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东地理与徐谓礼家族发展史

2024-03-28 11: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吴君神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所谓浙东,特指钱塘江以南地区,主要有金衢盆地、宁绍平原、台州、温州、丽水等区域,此地或有靠海,或有内陆,地形多变,各有利弊。

《地理图》碑拓本 南宋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徐谓礼是南宋中期的中层干部,其父徐邦宪是南宋重臣,徐家的发展与浙东地理有密切关联。从北宋末年避难衢州,到南宋初年致富温州,最终到绍熙四年的金华进士,徐家以近乎百年的时间,充分吸收三地特点厚积薄发,迎来大发展。

衢州荒远可避兵祸

徐家属外来人员,他们选择衢州为第一据点,借助地利远避兵祸。徐家外来的证据来自其家谱,徐谓礼往上只能推四代,在重视血缘与传承的古代社会是极为罕见的。古人以宗族为单位群聚生活,因此宗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条件艰苦民众必须抱团,以此抵抗自然灾害与官府盘剥,被开除宗谱被视为对族人的最大惩罚。只能上推四代的徐家人丁稀薄,缺乏抗风险的条件。徐父邦宪的墓志铭中记载:

先君讳邦宪,字文子,曾祖林,祖瑄,父梦良……《徐氏家谱》自兵火后失传,先君尝有意纂缉,未遂而殁。故今叙世次从略。

“兵火”是指两宋之间的战乱,当时金国侵略宋朝,北方战乱频繁,百姓纷纷南下。徐邦宪本人是南宋重臣,在南宋疆域内能量颇大,徐家如果是南方人,按常理应该很容易复原家谱。在徐家南逃的过程中,兵荒马乱人人朝不保夕,家谱很可能就此散乱丢失。

当时逃难按照就近原则,陕西逃往四川,河南逃往湖北,山东逃往浙江,史称“建炎南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载“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几千万人”,足见当时迁徙之规模。徐邦宪出生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以每二十五年一代计算,曾祖徐林大致是元丰七年(1084年)出生,建炎时年过四十,正当壮年。在此背景下,徐林率领族人从山东逃到浙江。

浙江府州众多,杭嘉湖平原与宁绍平原人烟稠密经济发达,衢州地方偏远山地多而农田少,经济较为落后。徐家为何将衢州当做首选迁居之处?背后原因复杂,最主要的可能是追随孔氏后裔脚步。孔氏族人在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友的率领下,陪同宋高宗来到江南。可惜南宋朝廷自顾不暇。孔端友无奈之下率领族人避居衢州。

《说文解字》中“四达谓之衢”,亦即“衢”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衢州身处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省交界处,堪称交通良好,极为符合“衢”字本意。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载:

衢州府东至金华府一百九十三里,东南至处州府三百六十里,南至福建建宁府五百里,西至江西广信府二百四十里,东北至严州府二百六十里……府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掣闽、粤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图经》云:衢州川陆所会,四通五达,江浙闽广之所辐辏,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

1503年的衢州城图 明弘治《衢州府志》

衢州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一旦出现大兵压境的情况,族人能迅速收拾家当,任择一方向逃难保留血脉。衢州内部以衢江分成南北两部分,呈中间低南北高的地形。在此定居,可以倚仗丘陵山地修建坞堡,抵御山贼土匪与流寇乱兵。金兵依仗骑兵之利,面对连绵的丘陵山地,很大可能会放弃进攻。顾祖禹将衢州描述成兵家必争之地,两浙攻守关键。金人追求财富珍宝,不是土地人口,且南方气候潮湿,不能久留。因而衢州未遭到兵祸,在乱世中是一方净土。

衢州身处浙江西部地形复杂,人口密度偏低。历史上南渡人员大多向偏远地区迁徙,以此缓和土客关系。比如永嘉南渡时,王谢等大族将目光转向会稽,开发杭嘉湖等地区,唐后期的北来人群向福建等地活动,甚至产生“开闽三王”的说法。衢州偏远成为建炎南渡人员的重点地区。衢州的蛮荒,从《述异记》“王质烂柯”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信安郡是衢州的古称。晋人王质靠在山中伐木贩卖为生。一次入山砍柴,看见数名孩童下棋,他在旁观一会之后打算回家,却看到斧子木柄腐烂,只余下铁斧。晋朝离宋七八百年,当时衢州人烟稀少,却还有人需要砍柴为生。山中多虎豹豺狼,危险异常,王质冒险进山,表明衢州平原稀少,农业资源不足,只能靠山吃山。

