吁。

不仅如此,每篇见报的一千两三百字,是他每次写到近两千多字后,一点点删下来的。经常是,到我们手中的稿子,倘若删掉其中的一句话,整个一段甚至整篇文章就会显得不完整了。面对他人“篇篇都是精品”的赞誉,米老师说那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写这个专栏付出的精力,甚至比当年在人民日报社写重要文章还要多,还要认真”。“字正腔圆、义正辞严”的整体风格,不灌鸡汤、不打鸡血的行文模式,平等对话、娓娓道来的论证方式,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忠实读者,成为《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个品牌,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和爱好者学习的范本。

有人感叹,读博论就像品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也有人说,读博论就像在跟一个老党员对话,能让你对照自身、增强党性。一个共同的感受——文如其人。

文如其人,简单四个字,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米老师文章中很多毫不留情的话,之所以敢写,即便不少人劝他“悠着点”仍继续坚持,就是因为他自己首先做到了。而很多话,读者之所以觉得舒服、能说到心里去,也是因为那些都是他自己提升党性、砥砺品行的真实经验。

工作中、生活中,这个在文章里讲了几十年道理的老党报评论员,从来不跟你讲大道理,没有你要如何、应该怎样、最好如此之类的训导。他只做应该做的事情,凭着党性,凭着德行。

记得第一次跟同事拜访米老师,在他家附近的一个餐馆里,“可着劲儿点”的我们选了六七个菜,还要了一壶198元的普洱茶。就在下单时,米老师到了。获知菜单后不仅减了两个菜,还把比较贵的都换成了家常菜,“坑人”的茶水也退了,换上了白开水。以后,皆是如此,简简单单,特别是每次送他先走时,那辆从不上锁的破自行车,更让我们印象深刻。跟学生们在一起,米老师也是如此。一次师门聚会,米老师挤地铁而来,在我们都觉得既然有专车,何必如此时?他却说:“我跟自己的学生吃饭,又不是公务,哪能让司机去接,说不过去。”

几次到中国纪检监察报社座谈,他都倾囊相授,因为年轻人太热情、问题太多,常常是半个小时的座谈要延长到两个小时。报社也曾有给他发讲课费的想法,但他都拒绝了,他说:“座谈就是座谈,讲课就是讲课,哪有座谈会拿讲课费的道理?”报社两次请他去北戴河讲课,都只是中午在食堂跟大家一起吃个工作餐,下午讲完课便启程回京。我曾问他,在餐厅吃个晚饭又不违反规定,这么着急干嘛?他说:“在那吃,报社领导就得陪着,办培训班那么多事情需要统筹,不要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于是,我们要么在高铁上简单吃点,要么到京再说,而每次回来都近夜里11点了。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他在海南休假期间,宁肯花几千块钱把私家车在海南和北京之间来回托运、跟师母外出期间自己从网上订快捷酒店,也绝不麻烦当地的老朋友们。

我是一个对老师特别“严苛”的人,从小到大不知因为评价或顶撞老师吃了多少亏,仍不改此“恶习”。直到遇见米老师,拜入他的门下,我才真正懂得“学高为师、身正示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真正意义。米老师做人做事、为官为学都堪称楷模,是我学习生涯里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

只恨自己天生驽钝、资质一般,对米老师的教诲只能领会十之二三,做到十之一二。跟米老师学习的这些年里,虽踏实用功、认真工作,也不过写下了一些难入米老师法眼的习作。在这些羞于提及的文章中,就有米老师定为本书序言的那篇《老米?不老!》——一个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米博华介绍起自己,不忘说一句“叫我老米就行”;鉴于他在评论领域的深厚造诣,同事同行也多以老米相称;就连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一档特色栏目,也以“老米公开课”命名。

的确,年过花甲,确已步入老年行列。但只要跟他接触几次,就会明白,他自称老米,那是谦虚,别人称老米,则发乎尊敬。至于年轻如我辈者,好像“米老”才是最恰当的称呼。

但,他真的不老。

他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从不倚老卖老。年轻人追逐的新生事物,他都了解,年轻人身上的蓬勃朝气,他更喜欢。年轻人也喜欢跟他在一起,他虚怀若谷,使你可以不必忌惮说错了话会挨批;他睿智豁达,可以让年轻人摆脱迷雾重拾前行的信心。一颗年轻的心,让年龄不再是鸿沟,让情感不再有隔阂。每个人都曾年轻过,只有年轻的心永远不老。

他对新知识总有求知欲,可谓如饥似渴。2015年“两会”上,记者曾到河北省人大代表团驻地采访他,去的时候他正在新华书店的书摊前挑书,几十本,近千元。干评论这一行,过了五十岁,思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他干了一辈子评论工作,深知这个危机,所以才如饥似渴地补充新知识,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也唯其如此,才持续写出一篇篇佳作。撰写《博论》专栏文章后,中央和中央纪委的新精神、新要求,他都第一时间学习研究。经常是,我们还没想好评哪些内容,他已经列出几十个《博论》选题。

他文风犀利、用语大胆,没有丝毫暮气。“有人卖官,卖到排队挂号;有人猎色,猎到悖逆人伦;有人索钱,索到搬不动、没处放;有人造宅,造到攀比金銮宝殿。”诸如此类的话,专栏文章中比比皆是。痛心疾首之语,哪像从一个老年人口中说出,其战斗性之充足,更丝毫不输于年轻人。我不敢写,也写不出。

开设专栏时,他已卸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以他取得的成绩,本可以功成身退,颐养天年。但他说,他是一个党员,只要活着,为党工作没有退休的一天。《博论》开篇之作即是《党员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的觉悟。正如文中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当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带镣长街行”,“砍头只当风吹帽”,但也不能把入党看成是升职和就业的一张门票。如果缺少甚至没有党的意识,不清楚党员意味着什么,党还有什么战斗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米,不老!

为师作序,前所未闻,心惶惶然。不敢说是序,只略记二三事,使更多人见其人、见其识、见其品。

    责任编辑:蒋晨锐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