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记录山乡巨变,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举办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24-03-18 16:4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21年以来,中国作家协会助力湖南益阳清溪村打造“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村庄,以文学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总结经验,进一步繁荣乡村题材文学创作,3月,中国作家协会举办了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座谈会。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强调,要切实下大力气在全国范围内推动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创作,深刻、广泛表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山乡巨变”。“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农村问题,要弘扬传统,梳理研究继承现代以来中国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经验,要立足时代,认识新时代农村的新变化,书写新时代新农民的新生活,此外,也要主动投身农村现代化实践,探索文学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彰显新时代文学的历史主动性。”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谈到,希望通过对会议主题和议题的系统思考、深入探讨,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敏锐发现、生动书写乡村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不断推动文学创作在观念、形式及内容上的革新,推出一批新时代农村题材文学精品力作,并在介入乡村文化建设、参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实现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简要介绍了湖南益阳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村庄建设情况。邱华栋表示,要持续加强对作家队伍的团结引领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工作覆盖,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基层的文学公共服务。现在的清溪村,已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气息,村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下一步,将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和当地的诉求,紧紧围绕把清溪村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文化振兴的高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共同富裕的典型这“三个目标”,以文学助力打造“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典范。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简要介绍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以来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近期工作设想和安排。吴义勤表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持续性系统性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现实意义,开拓思路深抓选题。

研讨会中,各领域专家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议题展开交流。

经济学家代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谈道,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仍然处于急剧的转型期,亟需文学创作拿出好作品,更好地发挥起教育、引导、鼓舞、教化的作用。

反贫困专家代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回顾了中国减贫的历程和成效,总结了中国减贫的经验与启示,认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社会学和农业问题专家代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陆继霞表示,通过文学作品反映中国乡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迁、叙述贫困人口“翻身”的故事,讲述乡村振兴、城镇化、共同富裕的地方经验,讲述各个领域在乡村所发生的巨变,是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对文学作品的必然要求。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表示,文学需要记录好我们共有的乡土,我们如何吸收前辈、包括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学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下我们在场的这个时代语境已全然不同的新的“创业史”与“山乡巨变”,尤其是聚焦有关人本、尊严、权利、公平、发展、共享等话题,从而抵达“乡场上”那些情感精神生命的最深处,当是我们不可缺位的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今天的我们要从历史中传承优秀的文学创作理念和艺术实践。我们时代的乡土写作要写出我们时代新农村的重大变革,更要写出我们时代新农村人的精神生活,寻找与这种新生活相匹配的新形式、新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强调,要写好山乡巨变中的人,就要吸收老一辈作家的创作经验,把“深入人民、扎根生活”作为必修课,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库存,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

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结合自己创作长篇小说《宝水》的经验,对乡土文学的传承与新变、在乡村变革中女性意识和女性命运的发展变化等问题展开思考。

河北作协主席关仁山结合多年来对农村题材的写作经验,回答了作家如何艺术地展现农村新貌和如何塑造农村新人形象这两个问题,他表示,作家应该积极融入新的生活,以新思想和新感情讲好新故事、塑造新人典型形象,真实记录、艺术表现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这是作家的责任,更是作家的光荣。

下午的会议研讨环节,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主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并讲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国作协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者代表以及20余位作家、评论家代表继续围绕主题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