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我们谈论上海时,是在谈论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2024-03-18 22:2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随着金宇澄的《繁花》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以一种既复古又摩登的独特韵味唤醒了上海人民深藏的记忆,大众对上海这座城市也投来了更多目光。

3月17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汤惟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屏瑾与读者朋友相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参加了东方出版中心举办的东方读书会第3期跨学科交流读书活动——“当我们谈论上海时,是在谈论什么”。

活动现场 本文由东方出版中心供图

四位专家学者以《上海城记》《繁花》《粤菜北渐记》《上海繁华》四本书为锚点,从历史、文学、影视、饮食、经济、城市研究等不同视角,多维度地审视这座我们生存其中的城市,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活动开始,东方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刘佩英介绍了东方读书会“立足东方,放眼世界”的创办理念和跨学科特色,建议广大读者一起在不同领域专家们的带领下,把书往深度读,把它读薄,又往宽处拓展,把它读厚,还可以读成“串烧”,在兼具“食材”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取其精髓,获得更全面的阅读体验。

接着,几位嘉宾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个体记忆出发,不仅详谈了对上海的了解路径,也在个体经验与记忆的差异化碰撞中共同复原了一代人对城市的集体记忆。

徐锦江是《上海城记》一书的作者。在这本书中,他以梧桐树荫下的愚园路为切入点,纵横契阔,探寻上海的城市发展路径、城市形态以及城市意象,清晰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整体面貌。

《上海城记》书封

活动现场,徐锦江以极为严谨的学者视角梳理了上海文明5000年、开埠180年和改革开放45年来空间变迁的历史,用“冈身东西、南市北市、北上西进、跨江跨海”十六个字精准概括了全景视角下上海的跌宕发展历程,分别对应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和当代文明。从中景视角引用卢汉超的研究成果讲述了开埠后上海经历的几次重要转折和辩论:华夷要不要隔离、华洋杂处好不好、上海城墙拆还是不拆、租界能不能收回。从近景视角引用诸大建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改革开放后,自1980年代开始每隔10年进行的四次关于上海城市发展的大讨论,这些解放思想的讨论引导上海从内向型的生产型工业城市转型为开放的多功能城市,并促成了浦东开发开放,四个中心建设、世博会、国际大都市和全球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发展战略,今天上海的建成环境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的发展结果,也是上海城市文化智慧的结晶。而这一切都实实在在影响到市民细微的日常生活。

徐锦江

张屏瑾作为对新感觉派作家深耕多年的研究学者,介绍了施蛰存、张爱玲、王安忆、小白等与愚园路的不解之缘。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她的研究经历也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将个体经验打开,在与上海丰富多元的文化特性的不断接触与碰撞中形成的。

张屏瑾

提及文学对城市的描摹与表达,张屏瑾认为海派文学是有着独特的气质与文化脉动的,比如从《海上花列传》《亭子间嫂嫂》到《长恨歌》《繁花》,甚至更新一代的青年作家,他们所关注的细节和表达都是对日常琐碎、人情世故、家长里短的书写与记录,这些家常生活的记述正如鲁迅对《海上花列传》的评价“平淡而近自然”,体现出独属于上海的性格与气质,亦是上海独有的文学书写。

方笑一介绍了他所开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从中国古代饮食史史料与文献出发,带领学生追寻纯正的沪味美食,从中复原展现上海的城市文化。他从功德林素菜馆讲到大壶春、东泰祥、丰裕三家生煎馒头的比对,从上海现存最早的咖啡馆——东海咖啡馆引至思南路的阿娘面馆……勾起了读者对“沪味”源头的怀念。

方笑一

此外,方老师还提及《繁花》中的美食之争以及沪语写作对上海方言的传承之功。他认为,美好的饮食回忆不仅是国人对“家”的具象化体验,也是对当下生活最有效的疗愈,一个“食”字,就能打开所有人的回忆阀门,找到那些潜藏在童年记忆里的味道。

汤惟杰深耕视觉文化研究多年,说到电视剧《繁花》自上映之后,引发的对上海城市与文化的新一轮关注,他认为剧版做了大规模的改编与升级,讲述了上海弄堂青年阿宝的成长之路。与《上海繁华》相似的是,两本书都以生活性的细节描述构筑了上海城市运作的底层规则。

汤惟杰

在谈及《粤菜北渐记》时,汤惟杰忆起童年时生活的虹口区,有着上海最浓的广东风味。那里不仅有多家茶室、餐馆,还有广东大剧院(后称群众影戏院)等重要的文化活动据点,形成了含有浓厚粤地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间。

话题转到城市研究时,张屏瑾表示上海一大显著的城市特点是空间具有区域化特征。而《上海城记》作为一本理论型著述,从一条路出发,不断延展,且收录许多亲历者的讲述,与具体的居民生活体验紧密相关,这种将感性材料加入论述的写作方式极具情感和温度,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书写方式打破了理论著述的框架,不仅更具可读性,也有着触碰人心的力量。

最后,几位嘉宾又谈及上海本帮美食,从个体经验出发分享了记忆中的美味,方笑一和汤惟杰谈及生煎馒头的不同流派与做法,从煎褶还是煎底甚至馅料汤汁的丰简都有不同的说道和传承。张屏瑾则分享了童年回忆中的俄式西餐,从罗宋汤讲到炸猪排、土豆沙拉和牛奶咖啡。上海虽然有“本帮菜”的传承,但也兼收并蓄,容纳了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偶然造成的饮食碰撞,形成了杂糅而交融的饮食文化。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