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解教育|王树国卸任:师生为何恋恋不舍?

陈良飞
2024-03-21 18:0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设计:郁斐

或许,西安交大师生多年前已经想象到了他们的王校长卸任的那一天。

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

教师干部大会后离场,面对蜂拥而至的送别师生,王树国朝三个不同的方向,三个标准的九十度鞠躬致谢。坐上车后,他还将手伸出车窗外不停挥动,师生们则夹道相送,目光追随着渐渐远去的车子。这一幕定格在2024年3月19日下午这一刻。

2024年3月19日下午,王树国卸任后向西安交大师生三鞠躬告别。 视频来源:都市快报(00:17)
王树国校长的经历可能在国内名校校长群体中独一无二:从2002年起,长达22年的校长生涯,先后主政两所C9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12年,西安交通大学10年。

他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顶流”。学生或者家长很乐意分享偶遇并与他合影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大多数时候双手交叉,祥和又谦恭。

他是如何成为“校长典范”的?我们只能从他过往言行中爬梳出一些细节,来找寻一下王校长受欢迎、被爱戴的可能原因。

“我将无我”

现在有一种趋势,知名大学,尤其是以理工科见长的名校,如果其校长不是“两院”院士就很没面子似的。

有的名校甚至党委书记和校长均为院士,民间称呼为“双院士高校”。

这大概也是高等教育界内卷的一种症候。其实高校领导和院士的岗位要求和评价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考验的是教育管理能力,而后者是对其过往科研研究能力和成果的一种“嘉奖”。

不是院士,一样可以当好校长,更能够将精力投身到学校管理事务上面来。王树国就是如此。

因为自媒体在舆论场上的活跃和“讲故事”,网络上的信息总显得真假难辨。比如关于王树国与院士的“缘分”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他曾经四次参评均未当选;一个是他主动放弃参选,专注学校管理。

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信息已很难甄别,也不需要甄别了。从他的教育和科研经历看,是一位“学霸”:十年时间,他在哈工大完整地接受了本硕博教育,其后又破格提升为教授。如果他后来不转战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定会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是他有关“校长”与“院士”关系的论述,却是真实的发言,也是一个“我将无我”的宣言。

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在电视节目中转述他的话说,“我当时读博士的时候,王老师学问方面做得非常好,有一次我就跟他说,王老师你学问做得那么好,为什么不评院士呢?王老师那时候已经是哈工大的校长了,王老师告诉我,作为校长,要考虑的不是我如何成为院士,而是考虑哈工大的发展,如何让哈工大产生更多的院士。”这段话出自王树国2018年做客央视《开讲啦》的现场互动,学生转述这段话的时候,王树国就在现场静静地聆听。

“王树国卸任”能够成为一种传播现象的背后又是一个老话题了:权力和权威(或者说魅力)。大学校长的权力可能来自上级任命,但是其要获得师生的欢迎、爱戴,就要有自己的权威(魅力)了。

简而言之,王树国22年的校长生涯及其获得的声誉提升了大学校长的整体“水位”,目前在位者和后来者的压力可想而知。

近年来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们轮流和校长王树国合影已经成为西安交大校园里的一道“风景”。 视频来源:“西安零距离”抖音号(00:33)
家国情怀

我不是很想从演讲技巧的角度去拆解“王树国传播现象”的构成元素。这似乎有点矮化这位受人尊敬的校长。

但具体放在当下的舆论场,则是一个不错的观察视角。

在舆论场上,人们称赞这位校长的一个点就是他每每都是脱稿演讲,而且言必有物。与之相反的是,现在的一些大学校长,包括名校校长,在各类场合大多是“照本宣科”的,有时候一不注意还读错了演讲稿中的字。今天的网络舆论场上,一个能够脱稿演讲的校长对于实现广泛传播是“必杀技”。

人们对于某一个人的评价,既是对其自身言行的认知,更是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形成感知。与一般的校长比较起来,王树国的演讲水平就要被点赞了,无论在哪个场合,他都可以脱稿陈述,娓娓道来。

这样的“气场”来自学识、能力,也来自阅历、底蕴。

演讲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演讲的内容以及传达的真义。比脱稿演讲的技巧更令人印象深刻还是王树国演讲内容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师生情谊”。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当下,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在中美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处理自身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成为王树国与师生对话的核心议题所在。

面对西安交大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王树国说:“我很骄傲”。

年轻人该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他建议大家活得更开放一点,活得更大度一点。人的一生很短暂,能做一点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幸运。

