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落实集团公司“两会”精神,代表们谈感受、议思路、话发展

2024-03-21 18: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铁大桥局2024年工作会议暨五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于3月16日至17日召开。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用奋斗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我们从2024工作会工作报告中摘选出部分关于企业新一年发展的关键词,邀请会议代表结合其所在单位(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谈如何做好相关工作,为企业全面加快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建言献策。

狠抓经营质效

黄少鹏

海外工程分公司总经理、党工委副书记

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定落实海外“双优”战略。在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上,我们将有哪些举措?

答:集团公司对海外业务给予了更高的期许,我们在坚持以往优秀经验做法的同时,拟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持续激发经营活力。一方面,紧盯重点国别、重点业主和重点项目,召开分公司月度营销例会和区域营销周例会,研究分析国别市场、重点项目情况,加强与重点业主的沟通、对接、联系,全面提升境外经营人员经营客户和经营市场的能力,确保年度重点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境外经营体系建设,完善分公司境外经营管理制度,特别是薪酬考核、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树牢全员营销意识,汇聚全员经营合力,激发境外营销人员经营活力。

二、全面强化项目管控,提高集团公司境外项目履约能力。连同集团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和参建子分公司,切实履行好境外项目监管职责,通过境外项目月度生产视频会、管理策划和经营复盘等方式,做到对集团所有境外项目底数清、情况明,对在建项目存在的痛点、风险点超前掌握,超前组织化解,持续增强项目履约能力,确保境外项目整体可控。

三、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全员素质。一方面,从集团公司层面统筹选派优秀人员从事海外工作;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境外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和工程技术高端人才的培养,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及时将人才放到关键岗位淬炼,让人才在实干中成长成才。

肖鹏飞

新能源工程指挥部党工委书记、工会工委主任

报告中提到,要依托装备、技术、人才等优势,不断向“第二曲线”要增量。如何进一步巩固我们的海上风电业务,壮大我们的“第二曲线”市场?

答:海上风电是“第二曲线”清洁能源业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板块,大桥局作为中国中铁开拓该业务唯一责任单位,“向海图强”不仅是对桥梁主业的补充,还是优化调整大桥局产业结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要坚定战略定力、锚定发展目标、打造核心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稳立潮头、御风前行。

2024年,新能源指挥部将接续奋斗,坚持“海陆并进、风光并举”发展思路,从装备、技术、人才等方面发力,力争在经营生产中实现“双突破”。

在装备上,我们将认真谋划经营“大桥海风”,充分盘活自有装备,积极整合协调社会资源,创新船机管理模式,为海上风电业务定制“金刚钻”。

在技术上,我们将结合丰富的海上风电工程实践经验,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行业“卡脖子”问题,为海上风电业务升级“处理器”。

在人才上,我们将以在建项目为平台,扎实做好产练融合,鼓励考证提升,加强轮岗锻炼,做好业绩规划,完善经营要素,积极打造高素质海上风电人才队伍,为海上风电业务激活“发动机”。

新能源指挥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大桥局“两会”精神,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持续提升经营质效,做强做优海上风电,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

涂用石

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商务管理中心主任

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机制,推动项目管理财商法采有机融合。请问2024年我们将在这项工作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财商法采有机融合”是中国中铁总裁陈文健在中国中铁202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最新要求,旨在解决各业务线条相互割裂、横向协同偏弱、系统管理不足的问题。当前,推动项目管理实现“财商法采有机融合”的关键是打破当前存在的部门墙。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要以增强横向联动、纵向穿透能力为目标,明晰集团公司、子(分)公司、项目部三个层级的财务、商务、物设和法务等部门的职能职责,建立分级管理和主辅责明确的管理体系。

二是优化业务流程。要瞄准项目管理中的关键工作,审查改进现场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清单和责任矩阵,确保前后台衔接顺畅、运行高效。

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分包分供招标、合同签订、分包分供结算、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的管控,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信息沟通和业务流程管理的无缝衔接。

四是加强激励考核。研究设立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员工跨部门协作和创新活力。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公司将更好地促进“财商法采”有机融合,提高各层级的管理效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李鹏

津维高铁济南联络线JBTJ-2标项目经理

您所在的项目是如何贯彻落实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全员创效水平的?

