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日春分 | “食3肉,吃4俗”,顺应节气过好春天
-春分节气-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它既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时即为春分,此时昼夜几乎等长,故有“昼夜均而寒暑平”之说。《尚书·尧典》中就有对春分、秋分等节气的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古人就通过观察天象和物候的变化,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用来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春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象征着春天过半,万物复苏,春耕播种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
春分在中华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古人认为春分这一天阳气最为旺盛,大地生机勃发,因此有“春分到,蛋儿俏”的民俗,人们在春分这天竖立鸡蛋,以此庆祝春天的到来,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安定。另外,“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也形象地描绘了春分时节对于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中国各地,春分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例如,在江南地区,有“祭祖”、“踏青”、“放风筝”等活动,表达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和对新生的美好向往。而在一些地方还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如荠菜、马兰头等野菜,既是应季食物,又有去疾养生之意。
除此之外,春分节气还会吃些什么,有什么习俗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分习俗
竖鸡蛋
在我们传统节气里,每一个节气都有独特习俗,而且很多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今天,比如春分立鸡蛋、放风筝等。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立蛋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已经陌生,而在一些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民间还保留有“竖蛋游戏”,据说古代先民这样玩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而且春分这天引力相对平衡,鸡蛋容易立起来。(最近这几年网络上还兴起了竖扫把的挑战)
图源网络
祭日
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古代帝王的祭日场所大多设在京郊,元朝时建有日坛,此后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在日坛祭祀大明神(太阳)。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犒劳耕牛
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春分已至,耕牛即开始一年的劳作,以糯米团喂耕牛表示犒赏;祭祀百鸟,一则感谢它们提醒农时,二是希望鸟类不要啄食五谷,祈祷丰年之意。
春分吃食
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在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个时节田地里野苋菜已长成,人们会提着篮子采摘一些,和鱼一起做汤,名曰“春汤”。有些地方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汤灌脏,洗涤肝肠,全家老小,平安健康。”
驴打滚
在北京地区,春分这天,要吃驴打滚,有避邪祈福的寓意。驴打滚的制作原料多样,工序颇为复杂,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小吃。
看饿了/图源网络
太阳糕
老北京的传统吃食里,春分这天还要吃太阳糕,这是用糯米加糖制成的糕点,上面用红曲水印做成金鸡图像,或者用模具压出“金鸟圆光” 代表太阳神。
“太阳糕,步步高”。依照旧时老北京习俗,春分这天要祭拜太阳神,“请”吃太阳糕。太阳糕既是春分祭日的贡品,也是节令食品,糯米和内馅的设置也符合春季“宜省酸增甘”的养生理念。
萝卜
春分吃萝卜或萝卜丝馅的包子、春卷等,在苏浙一带比较流行,这一时节气温回升,天气渐渐暖,空气相对比较干燥,而从中医角度,萝卜性凉,可以止咳化痰除燥热,上下通气,还能起到去疾病、解春困的功效。
当然,这个时节的时令蔬菜比如荠菜、香椿叶、韭菜等都非常适合食用。
春分吃肉
春天吃野菜正当季,但肉类也不能缺席!春分适合吃哪几种肉,也为大家罗列出来了~
鸡肉
鸡肉味甘,性微温,益气养血;蛋白质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E等比较丰富。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有滋补养身的作用。而且价格非常的亲民,香菇炖鸡、鸡肉炖土豆、红烧鸡块怎么做都好吃,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里来碗热乎乎的鸡汤,想想就是美事。
鸭肉
鸭肉味甘,性寒,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有滋补、养胃、补肾、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营养价值很高,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吃吃鸭肉降降躁火,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鲈鱼
春天,鲈鱼肥美可人,肉白如雪,鱼肉细腻,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鲈鱼含有丰富的并且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钙、磷、钾等营养元素。买回来做一道清蒸鲈鱼非常营养、简单还美味,特别适合小孩子吃。
春天真的来啦~
带好美食,一起去踏青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