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现张謇等近代实业家群像,上海历博推出双展
澎湃新闻获悉,“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两大展览今天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两个展览分别聚焦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近代爱国实业家“群像”和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实业家“特写”,呈现近代一批爱国实业家的突出事迹和家国情怀。
展览由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博物馆协同发展合作联盟首次合作推出。该联盟包括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常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宁波博物院、湖州博物馆、嘉兴博物馆、舟山博物馆9家文博机构。
展览现场
再现近代爱国实业家群像
“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通过展览呈现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近代爱国实业家“群像”。展览通过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事迹,实则想要揭示和传递的是爱国实业家这一群体背后的生活方式、价值信念和崇高理想。
展览现场
展厅入口的设计模仿上海老洋布局大门,辅以老洋布局介绍,给人以穿越时代的观展体验,从而走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传奇故事。通过展线依此浮现的有“士负国家之责”的张謇、“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荣氏兄弟、“国货大王”方液仙、“煤炭大王”刘鸿生、 “五金大王”叶澄衷,以及盛宣怀、杨济川、吴蕴初、陈顺通等一大批实业家的人生故事。
展览现场
张謇(1853—1926)出生于江苏南通,光绪二十年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实业家,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亡之际,张謇以“士负国家之责,必自其乡里始”的自觉,毅然放弃仕途,力行实业救国壮志,开拓工农商诸实业,书写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传奇。
展览现场 张謇论厂事卷 南通博物苑藏品
展览现场 1915年辑里丝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牌
荣氏兄弟即荣宗敬(1873-1938)及荣德生(1875-1952),原籍江苏无锡。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等筹资创办茂新面粉厂。1913年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发展至1921年,荣氏面粉企业拥有8家厂,成为我国民族资本中最大的面粉企业。1926年美国费城博览会上,获赠面粉奖状。
展览现场 面粉样袋
严裕棠(1880-1958),1902年创办大隆铁工厂(现上海大隆机器厂),1915年,大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整套棉纺机,成为国内第一家棉纺机器专业生产厂;孙梅堂(1884-1959),原籍宁波鄞县,美华利钟表行创办人;盛宣怀(1844-1916),原籍江苏常州。清末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中国通商银行发起人,商战思想的著名践行者;虞洽卿(1867-1945),原籍宁波镇海,近代航运巨子,先后创办宁绍、三北、鸿安3家轮船公司,为当时国内民营航运企业之首,与外商航运企业展开激烈竞争;杨济川(1881-1952)1915年仿制成功国内最早的电风扇,华生电器制造厂创办者;刘鸿生(1888-1956),原籍浙江定海,生于上海。民国实业巨头,有“煤炭大王”、“火柴大王”之誉,由于其涉足众多实业领域,又有“企业大王”之称……
亚浦耳电灯泡及纸盒
祥生汽车公司广告牌
无锡永泰丝厂“银球”商标、“金球”商标
展览共计展出145件(组)展品,通过一大批知名老字号企业的商标、票据、广告、证章奖牌、合影照片,以及新中国解放、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见证物,不仅呈现了这批实业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踔厉奋发创办实业的历程,也浓墨重彩地展现了他们在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之后,以慈善公益、捐资兴学等方式造福地方、回馈社会,在国家陷入危难、风雨如晦之际为国担当的家国情怀。
人和绸庄广告单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典型文物、文献的展示,让观众走近、了解这一批近代爱国实业家,宣扬他们实业强国、实业报国、热心公益、造福乡梓的突出事迹,反映这一群体对国家、区域和各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彰显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
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
在近代爱国实业家群体之中,被誉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先驱的张謇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同期开幕的“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通过回溯张謇一生其人其事,呈现近代实业家群像中的一个“特写”。该展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南通博物苑合作推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近百件(组)珍贵的历史文物和130余幅图片,如大生纱厂厂约草稿、张謇书南通博物苑南馆对联、张謇撰《家诫》、育婴堂楼房建筑图等,展示了张謇以大生集团为核心,兴办的一系列实业、教育、医疗、慈善、公益事业及营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的成就,反映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干兴邦、起而行之、帮助群众、造福乡梓的伟大业绩。
大生纱厂厂约草稿
张謇楷书题钟楼七言联
张謇认为:“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为此他毅然放弃仕宦前途,投身到“实业救国”的行动之中。以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为开始,到1926年张謇逝世为止,大生纱厂发展为四个大厂,拥有纱锭15.5万枚,布机1580台。围绕大生纱厂,张謇还创办了大小企业34个,并先后创办了20个盐垦公司,形成了中国第一个以棉纺织业为中心,有辅助产业相配套、资产庞大的资本集团。在“实业救国敢为人先”这一单元板块,展出了“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翁同龢为大生纱厂题写的对联等实物,反映创办实业过程之艰辛。有感于创业的艰难,张謇曾请人画了四幅“厂儆图”,挂于厂内公事厅,以示儆戒。图用隐喻的手法,讽刺了办厂过程中故意刁难、捉弄的数人。
展览现场 大生机器纺纱厂股票
展览现场 翁同龢为大生纱厂题写的对联 复制件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对南通的教育、文化、慈善、城市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推动了南通现代化的进程。据南通博物苑的工作人员介绍,张謇在教育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他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学制完备的中等师范学校;张謇于1916年在狼山东北麓开办的盲哑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盲哑合一的特殊教育学校等。
张謇在国内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主持或参与创办了多所国内知名学校,1906年私立农业学校即今日的扬州大学,1912年南通纺织专门学校为东华大学、南通大学前身,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为今上海海洋大学,还有苏州大学、河海大学等。
育婴堂楼房建筑图
在文化方面,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南通博物苑。作为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不仅是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传承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百年历史的肇始。南通也因此成为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而南通博物苑之所以称“苑”而不是现在通行的“院”也体现了张謇的办馆理念,它是由古代苑囿系统和现代博物馆体系相结合,因此保留“苑”字。展览现场也展出了南通博物苑的石额拓片和南通博物苑平面图。
展览现场 南通博物苑的石额拓片和南通博物苑平面图等
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表示,张謇身上兼具“士负国家之责”的爱国情怀、“洞明世界大势”的开放胸襟、“独立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忠言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和“兼济天下苍生”的社会责任。”
这些宝贵的精神不曾过时,也是当时一批爱国实业家身上体现出来的共性,至今仍值得后人学习。
张謇题《家诫碑》 复制件
在展览开幕当天,记者就碰到多位南通籍的观众驻足参观,也从侧面反映张謇所做的社会贡献至今为人铭记。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4年3月26日—5月26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南京西路325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