答:张敏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效益提升、价值创造”的工作主线,围绕这一目标,济滨项目将积极贯彻落实提效率、增效益,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

自2023年6月份济滨项目实行全员风险抵押以来,项目部成立了“全员风险抵押管理委员会”,制定考核奖罚机制,对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主观原因所造成的浪费和成本流失进行相应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的风险抵押金进行扣除,以强有力的制度推动现场节能降耗;同时,加强对风险抵押兑现考核,使职工充分认识到现场每节约一分钱,就是自己钱包多存一分钱,充分挖掘和调动员工的潜力,形成全员自发控制成本的良好局面。另外,项目部也积极探索开源创效的途径,通过对外部单位出售临建设施、商品混凝土等措施,合理合法地为项目部增收创效千万元。

通过推进全员风险抵押,项目钢筋整体损耗率控制在0.7%、混凝土损耗率控制在1.8%,主材损耗管控有序,材料消耗低于集团公司平均水平;通过提高周转材料使用率、机械利用率,利用既有材料优化临时结构施工方案等举措,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中成本的支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今年将是济滨项目决战决胜的关键一年,年底主体工程将全面结束。项目部将继续坚持提质增效、快速施工,确保项目经营成效,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项目履约

汪芳进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合武高铁湖北段项目部项目经理、党工委副书记

2024年是合武铁路湖北段项目部的开局之年,请问项目部在高标准开局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答:进场以来,项目部以“跑步进场、快速施工、优选资源、高效执行”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施工准备工作,努力实现高标准开局。

一是精琢管理策划,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集团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下,项目部结合项目实际,全面系统开展项目管理策划工作,制定了科学可行的项目管理策划书。

二是重视对标学习,严格落实开工标准化。项目部以学促干,坚决摒弃“重工程实施、轻前期开工”的惯性思维,筑牢管理基础,实现项目开工标准化高质量、高效率纵深推进。

三是积极沟通协调,加快征地拆迁进展。标段正线长度31.44公里,沿线经过黄陂和东西湖两个区的6个街道21个自然村,还多次跨越湖泊、高速、铁路、地铁等,征拆协调工作量大、难度高,手续办理周期长。项目部将充分利用属地优势,加强沟通协调,为项目施工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四是强化质量管控,努力打造精品工程。项目部将从精品工程建设规划、标准化示范工点创建、首件工程评估等三方面着手,提前谋划布局,制定工程创优规划目标。

五是落实风险防控,推动安全管理提升。项目部将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确保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在做好生态保护、推动智能建造、推进工艺工法创新、强化二次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

蒋本俊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通苏嘉甬铁路站前Ⅲ标项目部项目经理、党工委副书记

2024年通苏嘉甬项目施工建设将进入关键阶段,请问项目部将如何做好项目生产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履约能力?

答:2024年是通苏嘉甬项目的攻坚年和关键年,要全面推进长达9.8公里的海上桥梁战线,完成两座航道桥基础围堰施工、65%的海中引桥钢管桩基础施工,启动80米跨箱梁和装配式墩身预制架设,年度产值计划达20亿元。要在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建设长度最长、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超级桥梁,可谓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做好生产管理工作:一是锚定目标、快速施工,全力冲刺全年任务。我们根据结构重大变更全面修订实施性施组,制定了2024年行动方案,按月度分解形象进度指标,明确各类资源配置、技术协调管理等保障措施和风险管控对策,以工作清单压实责任。二是标化引领、创效创誉,全面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围绕“精品工程、智能建造”主题,以纵深推进标准化和穿透式基层管理为主要抓手,在确保进度、安全、质量、环保全面受控的前提下,着力打造80米跨预制梁“新梁王”智慧梁场、海中特殊桥梁智能建造等示范点,争取承办各级观摩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品牌形象。三是从零开始、向零奋斗,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我们聚焦“安全质量、流动性、合规经营”三大风险,从理清关系、压实责任、科学评价、细化对策、强化教育、提升技能、过程督导、及时奖惩等方面做深做实,确保项目行稳致远。

宁晓冬

九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请问您所在的单位将如何推动“一切工作到项目”进一步落实落地?

答:九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部署要求,以实干实绩践行“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促进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项目策划。新项目中标后,公司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现场开展管理策划,突出项目组织模式、分包分供、施工组织、资源配置、资金自平衡等模块,分阶段推行“1+N+1”策划体系,强化源头管控,为项目开好头、起好步。

二是抓要素整合。为满足项目快速化施工需要,公司加强资源整合,落实物资、常规机械、塑形、驻地打包箱、办公用品等五大品类“框架协议、订单采购”;强化后台技术服务支撑,提前介入重大方案制定,联动前台解决实际问题;重视核心劳务分包队伍培育,建立合格劳务企业库。

三是抓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行工装、临建设施、施工工艺标准化,实现常规设施、周转材料等在全公司范围合理周转利用,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和项目成本。

