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原发肝癌属高位常见恶性肿瘤,专家:早期难发现,预防很重要

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2024-03-18 20:57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今年3月18日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今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目前,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肝癌死亡病例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也高居第二位。

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如何早期发现?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李川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他称,肝脏是一个代偿能力特别强的器官,肝癌细胞十分隐匿,习惯在肝区悄无声息地繁殖,很多人发现自己身患肝癌时,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

李川江表示,肝硬化人群、感染肝炎病毒以及长期酗酒者等六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健康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等,对预防肝癌来说很重要。

肝癌早期无明显不适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李川江表示,起病隐匿,是原发性肝癌的一大特点。据统计,仅2022年,我国肝癌新发病例数达37万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第4位,而肝癌死亡病例数达32万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2位。

李川江称,肝脏是一个代偿能力特别强的器官,肝癌细胞十分隐匿,习惯在肝区悄无声息地繁殖,肝脏的神经主要分布在表面,病变没有侵犯到肝脏包膜时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痛觉。因此,当肿瘤较小或者距离包膜部位较远时,患者往往没有明显不适感。而且肝癌患者初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肝功能异常,通过肝功能检查难以早期发现肝癌。

所以,李川江指出,很多人发现自己身患肝癌时,就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他提醒,原发性肝癌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一是乏力、消瘦。二是发热,相当一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多数发热为中低度发热。三是肝区疼痛,肝癌患者多数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一般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钝痛或刺痛。早期患者可感右上腹不适,疼痛可时轻时重或短期自行缓解。四是下肢水肿,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

李川江提醒,对于有高危因素或具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应定期筛查和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对肝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什么人群容易患肝癌?李川江介绍,以下六类人群需要注意:一是肝硬化人群,在治疗的前提下,肝硬化发生癌变的概率在3%到6%之间;二是感染肝炎病毒,“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的三部曲”;三是长期酗酒的人;四是患有脂肪肝的人;五是长期大量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的人群;六是摄入黄曲霉毒素及含亚硝酸盐食物。

高危人群须关注肝脏健康状况

就如何预防肝癌而言,李川江给出了以下建议:一、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是预防肝癌的最主要手段。还没有产生乙肝抗体的人群应该去接种乙肝疫苗,对合适的乙肝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

二、健康饮食对预防肝癌很重要。不吃霉变食物,由于发霉食物中黄曲霉毒素较多,黄曲霉毒素易致肝癌。不多食烧烤及腌制食品,如酸菜、咸菜、咸鱼等。

三、激素类免疫抑制剂以及避孕药物也可能导致肝损害,甚至诱发肝癌。

四、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对防治肝癌同样重要。胃粘膜对人体有保护作用,酒精能破坏胃粘膜,胃壁细胞受损伤,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容易被胃吸收,易引起酒精性肝炎,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肝脏及全身的免疫功能,易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部分肝硬化会转变为肝癌。

就治疗而言,李川江介绍,肝癌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

“肝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方法。”李川江称,目前该手术多采用经腹腔镜施行,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一般住院时间在5-7天左右,且其根治性效果与开腹肝切除术相当,总体上肝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30%~50%。

而对于肝癌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及严重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癌,普通的肝切除术已无法满足治疗的需求,肝移植术或可为患者带来新生。李川江表示,肝移植术是指切除患者病肝并替换上他人健康肝脏的手术,能彻底清除肿瘤和肝内转移灶,肝硬化、肝衰竭、肝肾综合征等都可以通过肝移植得到逆转。

“系统治疗或称之为全身性治疗,主要指抗肿瘤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等。”李川江指出,由于肝癌起病隐匿,首次诊断时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在中晚期肝癌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免疫联合靶向治疗以其效果好、药物副反应小等优点已成为肝癌系统治疗的首选方案。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通过系统治疗后又获得了通过手术切除肝癌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的效果。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