《群仙高会图》之王质烂柯(局部)佚名 宋 弗利尔美术馆藏

衢州与南宋首都临安,直线距离只有二百二十多公里,对衢州产生许多益处。比如,朝廷在挑选衢州长官时,会对其要求甚高,衢州容易有优良的治安环境。在教育方面,衢州也会获得优待,至少科举资源会向其倾斜。沿着衢江,百姓可以轻松到达杭州,与首都联系紧密。衢江是衢州的“高速公路”,是衢州的母亲河,《读史方舆纪要》载:

衢江在城西。源出仙霞岭曰大溪,经江山县东,又北流至城西南,而信安溪流合焉,曰双港口。经城西,又绕出城北,东流至城东十五里鸡鸣山下,而定阳溪流合焉。亦曰衢港,亦曰信安江。……又东北流,经龙游县界,亦曰盈川溪,又东入金华府兰溪县界,与婺江合。

清代中期的衢州府图(局部)@《浙江全图》

衢州靠着众多的丘陵山地,成为浙江的小透明,能远避战火。境内多山少平原的格局,又令此地人烟稀少,给外来移民生存的空间。衢江带来的交通优势,又容易获得浙江其他区域的帮助。三大优点吸引孔氏等南渡大族青睐,焕发出别样魅力。

徐家可能只是追随孔氏脚步,没考虑太多。但他们切实地享受到衢州的便利,安稳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温州之利以致富

徐家崛起的第二个关键区域是温州。温州西南高、东北低,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良好,可惜山地多平原少,土壤更是以红黄壤为主,酸性强,不适于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随着政权重心的南移,历来贫瘠的温州以非常快的速度崛起。

温州崛起的关键在于盐业。盐税在宋代政府占比非常高。《两宋财政史》载:

北宋末年,两淮盐利的最高额为1500万贯至2405万贯,而当时全国盐利最高额为3113万贯,两淮盐利就占全利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金兵入侵北方疆土沦陷,两淮成为军事对峙最前沿。南宋朝廷食盐来源变少,开始将目光转向沿海地区,或是煮海熬盐,或是寻找盐矿。温州几乎在第一时间被纳入该项目。

宋代海盐生产,出自元陈椿撰《熬波图》

温州下辖四县,分别为永嘉、乐清、平阳以及瑞安。每县都设有盐场,分别为永嘉盐场、天富北监盐场、天富南监盐场以及双穂盐场。制盐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人力。宋人乐史在《太平寰宇记》记载:

凡取卤煮盐,以雨晴为度。亭地干爽,先用人牵牛挟刺刀取土,经宿,铺草籍地,复牵爬车聚所刺土于草上成溜,大者高二尺,方一丈以上,锹作卤井于溜侧。多以妇人、小丁打芦芿,名为“黄头”,舀水浇灌,盖从其轻便。食顷,则卤流入井。

刮取卤土需要考虑天气,工序繁复需要全家大小齐上阵。熬海煮盐更是麻烦。盐户整体风吹日晒烟熏火燎,加上双脚泡在盐水里,对皮肤伤害很大,很容易折寿早夭。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制盐业,为何温州境内有如此多的人愿意从事盐业,甚至到了每县都有盐场的地步?

场灶煮盐,出自宋《本草·解盐》图源:温州文史馆

温州人地资源紧张农田紧缺,无法供养温州的全部人口。百姓要么外出经商,要么在家煮盐。俗话说人离乡贱,古代经商风险很高,沿路的土匪恶霸,地方的官府豪强,各种因素加成之下,商人是高危行业。在安土重迁的思想影响下,百姓无奈选择从事制盐行业。

温州滨海有良好的港口,食盐可以快速运到全国各地。早在北宋年间,温州就拥有发达的造船业,每年能打造六百多艘,体长超过七十米的大船。南宋初年,温州开通市舶司,允许对外通商贸易。借助经济政策与造船业,温州的食盐能运销江浙等地。食盐是温州经济的助推器,加速了地区的发展。

温州港口码头遗址 图源:温州文史馆

温州离杭州近覆盖在首都圈内。盐税是南宋财政的重要来源。为了加快温州盐业发展,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迁徙人口,让温州从北宋崇宁元年 (1102年)的119640户,增加到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的170035户,新增人口提供大量劳动力,也从侧面增加了盐业市场与生产工人。

