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水乡到都市:方志与地图告诉你,上海是怎样“长大”的?
志书,是一座城市发展积淀下的密码。
上海的城市空间有一条不断成长的主线,从小小上海浦到浩浩黄浦江,水系发育带动着上海逐渐发展成今日的国际大都市。土地的成陆、城镇的建置、工业的崛起……这些痕迹被记录在志书年鉴中,尤其是地图,直观呈现上海“长大”的历史。
2022年,经全市数万名地方志工作者历时12年的辛勤编纂,218部、3.21亿字的上海市“二轮”志书全部完成出版。
2024年,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联合推出“上海滩大讲堂·志在上海”系列讲座,希望以专业内容、生动形式,多维度解码上海城市发展与生活,让更多人了解上海。
3月16日,“上海滩大讲堂·志在上海”系列讲座发布会暨首场讲座在上海通志展示馆举行,上海通志馆副馆长叶君发表致辞,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下属当代上海研究所张莉博士从方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解读上海志书中的地图等,回望上海城市成长的历史。
本文梳理张莉的演讲内容,组成为上海的河、上海的路、上海的城三部分,寻脉上海如何从江南水乡变为现代都市。
讲座现场,张莉分享“图说城市空间的形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上海的河
在唐中叶,上海地区有了首个独立的县级行政区——华亭县。日后,华亭县升级为华亭府,旋改名松江府,也就是今松江区的前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华亭/松江一直是上海地区最重要的行政建制,素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之说。
上海中心区域成为这一带的经济中心,是漫长的时代变迁中逐渐形成的,背后原因和水系的变化密不可分。
现在上海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一是黄浦江,二是苏州河(吴淞江上海段),被称为“一江一河”。黄浦江浩浩汤汤,在近现代曾担任上海港口重任,苏州河则是蜿蜒穿城的小家碧玉。
不过,千年之前,情况则是相反。
唐宋时,上海地区的中心地带远较今日为西。最早在这一带崛起的城镇是今青浦区的青龙镇。青龙镇在古松江(今吴淞江)侧,唐时为海港。唐代这里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和商品集散中心,宋代在青龙镇置市舶司。
也就是说,唐宋时期,吴淞江才是货物出海的大通道。为何后来成了黄浦江呢?
吴淞江迎来了最重要的一次治河。采取“掣淞入浏”的方略,即引吴淞江上游水自刘家港入江,浚吴淞江南北诸浦导水入浏河;开浚白茆、福山等港浦,导诸湖以及东北地区水出长江。同时,开范家浜,拓浚范家浜至南跄浦口的一段河道,拓宽挖深原来的上海浦,与黄浦相接,使它成为了黄浦江的一部分,令黄浦江发育为引淀山湖水入海的一条河道。
此举彻底改变了太湖下游泄水的基本格局:吴淞江水势被极大削弱,逐渐成为一条较小的河流,黄浦江就此水势大盛,越来越宽阔,从此黄浦和吴淞地位倒置,吴淞江成为了黄浦江的一条支流,这也被称为“以浦代凇”或“黄浦夺凇”。
位于黄浦江和吴淞江交汇处的上海就此崛起,逐渐成为太湖流域最重要的城镇。一直到清中叶,上海县城始终河流遍布,沿河船埠林立、商店栉比,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格局。这些仍属于传统江南水乡的缓慢发展,但奠定了今日上海城市中心的地位。
上海的路
讲近代上海的路,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租界大量越界修筑军路(后改造为马路),二是“填浜筑路”,将河流改为陆地道路。
1845年起,西方列强在上海设立租界,一开始,租界这一带在上海县城外的北面,与商业聚集的城南路途颇远,是坟冢遍布的荒野城郊——正是这样一块荒败的城郊成为上海走向近现代城市的起点。
1862年上海城市郊区图。来源:[英]E.J.Powell编绘
起初,租界内仅有外国人居住,上海道台坚持“华洋分居”,租界内的人口一直偏少。至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战火之下,租界成为上海县城乃至周边城镇居民的避难所,大量人口在此时涌入,租界房价大涨,租界方得到巨大经济利益,刺激了租界扩张的欲望。