四是抓能力建设。通过分专业、分层次开展业务培训,缩小能力短板,实现技术、商务、法务、财务等高度融合,提升全员发现问题、协同联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是抓流程优化。提升公司后台服务水平,围绕商务、物资、机械等经济业务审批打造“一个平台”,优化节点设置,缩短流程审批时间,同一层级审批平行进行推送,做到后台审批意见一起提,便于项目精准落实一并改。

六是抓关键环节风险管控。坚持重大风险源提级管理,做到关键线路后台全程关注,提前预判示警,及时处置隐患,全面提升风险识别管控水平,坚决遏制重大安全和经营风险。

刘亚飞

上海公司嘉兴市沪杭高速长山河大桥项目部项目副总工程师、安质部部长

请您结合长山河大桥项目建设情况,谈谈如何做好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达到保安全、重质量、树形创誉的成效。

答:嘉兴市沪杭高速长山河便道工程于2023年12月26日完成竣工验收,回顾项目建设历程,我认为,实现高品质履约,应从“四个到位”着手。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安全质量是做好工程项目的核心,也是项目取得收益的前提。我们全面落实了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安全质量放在首位,提高认知,助力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推进。

二是组织管理到位,积极融入业主的管理模式。长山河项目为涉铁项目,公司通过多年涉铁项目管理经验积累,总结出一套《涉铁工程项目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做好涉铁安全管理工作,要不打折扣地执行业主要求,才能做到安全质量与效益的双赢。

三是责任落实到位,最好的项目管理办法就在制度里面。安全方面,严格落实各项举措,推进“人人都是安全员”,将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质量方面,尊重技术先行,项目层面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六项制度建设,从设计文件审核、专项方案管理、技术交底、到最后的技术标准执行,做好规定动作,质量管理就会有条理有结果。

四是形象宣传到位,敢于亮出招牌。项目地处沪杭高速与沪昆高铁之间,往来车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项目部发挥宣传优势,展示整洁有序的现场、作业规范的人员等,将钢筋加工厂外墙设计为宣传展板,在亚运会期间活用亚运元素,获得了嘉兴市政府单位、业主、广大市民的认可。

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波

桥科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桥科院在完善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科研创新体系,加快打通成果转化产品化、产业化路径,优化创新生态链方面,将会有哪些举措?

答:见证新成就,书写新华章。集团公司两会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详细谋划,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行动指南。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效对接的“关口”,也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作为集团公司“四位一体”的科技主体,桥科院将立足自身独特技术优势,聚焦桥梁建造与运维两大业务场景,智能与绿色两大需求和目标,集中国重实验室多个专业团队的优势力量,开展新材料新结构、智能建造与数字孪生、高性能减隔震产品、桥梁智能检测等领域的科研攻关,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的力度,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赋能集团公司施工主业的同时积极开拓局外市场,让一系列科技创新技术和产品成为新的高附加值经济增长点。

王东辉

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甬舟项目部总工程师

甬舟铁路西堠门大桥作为我国在建中国高速铁路跨海大桥的标志性工程,建设过程中投入的科技力量也将引领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发展。请问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

答:早在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项目筹备阶段,我们就联合集团公司桥梁科学研究院、设计分公司,业内知名高校等单位研究大桥5号主墩施工方案,自主设计创新型自浮式钢桁架施工平台,即采用整体全焊式钢桁架结构+钢锚桩支腿组合结构,在海上形成固定“板凳式”施工平台,并设置浮箱结构解决了大型海上钢结构运输难题,为后续18根6.3米超大直径钻孔桩施工奠定鉴定坚实基础。在平台建造过程中,我们借助信息化手段创造了一个平台“孪生体”,通过安装锚索计、摄像机、应变计、潮位计等智能传感器,将平台各项工作状态传递给“孪生体”,再由后台进行数字化BIM建模分析,反馈平台实时受力、变形等结构状态和精准定位施工指令,有效指导现场作业,实现孪生模型与现场平台的双向实时映射。在承台施工阶段,我们采用数字化虚拟拼装技术,模拟钢围堰侧板及防撞箱结构在上海原位拼装工艺,提前分析施工误差并给出指导方案,极大提升现场拼装工效,有力保障施工质量。

以上两个例子体现的智能建造工艺都摆脱了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明显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未来跨海桥梁基础建设提供了借鉴。

继往开来、奋勇前行

锐意进取、勇敢担当

全体大桥人

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严实的作风

投身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

原标题:《落实集团公司“两会”精神,代表们谈感受、议思路、话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