徐家抓住历史机遇参与盐业,为子弟跃升奠定经济基础。衢州与温州类似,农田资源稀缺。中国历来讲究乡土人情,当地农民破产会将土地转给乡亲父老。徐家是外来人,很难在地方买到农田。

徐家在无法耕读传家的情况下,只能采取经商或者务工的形式维持生计。当时温州等沿海区域大力开展制盐业,兴起一股贩卖食盐的热潮。徐家响应时代潮流,加入贩盐活动。《武义方志》相关文章记载:

徐邦宪祖父百一府君为衢州人,从事盐业经常来往于台州、温州、丽水和婺州之间。

考古专家刘团徽的前塘垟盐业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图源:中国台州网《玉环千年官盐,始于宋初》

衢州、台州、温州、丽水和婺州位于浙江南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五地多为丘陵山地,当地人有经商传统。徐家作为外来人群,想在盐业运输上分一杯羹,应当吃过很多苦头。为了弯道超车,徐家有可能冒着杀头的危险,往来于衢州和温州,进行私盐的销售和贩卖,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在衢州立足脚跟。

前塘垟盐业遗址出土的“支脚”和残片。杨 辉摄

图源:中国台州网《玉环千年官盐,始于宋初》

除了赶上温州盐业的快车道,徐家还吃到温州教育红利。自范仲淹倡导兴办学校,带动宋代兴学运动。温州地方官员就开始大力兴办官学,先后有乐清县学、平阳县学以及瑞安县学等官办学校。除了官学,温州的私学也别具魅力。南宋时期,温州私学教育力量甚至超过官学,著名的学院有东山书院、浮沚书院、永嘉书院、仙岩书院等十几座,培养了大批文人学士。官学与私学都是高等教育,温州的各类初级教育——私塾也非常兴盛。仅永嘉一县就有十多所私塾,其中陈傅良创办的茶院塾更是师资力量雄厚,得到永嘉学派大佬叶适的赞誉:

初讲城南茶院时,诸老先生传科举旧学,糜荡鼓舞,受教者无异辞。(陈傅良)公未三十,心思挺直,陈编宿说,披剥溃散,奇意穿甲,新路舆长,士苏醒之,骇未曾有,皆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糜他乡,亦借名陈氏……由是其文擅于世。

年轻的陈傅良受聘温州城南茶院书塾 图源网络

陈傅良在茶院塾除教授科举学问外,还大力宣传新思想、新学问,带动附近教学变革,旁人纷纷假借陈傅良的名号教学。窥一斑而知全豹,温州地方不仅办学认真,建立一套从私塾到私学再到官学的教学体系,而且宣传功利思想,主张学以致用、义利并举。

陈傅良讲学茶院书塾 图源网络

温州的教育发展成果也落实到科举上。据统计,温州唐代进士仅2人,北宋则为116人,南宋变成1191人。南宋温州进士人数众多,质量也颇高,出了5位状元,9位省元。《中山书院题壁记》载:

东瓯之人材,亦莫盛于宋,维时游于程子(程颐)之门十有三人,游于朱子(朱熹)之门十有六人。登进士科者,一榜无虑数十,登贤良方正、宏词、孝廉诸科者,于今姓名可考,得三百余人。其他行谊之美,学术之光,复难仆数。宜乎虞文清公(虞允文)目为杞梓茂林,凤麟灵圃也。

咸淳元年榜进士名录 图源网络

程颐、朱熹所创立的程朱理学影响宋以后历史近八百年,众多温州士子在其门下学习,甚至达到“十有三人”、“十有六人”的地步。“一榜无虑数十”更是彰显温州士子前赴后继,在科举上取得丰厚成就。除了科举外,温州学子还在品德、学术等方面多有创新。南宋重臣虞允文甚至将温州视为宝地,用“杞梓茂林,凤麟灵圃”称赞温州人杰地灵。