租界扩张的方式称为“越界筑路”。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列强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组织了“洋枪队”等组织,并越过租界修筑军路。太平军退出后,租界方便将这些军路改造为马路,如新闸路、麦根路(今石门二路)、极司非尔路(今万航渡路)、徐家汇路(今华山路)等皆筑于此时。
战事结束后,清政府希望用适当经济补偿的方式收回这些界外路权,但租界方坚持认为这是他们出资建设的,路权理应归属租界,原先的界线就此打开。
尝到甜头的租界方开始在界外偷偷购买土地,修筑马路将这些土地包围在其中,擅自树以界石,扩大租界的领地。仅1900年至1914年,法租界越界筑路24条。1914年4月,法租界以西迄徐家汇的整个越界筑路地段全部划归公董局管辖,法租界面积扩大到15150亩,为1849年初辟时的15倍。
租界扩张图。来源:《上海租界志》
马克思说过,有时候社会的进步正是由恶所带来,这一点可用在租界对于上海发展的意义。
首先,租界的开辟将上海从之前的老城厢地区往北大幅度跃进,后来的外滩、南京路等城市核心地带在开埠后开始城市化。不断扩张的租界和越界筑路区进一步将上海的城市空间拓宽。
其次,租界也改变了上海县城的传统格局。当时西方在城市建设理念上较为先进,租界里修筑马路、码头,通自来水,装设电灯,迅速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就此新式里弄建筑、石库门建筑、花园洋房等住宅登上了历史舞台。
同期开展的“填浜筑路”,更使上海江南水乡的面貌完全改变,这些使上海的城市景观也发生巨变。
上海自古水系发达,明代上海县志中更是把上海称为“有舟无车泽国”,周围江浙人们都可以撑着小船沿着河道来往上海。但随着上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和工业的发展,水道逐渐淤堵,出现了大量的断头河,这些黑水道一方面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又成为传染病的温床。
自19世纪后期开始,不断有人提出填浜筑路,将河流改为陆地道路。
1906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总董李平书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填浜筑路”等事宜。
1907年,黑桥浜填没工程完成,筑成福佑路;同年亭桥浜填没筑成亭桥路。
1908年填新开河为新开河路,又填福田庵浜和方浜的几条支河等,筑福田庵禄、露香园路、小九亩路、仓街等,填没城厢内外主干河道肇嘉浜、方浜,筑成肇周路、复兴东路、白渡路、方浜中路、方浜东路等。
1912年,老城厢的城墙被拆除,环城河道被填没筑成环城大道,使得老城厢和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至今,上海有诸多“xx浜路”,这些路曾经都是小的河流。这些路名侧面记录下上海“填浜筑路”、从江南水乡到现代都市的历史。
上海的城
明清阶段,上海县城最大的空间格局变化当属修筑城墙。
现存最早的上海古地图是在1504年弘治《上海县志》中,其时上海尚无城墙。
现存最早的上海县城地图。来源:明弘治《上海志》
到嘉靖年间,倭寇为患,附近县城纷纷开始修筑城墙,上海亦不例外。上海城墙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稍早于宝山、崇明等县城。
为顺应水系,上海县城墙呈圆弧状,但城墙筑好后,仍对穿城而过的众多黄浦江支流产生了影响,如方浜和薛家浜等原本依靠潮汐净水,后皆成为了断头河,侯家浜的一段更成为黑水浜。
万历上海县城图。来源:明万历《上海县志》
此外,为防御之需,十六铺港区留在了城墙外,所以上海最早的港口、贸易、零售业、手工业等都在城外。墙内为城,墙外为厢,上海老城区被称为老城厢便因此而起。南门外薛家浜、陆家浜、肇家浜一带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内河航运码头,“四方之舟车不一经其地,谚号为小苏州”。陆路交通需求也逐渐增多,据嘉庆《上海县志》,城厢一带宋末有桥近30座,至清代已有56座桥。