在谈到师生关系时,他说,“我的研究生就跟我的孩子一样,几乎吃在我们家住在我们家,就跟一家人一样。那种情感已经远远超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完全像一家人一样。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情愫。师生如父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到这个程度,我认为是很难得的。”

当然很难得,因为有参照物:近年来时有出现的因硕博和导师紧张关系引发的极端事件,正是对这种不正常权力关系的“控诉”。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对于“师者”有着特殊的要求,对大学校长这个职业身份也是如此。

在人们对于“大学校长”的想象中,这个人不仅仅是学术研究上的翘楚,更是道德上的楷模;既是智者,更是仁者。

在各类媒体构筑的舆论场中,王树国阐述家国情怀、师生情谊的各类视频、文字被反复裁剪、综述、转述并予以传播,构成了他的“公共表达”。这些表达不仅获得了西安交大师生的认同,更获得了全国网友的点赞。

恍惚间,他不仅只是一所中国大学的校长,而是中国大学好校长的“镜像”,变成了“我的校长”。

在王树国主政西安交大期间,毕业典礼上毕业生和他们的王校长亲切合影已经成为西安交大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甚至在校园内外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时刻,王校长也被偶遇的师生、来访者、学生家长拉着一起合影。他就那样慈祥地站着、笑着、配合着,没有一丝急躁、一丝不耐烦。

“将相和”

“和文化”在中国有特殊的地位。家和万事兴;“将相和”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并早已写入语文课本。

中国人朴素地认为,只有“和”,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代代兴盛。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的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通俗来说就是,“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王树国和历任党委书记“将相和”的故事则频频登上各大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中,成为典范。

2020年11月13日,前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正式卸任。当天不少教职工和学生闻讯后自发赶到现场送别。临行前,张迈曾和校长王树国拥抱在一起,白发苍苍的两人双双哭红了眼睛。

2020年11月13日,张迈曾离任时和王树国含泪拥别。 网络图

这一幕直到今天还在为诸多自媒体反复述说。

张迈曾曾在受访时说,“书记和校长要有容人的雅量和胸怀,要形成学校事业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共识。在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上,更要坦诚相见。”王树国曾在受访说:“大家都在不断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去有效地执行,实际上说起来特别简单,就是首先书记校长要做好人,做诚实的人,做真实的人,只要不作假,就能配合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你有私心私欲,什么样的体制也满足不了你的私欲。”

从实践来看,他们做到了知行合一。从社交媒体平台上披露的2024年3月19日西安交大教师干部大会视频看,张迈曾也出现在了当天的会议现场,见证他的老搭档卸任时刻。

张迈曾的后任是现任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人换了,“将相和”的故事仍在继续。

2023年7月2日早上,西安交大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突遇大雨。当时,王树国正在毕业典礼上脱稿致辞,衣服已被雨水打湿,卢建军默默撑开伞来到其身后,几秒后才被王树国注意到。几番礼让后,王树国才继续致辞。当天,国内各类媒体上遍布相关的照片和视频。

2023年7月2日西安交大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校党委书记卢建军为时任校长王树国大雨中撑伞。 视频来源:@西安交通大学(01:24)
西安交大官方媒体自己这样评价这件事:“王树国校长雨中发言,深切寄语毕业生!卢建军书记为王树国校长暖心撑伞,风雨兼程,交大人勇毅前行,为世界之光!”

不少媒体和自媒体将王树国主政西安交大10年的成就评价为“再现辉煌”,并将“将相和”认定为实现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中国人最讲究“言传身教”,书记、校长“将相和”的生动画面留在了诸多师生的心底,并最终可能影响到他们未来做人、做事的方式。

和王树国有关的一切,受访文字稿、视频,各类公开场合的发言、画面,各类有关他的故事,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经由大众传媒、社交媒体平台,乃至规模更大的自媒体账号反复陈述、加工、剪辑,终于“塑造”出了一个当代大学校长的“标准画像”:

他将所有精力贡献于教育事业,做到了“我将无我”;

他的各类演讲获得了极大认同,家国情怀浸润其间;

他和历任党委书记相处融洽,创造“将相和”典范。

他成为人们心目中大学校长的“模子”,实至名归。人们甚至希望他能够超越年龄的限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继续贡献力量。

王树国出生于1958年10月,还不到66周岁,且拥有长达22年主政两所C9高校的管理经验。某所有远大使命的民办高校完全可以敦请其再任校长,以十年为期,看看能不能再给我们带来一份欣喜。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