徐家在异地经商的过程中,发现温州教育资源比较有优势,把徐邦宪送到永嘉求学。

根据史料,徐邦宪一生有多位老师,考究其学问的根底,他最重要的老师应该是陈傅良。盖因陈傅良早年家贫,以教学为生,时间起于1163年,终于1176年,恰好是徐邦宪的青少年时期,符合“(徐邦宪)幼颖悟,从陈傅良究名物义理,以通史传百家之书”的记载,徐邦宪很可能在茶院塾中接受私塾教育。而且陈傅良以史学见长,著有《历代兵制》《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史学作品,徐邦宪也擅于史学考证,著作有《周礼解》《史记考》等,双方研究方向一致兴趣相似,可谓师徒传承有序。因此后人在编写宋代学术源流时,将徐邦宪归到陈傅良名下。

瑞安市陈傅良纪念馆陈傅良像

图源:温州博物馆官博

温州在徐家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既能积累财富又铺垫学术种子。徐家通过从事盐业赶上时代风口发家致富,又充分利用温州的教学资源,为子弟求学打下基础。父辈经商致富子弟求学进仕的模式,在南宋较为普遍属于社会风潮。徐家一直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走,没冒进没退缩,在追求利益的同时避免了风险。

金华之学助成才

衢州为徐家带来安宁,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温州则带来财富,为后代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要想获得长足进步,必须有人从政。这点要在金华获取。

徐邦宪虽在温州陈傅良门下求学,学习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学问,为今后主政一方,成为朝廷重臣打下基础。然而陈傅良的教育偏向应用,在徐邦宪的科举中未起大作用。当时考公大师吕祖谦在金华明招山聚众讲学,徐家闻讯后将户籍落在金华武义,并派子弟拜在吕祖谦门下。《井徐宗谱》载:

(徐钜)初居衢州,甫弱冠,闻东莱吕先生讲学武义明招寺,遂不远负笈从游,后晋武义邑庠弟子。

南宋思想家吕祖谦画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钜是徐邦宪父亲,父子俩都拜在吕祖谦门下。古代非常重视学术传承,徐邦宪早年求学于陈傅良,青壮年时又改换门庭向吕祖谦拜师,徐家在背后肯定付出极大代价,才换取陈傅良与吕祖谦的同意,求得两位允许。幸好陈、吕二人学术观点较为相近,彼此关系融洽,否则徐邦宪会左右为难,被人视为叛徒排挤出学术圈,更别想考科举了。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理学家,与朱熹齐名,其创立的金华学派盛行一时,影响全国各地士子。他还曾发起“鹅湖之会”,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在学术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吕祖谦还曾与朱熹合作编写《近思录》,相当于现在的考公辅导专著。吕祖谦在科举上的超脱地位,令徐家非常推崇,以至于再三安排子弟求学,甚至将户籍安置在武义,以期获得同乡子弟身份。

鹅湖之会 图源网络

落子金华是一步妙棋,是徐家崛起的关键。徐邦宪在吕祖谦的考公培训班训练下,历经二十多年的积累,终于在绍熙四年(1193年)考中进士,并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步入职场。

徐邦宪起步于秘书郎一职。秘书郎掌管集贤院、史馆、昭文馆、秘阁图籍,能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讨论,更是时常与皇帝接触。徐邦宪能得到如此好的职务,很可能与他的老师吕祖谦有关。对方在朝野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更是当世顶尖大儒,在学术界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朝廷选拔人才时,可能考虑到徐邦宪是其嫡传弟子,因而一上来就授予秘书郎。

初入职场的徐邦宪就敢挑战权臣韩侂胄,上疏反对轻易挑起边衅,草率北伐。徐邦宪清楚自己位卑权轻,意见不会被采纳。但他多年学习的儒家经典告诉他,“虽千万人吾往矣”,坚持正义与心中信念。面对韩侂胄的诬陷弹劾,他心态平稳从容面对,离开朝堂到地方任职。

韩侂胄被清算后,徐邦宪作为其反对者,重获朝廷信任。他先是在吏部担任郎官兼太子侍讲,接着又转到工部任侍郎兼临安知府。吏部掌握人事权是朝廷里面最重要的部门,工部也是非常重要的实权部门,太子侍讲更是能够直接亲近储君,保证皇权交替后,自身能够平稳过渡,临安知府相当于今日北京市长。一切都在短短的两年内完成,难怪当时有人称徐邦宪为“权臣”。权臣加引号,表明他只是升迁过速,被人嫉妒,权臣是别人对他的中伤。

