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水麻辣烫为什么杀疯了全网?
图源:小红书@兰州小玥
我经常在深夜吃麻辣烫。
倒也不是有深夜出没的癖好,只是那时才下班。
回家路上总会找麻辣烫吃,确切地说,是天水麻辣烫北京分烫,在别家总感觉少点什么。
他们的油泼辣子是宇宙顶级,像我这样吃不了油腻和辛辣的人,也是拍着大腿相见恨晚,只好赶紧多吃几大碗。真不怪我没出息,谁也顶不住。
图源:小红书@*Return your freedom
人家从明清开始就是皇家贡品,连周总理都把它当成礼物赠给来华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理夫人。
它的特殊口味取决于两个核心要素,原料和制作,原料必须是甘谷辣椒,俗称「七寸红」。
01
甘谷辣椒看着红彤彤的,其实辣度比较低,就像兔狲,看着凶猛,其实战五渣。
每一种爆辣的辣椒背后,都是一段辛酸的成长史。决定辣度的是辣椒素,辣椒分泌它主要是抵御真菌侵染,越潮湿的地方真菌滋生越严重,辣椒也就越辣。所以爆辣的辣椒就像寒门贵子,靠自己对抗环境。
相比之下,甘谷辣椒起点很高,甘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少雨,环境这么舒适它就有点躺平,不认真生产辣椒素。
虽然不太辣,但是它特别香。
辣椒香,靠的是风味物质,各种醇、酚、醛、酸、烃,甘谷辣椒比其他辣椒显著高的有16种。
我一直对辣椒的归属很迷惑,它到底是不是蔬菜,就像疑惑瓜子皮是不是木头?
现在我很确定,辣椒属于蔬菜,蔬菜的营养它都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等。甘谷辣椒不仅有,还特别多,Vc含量45.76mg/100g,较同类产品高92.88%,铁含量67.48mg/100g,较同类产品高32.44%。
这些隐形的不提,就看身高也高椒好几头。为什么叫「七寸红」?一寸3.33cm,大概20cm左右。有人说电线杆也不好看,可真不是,人家是NBA球员中锋,质地厚实,就算晾干了辣椒皮都有厚度,不像一般辣椒变成一层纸。
图源:天水甘谷发布官微
所以甘谷辣椒=高富帅+学神+体育特长生,就问谁不迷糊。
02
话又说回来了。
如果像甘谷辣椒一样的学生,让我来教,我也能笨呼呼给他教成庸才,好学生还需要良师。
甘谷辣椒般的天才,还真得当地老师傅来加工,毕竟400年的传承不是开玩笑的。
我爸平时会炸辣椒油,不说辣椒口感,「炸」得也不行,辣椒段切口已经糊了,中间还夹生,油温过热,接触也不均匀。还有个问题,就是没味道,因为什么调料都不放,辣味又被油压住,只有吃到嘴里才有味。
甘谷油泼辣子完全没这问题,老师傅先把辣椒研磨碎碎的,据说辣椒皮和辣椒籽按2:1配,还要加盐、花椒、五香粉、姜末、蒜末等等,我经常吃的那家,还加花生碎、熟芝麻、烤过的核桃碎。
加这么多料,能不好吃么,就像蒸饭的时候加了红豆、黑米、小米、高粱、薏米、燕麦肯定香啊,最好再来点腊肠、腊肉、叉烧······
碎碎的接触均匀,但越细碎越容易糊,怎么办呢?
老师傅有秘诀——二次油泼。
先用菜籽油炸香料,主要是香菜、洋葱、葱姜、胡萝卜、花椒、八角、桂皮、香叶、小茴香等等。然后捞出来一些放凉,倒进底料里面,这是第一泼。
把炸香过的菜籽油加热到冒烟,再泼进去,是第二泼,这样炸出来的肯定不糊。
这只是我搞到的小道消息,不确定靠谱不靠谱。
我想拥有400年功力的老师傅估计用不上,但是对我爸挺实用。
另外说一下,吃天水麻辣烫,别的可以不提,但宽粉必须有一笔。到店里不吃粉,相当于你买了短剧会员,精准跳过正剧,只看了插播广告。
图源:小红书@妮妮要开心
一般烫菜,可以说沾了油泼辣子的光,就像绑螃蟹的绳子,但定西宽粉和甘谷油泼辣子,绝对是势均力敌的爱情。
如果你问我定西宽粉到底好在哪儿,我只能说,就是好吃!
不信你尝尝。
03
虽然他们的油泼辣子、宽粉是一绝,但不是我总往里钻的最大原因。
最大的原因是:吃完他家麻辣烫,钱包和胃一样都不会痛。
北京街边的围炉麻辣烫,似乎已经脱离我的阶层了。这种店你说明码标价吧,也确实有价格,但计算特别复杂,长签子、短签子、一根签子、两根签子、木头签子、铁签子各种。
就好像给我一个全外语的仪表盘,看起来有,实际又没有。每次吃完饭都是把签子给老板,我自己也数不明白,等他说多少,我就结多少。
算不清楚是次要的,主要是上面的菜量就像小时候7毛钱一串的烤串,不仔细看以为是蚕豆。但价格却紧跟时代,人均五六十,也不一定能吃饱,最后还得靠方便面+啤酒。
进去吃会有一种氛围,大家都很淡定,心里又悄咪咪地数签子,掂量着自己的钱包。味道还好,就是有点累。
我常去的北京分烫,是按份的,一份单品多少钱,也有二十多块钱的套餐,有荤有素还有主食,额外想再涮点也基本没压力,可以盲点,三十块钱能吃好。
04
虽然好吃,但我总担心北京分烫不够正宗,想去当地尝尝。
听说天水当地做了很多准备,连夜铺路,开专线,还呼吁当地同胞给游客让座,憋家里别出来吃。有了前面的优等生教学,就算抄作业,我相信也不会差。
而且天水能玩的地方也确实很多,诸葛亮六出祁山、智收姜维、斩马谡都在那块,还有麦积山石窟,是必须去的,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历经1600年开凿修缮。
人家1600年,我才30年,面对老者,我总有一种骨子里的尊重,既是对人,也是对岁月。
最后祝大家旅游愉快,早日吃上天水麻辣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