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智库观察|从美国产业智库运行经验看中国如何建好高端智库

延玲玲 宋亮 何颖
2024-03-25 13:3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美国产业智库发展历史悠久,活跃于美国产业界,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外的“第五种权力”,是全球产业智库领域的翘楚。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完善的运作机制,美国产业智库一直为美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梳理美国产业智库的建设情况和运行特色,对推动中国产业智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国产业智库的运行经验

美国产业智库聚焦制造业数字化、人工智能、5G技术等多个不同产业,为美国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开展前瞻性研究,典型产业智库概况如表1所示。

表1 美国典型产业智库概况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总结其运行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产业智库精而多。《2020年全球智库报告》中的科技类智库排行榜中共有71家智库上榜,美国占了21家,总数位居全球第一。这些上榜的美国产业智库大部分体量较小,多以“小切口”领域进行深耕。例如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以下简称ITIF)从2010年进入全球科技智库榜单后,快速跃居榜首,并获评为“2017-2019年度顶尖科技政策卓越中心”,但经过十余年发展,ITIF依然仅有20余名全职员工。众多精而小的产业智库,发布了大量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美国的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资金渠道广而稳。目前,美国产业智库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拨款、项目收入、基金会和企业的资助、个人捐助。尤其是个人捐助涉及人员众多,例如布鲁金斯学会有超过60万的捐助人,传统基金会有超过50万的捐助人。智库董事会一般由银行家、企业家等社会精英构成,其背后人脉资源更是智库资金支撑的重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是智库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智库保持客观、独立的重要前提。

研究方法新而全。美国产业智库坚持以尊重客观事实为自身发展的要素,致力于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和科学的解决方案,例如ITIF设立了“数据创新中心”,充分利用数据驱动创新;兰德公司提出了著名的德尔菲法和系统分析法,拓展了博弈论。美国产业智库还经常举办对公众开放的讲座、研讨会、纪念会等,邀请政府人员、不同观点的人员与会讨论甚至辩论。新而全的研究方法作为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是保障其长远发展的生命线。

智库网络大而全。美国产业智库之间开始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联合开展研究,并对热点问题联合发布报告。美国产业智库积极与国外智库建立合作,例如布鲁金斯学会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还积极组建国际智库联盟,例如ITIF于2016年发起全球贸易和创新政策联盟,已经吸纳了来自加拿大、英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33家智库成为会员。智库之间进行战略合作,有利于提升其行动力和影响力。

参政意愿强而深。美国产业智库主动参与政界大事,影响重大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大选期间,智库纷纷梳理和剖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提供战略思想和政策建议;也会担任候选者的政策顾问,为其出谋划策,最终影响大选结果。每当新总统上任后,智库又会主动给总统写建议,阐述观点,提出主张。智库也会撰写提交政府交办的研究报告,对政府在具体政策上的选择具有较大影响。智库成为政界培养和储备精英人才的摇篮,也提高了智库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中国产业智库存在的问题

高端产业智库尚待建设。中国高端智库建设工作于2015年12月启动,目前共有29家。而在产业相关领域,仅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建设的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3家。目前的产业智库规模不足以支撑对当下产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前沿研究。

资金来源亟需扩充。中国目前产业智库大多是官方智库,民间智库较少。而官方智库的资金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自筹资金的途径较少,对政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长此以往,将会制约智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方法有待更新。中国的高端智库多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还主要依赖外部统计数据,导致议题设置滞后于决策部门需求。大部分智库多采用理论演绎、文献调研、经验提炼等传统方式,缺乏信息时代的大数据意识和原创性新理论与新方法,不利于提高智库的影响力。

人才结构亟待调整。软实力,硬实力,归根究底要靠人才实力。而中国产业智库目前的研究人员中包含大量高校应届毕业生,仅按高校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智库需要的专家还有一定差距。研究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导致其研究成果与产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三、对中国产业智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高端的产业智库。建议深耕细分领域,在某几个重点产业领域组建精英团队,开展做实做精的研究,产出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提升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与产业决策部门的有效对接,追踪产业的发展动态。发挥网络协作的功能,智库之间在相同领域加强合作,集聚资源,共同发展。

开展多样化的运营管理。建议赋予智库监督功能,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智库的批判和纠错作用,加强对现有政策的评估和监督。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争取来自组织和个人的投资和捐助,同时政府出台相关资助智库研究的免税、减税等优惠政策。借助市场分配资源,让官方和民间智库共同接受市场的考验。

打造高水平的研究体系。建议搭载数字时代的数据,采用新技术手段赋予智库具备“数据库”和“信息库”的特色。重视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创新,采用面向未来的研究方法,积极调动跨学科领域的资源,形成一套具有优势特色的新工具和新系统。树立智库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借助研讨会、出版物、公众号等多种社交渠道,与外界构建多维度的对话平台。

加强全方位的人才培育。建议设置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聘请政府退休人员在智库担任职务或顾问,建立智库人员定期到政府借调学习的特殊渠道。加强基础理论培育投入,成立基础理论学习督促中心,定期举办相关培训、座谈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内智库学者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以定期合作举办论坛、出国访问、成立涉外中心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度交流。 

(作者延玲玲、宋亮、何颖均来自赛迪智库科技与标准研究所)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