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医大首办成果转化推介会,希望为高校科研转化“保驾护航”
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横亘着一片很少有人穿越的“死亡之谷“,其原因除了学术到应用本身的转化难度之外,复杂繁琐的转化环节以及社会上第三方服务平台、投资方等的良莠不齐也是制约当前高校科研人员“走出去”的一大原因。
串联着23所附属医院的南京医科大学,2年前专门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院,目标之一即在于为科研成果转化难“破题”。
11月26日,旨在沟通科研人员与外界的科创成果转化推介会南京医科大学举办,这是该校首次举办此类成果转化推介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推介会,搭建一个企业与科研人员初步接触的平台。”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郭锡熔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郭锡熔介绍,根据可替代性、可模仿性、技术创新性等九大标准,经过多轮同行评议,最终从数百个现有专利中筛选出9个项目,参与这次推介会,涉及口腔正畸、康复、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医药实验动物等多个领域。
澎湃新闻注意到,现场推介会上,每个项目都会邀请三位来自项目所属医药领域专家、创投以及专利代理等专业人士点评,然后现场资本举牌,除一个药物研发项目以外,其他8个项目均与资方签署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书。
“新药投入周期太长,有些投资方可能更愿意投资医疗器械类成果。”郭锡熔说,将会继续为该药物项目对接其他可能感兴趣的投融资平台。
南京医科大学资产与产业管理处处长俞宝龙介绍,初步合作意向达成后,转化医学研究院将会持续跟踪,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同时尽可能地提供或帮助对接如法务、评估等专业服务,确保学校及医院的科技成果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让科研人员专心做科研,其他复杂繁琐的步骤由学校或转化院来做。“
“科研人员担忧,自己的成果拿到社会上去,比如找评估,找投资方,可能面临着技术泄密风险,那么我们会把好这一道关,像参会的这些第三方企业都是经过慎重挑选的。”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明向澎湃新闻表示。
关于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以及如何将其纳入高校评价机制等方面,肖明表示,技术人员拿大头,同时南京医科大学正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探索将成果转化纳入到现有职称评定体系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