但就城市空间而言一直没能有所突破,仍停留在老城厢一带。在近代战争期间,上海城市空间被视为“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个板块割据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终于迎来和平发展的机会,开启新的城市空间演进之路。《上海人民政府志》记载,截至1949年上海市总人口503万,其中419万人居住在82平方公里的市区,人口密度平均高达每平方公里5.08万人;工厂、仓库、民居犬牙交错,且建筑密度极高;少部分人的住宅豪华,环境幽静,多数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居住条件恶劣,有的甚至是棚户简屋破烂不堪;港口设施落后;供水、供电、通讯、道路、排水等设施在原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自成体系,互相分割,且容量和供应能力严重不足。
当时中国主要学习前苏联的城市规划理念,决定“以已有市中心区为将来市区的中心,以扩大已有市区面积来发展新市区”。
后续有两件事很重要,为至今上海的城市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一是拓展郊区,设立卫星城。二是中心城区内大量建设工人新村,解决城区居民居住问题。
首先,为了让上海有新的发展空间,1958年上海地区迎来最大一次扩容——当年1月,原属江苏省的上海、宝山、嘉定三县划归上海市,11月,川沙、南汇、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崇明七县也划归上海市。全市面积从原先的约654 平方公里一举跃升5910平方公里。
有新增的发展腹地后,上海开始在市区的边缘地带和郊县建设卫星城镇,以“分散一部分工业企业,减少市区人口过分集中”。第一批五个卫星城为: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上世纪70年代,又新建金山卫和宝山卫星城。
第一个将设想转为现实的是闵行卫星城。闵行的定位是以电站设备工业为特色,日后被称为“四大金刚”的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上海重型机器厂都在这时到闵行安家落户,四家工厂占地面积相加,比1956年时的黄浦区还大。
在上海中心市区,工人新村是另一项建设重点。
1949年时,上海300万的产业工人连同家属多是住在条件简陋的棚户、厂房和旧式里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方米。
为改善工人居住条件,上海市开启了“1000户”计划。1951年5月21日,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正式破土动工,次年5月宣告完工,时任上海市长陈毅同志亲自选址、命名。
曹杨新村实际建造1002户,有抽水马桶和煤气灶,附近也有超市菜场医院学校电影院以及集体浴室,红瓦白墙,花岗石路面,路边种植法国梧桐,在当时非常的洋气时髦,是令人羡慕的新式住宅的代表。
而后,工人新村在上海市区不断建设。截至1980年,上海市区住宅面积4115万平方米,新增了1756万平方米,其中1139万平方米是工人新村,占新增总量的近2/3。
1980-1990上海市中心城规划居住区分布图 来源:《上海城市规划志》
从空间上看,工人新村选址主要围绕沪东(杨浦)、沪西(普陀)和沪南三个市区边缘工业区展开。从今日的上海地图看,工人新村的建设使上海的城市空间从内环两侧向内中环圈层推进。新村大规模向近郊工业区和远郊卫星城迁移则是19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随着工人新村和近郊工业区的不断建设,浦东开发前后,主城区已经和江湾—五角场地区、宝山—吴淞地区基本连成一片。1992年浦东新区设立,经过浦东开发和跨江发展,黄浦江不再是上海城市的边缘,成为城市发展的中心,上海也成为一座真正的“两岸城市”。
读懂上海,不仅是空间的演变。地方志中,还有更多维度可探寻上海的发展脉络与城市气质,石库门、咖啡、上海地铁,甚至洋泾浜英语,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故事。在“上海滩大讲堂·志在上海”系列讲座发布会上,“上海滩大讲堂”与“上海方志讲师团”负责人共同发布2024年度“志在上海”系列讲座年度清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