徐邦宪担任工部侍郎兼临安知府时,已经是嘉定二年(1208年),离他生命的终结还有六年。六年内,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因“明堂礼成”被封金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之后又在江州、太平州等财政重地任职,最终封集英殿修撰,以宝谟阁待制的身份退休。嘉定七年(1214年),徐邦宪在家乡,“危坐而逝”,死后被朝廷谥封“文肃”评价颇高。徐邦宪去世后,两个儿子先后门荫入仕,徐家进入全盛期。

结 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徐家得地利而兴,也因失地利而衰。自徐邦宪去世,徐家每况愈下。在徐谓礼带领下,更是逐渐衰落,泯然众人矣。其中原因纷繁复杂,失去地利,失去根基是很重要的一大因素。

《徐谓礼文书录白敕黄》 南宋 武义县博物馆藏

徐家在汲取多地优势推动发展的同时,也将金衢地区当成根本所在,为自己留下安身之所。可徐谓礼妻子的墓志铭中,有“族疚内讧,避地靡常,无一日家居之适”的文字,似乎徐家内部出了矛盾,导致徐谓礼夫妇常年在外奔波,无法获得稳定生活。

徐谓礼根本有失,为个人的发展带来麻烦。徐谓礼在外为官近三十年,除了强制性丁忧等因素,几乎不回武义,导致未能有系统性的时间教育子女后代。四处漂泊的生活不利于孩子成长。每次异地为官,每次升职平调,都会耗费数月时间搬家。每一次新的环境,对孩子都是一次挑战,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适应新的同伴与学校。现代信息化社会,父母频繁搬家换工作,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场灾难,更何况是八百年前的农业社会。徐谓礼先后担任十三个职务,往来江苏、浙江、江西三省近十地,比现代人搬家还频繁。在此环境下,孩子无法安心学习,无法快乐成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成年人都不一定扛得住各地环境,孩子更容易被气候影响,导致体弱多病。

除了外在因素,徐谓礼内在工作上出现的麻烦也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比如,徐谓礼清点苏州百万仓的账簿时,遭到小人的骚扰。家庭难免受到影响,孩子很可能被恐吓与威胁。徐谓礼在溧阳担任县令时,更是遭遇乱兵过境。紧张的氛围下,孩子的身心都会产生巨大创伤。最严重的是信州经界,徐谓礼几乎得罪当地所有人。孩子可能感受到莫大的恶意,对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徐谓礼有根,将孩子安置在老家,则有利于其成长教育,为下一代的进步铺垫基础。可惜都随着徐谓礼的漂泊付诸流水,也导致徐家迅速衰落。

徐家善长汲取各地优势是偶然还是必然?考虑到宋代地理学说盛行,出现一大批地理类、方志类著作,比如《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太平寰宇记》等地理总志,以及《地理图》《平江图》等实物碑刻。重视地理似乎是宋代的风潮。徐家受到影响与熏陶,明白区域优势对人有重要影响,综合利用各地特点,助推长远发展。徐家的衰落则表明应当扎下坚实的根基,固守自己的基本盘,不能当没有根的浮萍,平衡好事业与子女教育,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一胜:《宋代以来金衢地区的交通与商业发展》,《史林》,2004年第4期。

2. 包伟民,郑嘉励:《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

3. 包伟民:《南宋徐谓礼文书概况及其学术价值》,《中国书法》,2013年第4期。

4. 庄月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考》,《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

5. 李晖达,邵路程等:《武义南宋徐谓礼墓》,《东方博物》,2013年第1期。

6. 郑嘉励,郑莉莉等:《武义南宋徐邦宪墓的发掘》,《东方博物》,2020年第1期。

7. 龚延明:《南宋文官徐谓礼仕履系年考释》,《中国史研究》,2015年第1期。

8. 朱鹏:《宋代温州的学校教育》,《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9. 周梦江:《宋代温州镇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杭州商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0. 周佳:《南宋基层文官履历文书考释——以浙江武义县南宋徐谓礼墓出土文书为例》,《文史》,2013年第4期。

11.马黎:《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版。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中国史研究历程.宋代卷》,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

13. 徐规:《宋代浙江海外贸易探索》,《杭州商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14. 王文政:《国宝现婺:“徐谓礼文书”内蕴的宋官人文气象》,《武义方志》,2021年第1期。

15. 陈娴:《宋代盐法初探》,中国政法大学2010届硕士论文。

16. 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17.【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1995年版。

18.【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6年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