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在华外企乐见引资措施,鼓励欧方便利游客访问
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后文简称《行动方案》),提出5方面24条措施,显示出进一步加大吸引利用外资的力度,备受在华外企的关注。
作为在华外资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欧洲企业如何看待中国自去年至今的一系列的“扩大开放”举措?又如何感知当前在华营商环境?欧盟中国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3月20日在一场名为“风险意识:经济安全的政治意义”的报告发布会上表示,中方的多项吸引外资举措让在华外企感到乐观,且中方已经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但他也表示,落实到政策措施执行方面,仍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3月20日,中国欧盟商会与 China Macro Group联合发布“风险意识:经济安全的政治意义”报告。 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图
实际上,过去一年多来,在华经营的欧洲企业难以绕开“去风险”这个欧方当前政治话语中的高频词。该概念最早是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去年初提出。尤其是在去年10月,欧委会宣布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后,双边经贸关系愈发紧张化。谈及对这一调查的最新进展,彦辞称,“调查可能只是个序曲,后续或有进一步行动。”但在他看来,毫无疑问,欧中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相信双方都有意愿找到恢复贸易平衡的解决方案。
“欧中双方应该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对话渠道,而非继续相互指责。”彦辞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回应欧方对华电动车的调查时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广受欢迎,靠的不是补贴,而是通过努力提升质量产能、控制成本。“希望欧方切实遵守世贸组织规则,恪守市场开放的承诺,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中国企业创新的努力,审慎使用贸易救济工具,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大局。”
“鼓励欧洲方面为中国游客的访问提供便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为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国务院去年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后,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又出台《行动方案》,囊括了五大方面、24条措施,涉及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等。
在《行动方案》之中,优化公平竞争环境方面部署最多,24条政策举措中,有6条谈及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
“我们能记住2023年8月13日这个日期,是因为这是《意见》发布的日期,中方这一举措让商界人士感到乐观。”谈及中方推出的一揽子吸引外资举措,彦辞称,若这24条措施能得到落实,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外资企业在华面临的很多问题。在前述措施之中,他也坦言,外企参与政府采购与数据跨境流动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短期内或无法解决,欧方将密切关注这方面的进展。
在提及上述引资举措时,彦辞还一并提及了近段时间以来中方对欧洲国家试行的免签政策。今年3月14日起,中方新增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免签,再加上去年11月,中方已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这5个欧洲国家免签,截至目前,中方已对11个欧洲国家试行免签。
彦辞进而呼吁,“我们也鼓励欧洲方面为中国游客的访问提供便利……欧中双方都应该务实一些,看看还能为彼此做些什么。”
针对“电动车调查”,中欧应进行真诚对话
去年10月,欧盟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开展调查后,不可避免地对双边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也让相关中企以及在华经营的欧洲企业感到担忧。
关于这一调查的最新进展是,欧盟委员会要求自3月7日起对原产地为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进行为期9个月的海关登记。《南华早报》分析认为,这一举动意味着在相关调查完成之前,欧盟或会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此后,欧盟中国商会已对此次的实施条例表示失望,并称“最近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的激增反映了欧洲对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希望欧方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公正、无歧视的营商环境”。
谈及如何看待欧盟方面的这一调查,彦辞打了个比方,“这有点像在看一场慢动作的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之前,还有可能想办法挽救,但情况愈发紧迫。”在他看来,中欧需要重新恢复贸易“平衡”。
去年9月,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访华期间也提到,欧盟去年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但双方贸易“非常不平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达到将近4000亿欧元。他进而强调,欧盟的经济战略重点是降低风险,而不是脱钩,“欧盟无意与中国脱钩”。
彦辞认为,双方针对电动车调查的解决途径是,中欧进行真诚的对话而非继续相互指责,以避免在具体问题上的矛盾扩大化。
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文章提及,西方某些机构和媒体近期炒作“中国产能过剩(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可能威胁他国产业发展,冲击世界经济”。针对这些质疑,该文章援引行业人士观点称,从长远角度来看,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增长。相关领域即便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也是超越国界的行业现象,且会逐步化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